两军大战,不得胜。
甚至皇甫嵩和董卓的兵马,一度被贼军骑兵杀了溃败,是皇甫嵩步步为营,才稳定下来了关中战局,也是那时候,关中军和西凉军才有了战斗规模。
韩遂可谓是董卓的老冤家了,而马腾也不是善茬,中平四年,马腾也反了,和韩遂拥簇王国为主将,集结西凉十余万兵马,兵进三辅,围攻陈仓。
而那一战,也是皇甫嵩这个大汉最能打的将领扬名立万之战,董卓虽然低调,可他是主力。
在那一战,他可是和韩遂马腾厮杀不止。
麾下皆为西凉兵卒,在陈仓城内外,杀了一个血流成河,最后在皇甫嵩眼皮底子,达成了一个默契,才让这西凉兵卒避免的更多的伤亡。
但是也是这样的默契,让皇甫嵩对董卓有了警惕,甚至上奏朝廷,要调遣董卓为并州牧,甚至剥夺董卓的兵权,也幸亏那时候朝廷已经有些失控了,董卓麾下李儒使重金,在朝堂上运作,一面效忠大将军,一面贿赂十常侍,才算是保住了兵权,带兵去并州上任。
这也让皇甫嵩和董卓决裂的根源,更是董卓对于皇甫嵩的怨恨不止,这些年得势不饶人,处处都在针对皇甫嵩。
同样因此,董卓开始和韩遂马腾之辈,暗中合作。
说白了,董卓为了保住自己的兵权,选择养寇自重,而韩遂马腾也乐得有董卓暗中支持,开始排除异己,在西凉称王,更是处处配合董卓。
不是韩遂马腾连番进攻河东,营造声势,董卓早就北上并州了,想要在河东逗留这么久,等到机会进入雒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那时候还是朝廷为尊,要是朝廷出兵,哪怕出一道圣旨,都会让董卓成为众矢之的。
当初董卓孤注一掷的进军雒阳,那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赌命念头的,当然要把后顾之忧给理清楚,所以承诺了韩遂马腾,入了朝廷,必给他们博一个官身。
但是董卓掌了朝廷,当了太师,倒是有想法要敲打敲打这二位了,关键还是凉州之地对于西凉军来说,过于重要了,要是并州,或者幽州其他地方,董卓也就让了,但是凉州终究不一样的。
他一直吊着二人。
迁都长安之后,更是数次希望二人能来长安会面,一方面限制他们在西凉的实力,一方面希望借用他们的兵马去征讨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