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之乱平定之后,他从南阳逃难到关中,进了长安,还入赘到了一个商贾之家,日子也算是安安定定,媳妇不是一个泼辣的,丈人也不是挑剔的,虽然入赘难听了一点,但是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他会让李桓挑中。
那是因为大将军府扩建的时候,他丈人给大将军府提供了一些木材,然后木匠不够用,他老丈人就把他拉过去了,他的手艺很好,特别精细,榫卯技术就很好,打造的桌子很好,而且那些横梁上雕刻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吸引了李桓去观赏他干木工活,互相聊了一下,知道他不仅仅是木匠,还当过铁匠,李桓建立这个印刷工坊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他了。
不过李桓还是很谨慎的,想人去把他给查了一个底朝天,还查到了他当过黄巾军旅帅的历史,这倒是让人非常意外的。
最后经过考验,李桓还是让人来挑头,当这个印刷工坊的主事。
而且承诺。
做好,能当官。
这个诱惑还是非常大的,毕竟是一个入赘的赘婿,要说毕山不想在老丈人家扬眉吐气,那是不可能的,当初入赘,那是无可奈何,毕竟黄巾军的身份,让他寸步难行。
所以他按照李桓描述的方法,那是以日继夜的研究。
除此之外,李桓最少集结了铁匠工匠木匠等等,好几十号人,以奖金和当官的诱引,诱引这些工匠打开脑洞,根据他描述的办法,把沿活字给弄出来了。
事实上,人的潜力还是非常之巨大的,要知道,李桓就只是知道一些原理,甚至制造的原理都是错漏百出的,单单就是一个概念和理论而已,在这个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要做出实物来,需要克服的技术,那是数不胜数的。
有了奖金,特别出色的还能被举荐当官,这何等的诱惑,对于地位低下的工匠们,那是嗷嗷直叫的,一群人都是废寝忘食的去研究的。
“印一板出来看看!”
李桓沉声的说道。
“诺!”
工匠们开始动起来了,这一版的字模,那都是论语字模,所以印出来了,就是论语。
挑字模,拍板,上墨,压印。
最后的效果呈现在了李桓和李儒的面前了。
“怎么样?”李桓盯着这一面纸张,上面的字非常清晰可见。
“所谓活字印刷,即是铸造出了所有字体的字模之后,就可以按照文章上的字体挑选字模,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就可上墨,拓印……”李儒深呼吸一口气,他压住了心中的震惊,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在见证历史的进步,他更加关注这种方法可不可行,能不能改变这个天下读书人的现况:“从某种程度来说,只要这种字模足够耐用,就可以无限印刷,一个人,抄录一本书,起码数日,而这样拓印之法,不过只需要一炷香的功夫,甚至……”
他吞咽了一口唾沫:“目不识丁之辈,都可以做这种活……”
“没错!”李桓微笑:“我可以把工坊变成一个流水线的工坊,我手下有人,只要这个工坊的技术成熟之后,我可以在整个关中,设立不下十个,数百人以上的印刷工坊,日夜不断的印刷……”
李儒有些想象不到,一旦到了那种境界,那么书籍是多么泛滥的一件事情。
“你拉上我,是因为我是寒门读书人,不,应该说,我是一个连门都没有的读书人,我是真正穷苦读书人,所以我会竭尽全力的发展印刷术,还有一个,那就是如今放眼长安,唯有某家的藏书最多,昔日汉室宫廷藏书,一半在我手上,放眼长安,能与我媲美藏书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蔡祭酒,一个是杨司空……”
李儒直接一通分析下来了,他看着李桓的眼神都有些变了,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青年,心思到底有多沉,即使他,都有几分恐惧了:“你的心思可真多啊,真是走一步看十步,你早就已经在打我的主意了!”
“你这么说也没错!”李桓笑了笑,问:“那我就问你一句,咱们的赌约,你还作不作数?”
“那是当然!”
李儒平复心情下来,嘴角扬起一抹邪魅的笑容:“若是普通的读书人,自不敢担如此重任,但是某家,一个连天子都敢于举起屠刀的人,何惧天下世家门阀,生不求列为公卿,死不惧遗臭万年,某既已受过这样的苦,那就不愿意天下贫穷读书人走过某的路,既有如此机会,何惧之!”
………………
看完了印刷工坊之后,李桓又跟着李儒跑去看了一眼造纸工坊,造纸工坊设立在城外,南郊之外,就在新城和旧城的官道旁边,一块空地上,零零落落的房子,住着上百人,都是造纸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