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图,怎么了,如此急急忙忙的,可有礼数!”杨司空是一个很讲究的人,自小熟读儒家经典,更是对礼研究颇深,事事讲礼数,礼数既是世家大族立身之根本,也是朝廷之武器,所以他会从自身做起。
杨氏门庭最讲礼,因此,往来无白丁。
“家主,你看!”
管家老图叫杨图,虽不是杨家族人,但是三岁卖进了杨家,乃是杨司空小时伴读,陪伴杨司空兢兢业业几十年,乃是少有了心腹,他递上两本书。
两本都是论语。
没有任何注释的论语。
杨司空稍稍看了一眼,就没有太多兴趣了,对于他这种读书人来说,基础本太低级了,读书那都是读带有一些名家特殊注释的书籍。
一个读书人,对一本书进行注释,就等同于把他的思想也附属在这上面了,看注释就可以窥伺此人之思想,此乃士林打交道的很好办法。
这时代最珍贵的书,大多数就是一些手札,这些就称之为孤本,有价无市的。
“书很普通,就是纸张不错,应该是蔡侯纸,甚至比蔡侯纸还要好一点点,不可多得啊,而且这上面抄录的字体倒是非常整齐,一本这么整齐,另外一本也这么整齐,倒是不可多见啊!”杨司空评价了一番,问:“这两本书,谁人抄录的?”
当时书籍,靠的就是抄录,所以才会这么少。
目不识丁的人本就难抄书。
抄书又特别费时间。
读书有成的人也不愿意浪费时间在抄书之上。
所以市面上流通的书籍,那是真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让世家门阀给垄断了,才有了世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