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医生来了!”
“陈姑娘!今天没有什么大病号吧?”
“没有!倒是姜老师叫她女儿来说,岳医生来了,抽空过去看看。”
岳群听是姜老师叫他过去看看,他却如无其事地说:
“姜老师心绞痛可是老症,老毛病无法根治。”
岳群坐在桌前,陈姑娘递上医疗登记簿。岳群细心翻阅,有位叫李腾的第五班学生,发烧高达三十老师,岳群也是台湾医学院本科出身,讲谈间,有时免不了抛几句恋耽美。他们互视为知音,经常引用诗词倾诉自己的情怀,但情操始终高洁。岳群的话,能舒解姜嫣兰抑郁之情怀,增强人生之信念;姜嫣兰的话,也能聊解岳群沦落异乡、孤寂苦闷之情愫。
“红尘滚滚,多少英雄豪杰,为民族为国家而捐躯,也有为名为利而争的你死我活。我辈无名小卒,生死好等闲之。”
“蝼蚁犹偷生,活着就是福。‘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此变幻无常的时局中,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第一,要自保,顺利度过各种政治关卡;第二,要自强,要保证自己身体的健康。”
“岳医生!我又何尝不明白呢!现实告诉我,夫妻团聚,父女重逢的机会已很渺茫。我甚至不可能拖到那么一天。但一夜夫妻百年恩,往事虽如烟,但总是毕生难忘。造成今天两难局面,主要是我的过错。”
回首往事,姜嫣兰不胜唏嘘。
一九三一年“九一少萍在穗城出生。抗日期间,丈夫随军转战南北,她带着女儿转到广州湾某中学,继续过她淡薄的粉笔生涯。由于她一心投身于教育事业,夫妻聚少离多,战时,文朝军已纳妾,另组家庭。
抗日胜利后二年,内战炽烈,文朝军南征北战,姜嫣兰和丈夫连见面都寥寥可数。这时,姜嫣兰在家乡的父母,年迈多病,需要照顾,取得丈夫同意,她带着十三岁的文少萍,转回家乡的海椰城一中任教。解放后,由在广州湾任教时的同事詹秉文介绍、推荐,她便调来珠溪中学。詹秉文当时任珠溪中学教务主任。
一九四九年,一直官运亨通的文朝军,已升任为战区参谍部的上校参谋,驻防南疆。文朝军曾电告妻子姜嫣兰,叫她随军,形势紧迫时,可随时撤往台湾。可是姜嫣兰不惯于军旅生活,沉心于教育,况且丈夫身边,儿女成群。她自感韶华已逝,跟随丈夫,只会增添他的负累。最后,她毅然婉谢丈夫的盛情,没有随军撤退,心甘情愿地和女儿文少萍,相依为命,度过她淡泊的人生!
第32章
恋耽美
正文第32章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