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半纪前尘,刻骨铭心之衅,生死存亡之祸,毕生难忘之痛,患难与共之情,扼腕兴叹,不胜唏嘘!
珠溪学府,南疆杏坛胜地;庄严圣殿,培育国家栋梁。弱冠青年,桃李争春正茂;妙龄少艾,繁花盛开芬芳。春光明媚,到处书声朗朗;窗谊纯笃,友情洋溢馨香。尊师重道,习礼孔孟学张;谆谆教诲,师恩义贯红阳。
风云不测,妖风弥漫殿堂;“莫须有”罪,一众师生遭殃。莘莘学子,身心备受摧残;一校之长,强加顶罪羔羊。群魔乱舞,遍地浊浪激扬;斯文扫地,缧绁蒙羞牢房。九死一生,黄泉路上折返;拨乱反正,庆幸重生若狂。好景无常,再历“反右”难关,书生意气,堕马再中箭伤。蹉跎岁月,身不由己挣扎;生活维难,伴同饥殍而丧!
呜呼!北大乔栋,社会精英骄子;北伐名将,沙场拼命儿郞。弃武修文,投身敎育大业;敎育兴国,毕生圭臬主张。培桃育李,数十载如一日;忧国恤民,毕一生慨而慷。刚直不阿,铮骨锵锵处世;高风亮节,泰山巍巍仰藏。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宿愿;身后萧条,难荫妻儿福康!
半世已逝,岁月沧桑。国祚兴隆,太平蕃昌。弟子荣归,拜祭坆场。心香一瓣,恩师蒸赏。嗟呼!师恩滔滔,世伴珠溪河畔;泰斗遗风,代得学子弘扬。修竹青青,长标千秋师表;松柏苍苍,永志英魂圭璋。鸿儒式范,万世流芳!
志哀是祈,礼成期祥。
哀哉尚飨!
后记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勿让历史悲剧重演
余甲子回头后,耕耘数载,完成长篇小说红尘泪影三部曲。雾中血路乃其一;轭下情缘乃其二;枷底韬光乃其三。均在香港印刷发行。
红尘泪影三部曲,虽然三部小说没有情节之关联,但题材都是如实地反映了解放后,土改、镇反、合作化、反右、大跃进、大饥荒的历史时期,动蘯的社会现实。由于历史的过错,铸成多段沉重的历史,酿成诸多人间悲剧!小说意在引起读者对历史的反思,吸取沉痛敎训,勿让历史悲剧重演。
唐.杜牧《阿房宫赋》云:“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代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希望代代有识之士,都应以民为本,以史为鉴,发奋图强,乃中华民族之幸也!
雾中血路的创作,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书中主人公周泰柏乃真人周载伯之化身。周载伯案平反昭雪后,曾在作者就读之锦山中学(即书中之“锦溪”)任半年校长,挂职调养。时作者年仅十五,常约三五窗友,到校长室听周校长讲述他亲历的浴血故事,一些情节历半纪之遥记忆犹新。今作者己臻古稀,回首往事,尤感责无旁贷,使命所驱,日夜煎熬而得此奉献于恩师周公载伯及当年诸多无辜冤魂,以表寸心!
这部小说在创作、编排与付梓过程中,得到众多挚友的热心帮忙与支持。原十三区老一辈群众涌跃主动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符之粤老先生为本名;云心影宗亲以事件的见证人身份为本书写了序言;王衍鏊老先生精心为本书校对勘误;在印刷资金方面,也蒙得多位企业家好友的慷慨赞助。此外,还有关心本书出版的很多朋友,恕没有一一提及。谨对诸位表示衷心的感谢!诚挚的敬意!
本书在出版发行后,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作者云昌诜
代序警世画卷一幅警世的历史画卷
一幅警世的历史画卷(代序)云心影
《雾中血路》是作者长篇章回小说《红尘泪影》三部曲之一;《轭下情缘》及《枷底韬光》均已在香港出版,作者说居于某些原因,《雾中血路》最后才付梓出版。
作者在《雾中血路》《前言》中说:“一九五二年,土改‘昌县,土改时十三区确实发生过一宗特务“假案”。小说以这里发生的假案为背景,通过艺术创作,以章回小说的文学体裁,再现这一幅惊世的历史画卷。书中描绘的人物近百个,有地区行署领导;有県、区、乡领导和基层干部;有农民群众和民兵;还有中学的校长、教师和一批靑年学生。分上卷、中卷和下卷,每卷各二十六章,洋洋洒洒三十万字。
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一九五二年,党中央作了战斗部署,要扫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障碍,为建设新中国铺平道路。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土地改革运动拉开了序幕。我参加了这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运动。我进驻的地区是同小说中发生特务“假案”毗邻。“假案”事件一桩桩的传到我工作的地方。当“剿匪”斗争深入开展后,一批批的“地下军”、美蒋“特务”被抓,一桩桩“匪特”罪行公布了,一个个“匪头”枪决了,孺初中学(现文北中学,小说中的珠溪中学)被揭露是“特务联络站”,教育家周载伯校长(小说中的周泰柏)被打成“特务头子”,说他用秘密发报机向台湾美蒋特务发情报……揭露“特务头子周载伯罪行”和“地下军罪恶活动”的漫画到处展览;“打倒周载伯”的歌到处唱。当“昌那场翻天覆地的土改运动,人们看到贫雇农起来斗地主,彻底摧毁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看到翻身农民欢欣鼓舞,看到到处艳阳天,可是艳阳天的阳光遮掩了阴霾云层里的“左”倾错误的阴暗面。之后,
土改复查,才发现打击面大大的扩大化,错把中农划为地主富农,并没收财产,错划户竟达95%,酿成大批寃案。在神州大地,凡搞政治运动,都有不少冤假错案发生,这是为什么?其根源在哪里?难道不令我们深思吗?在文学艺术领域,重新展现这段沉重的陈年历史画卷,难道多余吗?
第96章
恋耽美
正文第96章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