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闲臣风流 > 第一百六十章 死循环

第一百六十章 死循环(1 / 2)

('\t\t\t闲臣风流作者:衣山尽

正文第一百六十章死循环

王二摇头:“不明白。”

周楠心气恼:“本官懒得同你解释,反正是个火坑,跳不得。你回安东去吧,告诉我家娘子,说我过得两日会回去。”

没错,在王二这种小地方的胥吏看来,行人司行人不过是一个八品官,又算得了什么,怎么得一个正七品县大老爷的威风。

可是,明朝的官职权力大小从来都不是看你品级高低。不但明朝,历朝历代不都是如此。

行人司明朝央政府从事对外工作的一个部门,原先隶属于鸿胪寺,后被裁撤。永乐年恢复,成为一个独立部门。

规定设司正一人,正七品;左右副司各一,从七品;行人三十七人,正八品。

行人司的职责也多,其一,作为大使出使藩国;其二,奉旨慰问官员和地方相干人等;三,护丧祭祀,王公大臣去世之后,行人司会派人吊唁,并主持地方的国家祭祀礼仪。

其有一个个职司必须提一下,行人司要巡查川陕盐茶,当地的茶马司归他们管。

虽然巡查川陕有一定权力,可总体来看行司搞的都是意识形态、迎来接往、联络下的工作。务虚多于务实,实在是个清水衙门,没多大意思。那么,詹师爷又为什么说这个官职是天底下升迁最快的呢?

这事还得从行人们任职期满之后的安置说起。

行人升迁之后,朝廷一般有如下几种安排:一,升为御使,进都察院做言官;二,升为六部给事,监督六部工作。六部的所有决策需先交到给事那里,审核过关才是实施。否则,给事将提出弹劾权力极大。

六部给事任满,可以升为六部主事,进而郎,甚至侍郎了。

无论是那一种,都是身份尊贵的言官清流。

所以,你别看行人司品级低,可一旦做了行人,那算是坐升官的直升飞机了,将来任的还是六部实职。

明朝有两大当官快车道,第一自然是翰林院;第二是行人司。

翰林院有科举名次的要求,一甲前三,状元授翰林编修,榜眼和探花授编纂。二甲名次靠前的则经过考试,授庶吉士。这些人是天下一等一的人尖子,人家见翰林院是奔着将来入阁和做封疆大吏的。

至于行人司,则是为名次靠后的进士准备的。这其也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正德十二年夏言考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后升为兵部给事。在后面因功入阁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最后,成为内阁首辅。

正因为夏首辅有过行人司当职的经历,又被世人称之为夏行人。

翰林院且不说了,入翰林人家是奔着部院大臣和入阁去的。普通京官便于升转的官职有四类最佳,分别是“书”“行人”“评事”“博士”,地位虽低,却声望极高,称之为行评博。四类,又以行人为首。

正因为行人司前程实在太好,所以,朝廷又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凡授行人者,必是进士。

周楠一个小秀才,突然被授予行人一职,置身于一众进士同僚当,是不是有种“我们间出了一个……”不,应该是“我们间好象钻进了一个怪的东西”的感觉?

……

不得不说,做行人对我们的有志于在大明朝混官场的周大人来说是一个天大机遇。如果一切顺利,算他什么也不干,在行人司当个摆设,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十年之内是一个六部主事。想想吏部主事王若虚,来安东的时候又是何等的威风。

可是,没有进士出身这个凭,他不能去行人司报到。可不去报道,你是枉顾朝廷的恩义,是耍态度,是对君父恩泽的不敬。

明朝朝廷一旦授官可不是你不想当不当的。

最后问题又来了,去行人司,你得拿出进士凭。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这是一个死循环。

……

为此,朝廷给了周楠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锁厅待考。

所谓锁厅制,乃是宋时一个特殊的选官制度。大概意思是,一个官员能力出众,即将被朝廷提拔到高级领导职位。可是因为凭实在太低,不足以服众;或者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修。

那么,怎么办呢?

简单,你考一个进士出来不结了?至于你的官位,先保留着,工资照发。工作让别人先干着,你什么时候拿到凭,什么时候岗。

这相当于后世的在职学习。

元朝制度借鉴宋朝,明承元制,也有这么一种说法。

最新小说: 双魂契约 修仙:从查看他人机缘开始 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混沌造化石 为白金龙王献上美好世界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我们御鬼,你御鬼新娘? 散修娶妻 武道追踪寻真记 开局被退婚,反手娶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