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闲臣风流作者:衣山尽
正文第一百七十一章推敲(求月票)
“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周楠脑子里立即闪过这句话,当即班也不了,提起衣服下摆转头一路小跑离开行人司。又钻进旁边一条小胡同,进茶舍喝了一杯茶,听了一段正德年大臣仇鸾所著的《大明英烈传》才回过神来。
大概将这事从头到尾在脑子里过了一编,周楠觉得实在太巧了,巧得简直是地摊学的传故事。
其实,说起来他这次来京的任务非常简单。先是去行人司报到,办理停职创业……不,锁厅待考手续。然后再京城住下来,读一年书,参加明年秋天的北直隶乡试和后年春天的会试,拿到进士功名。
有了进士功名,才能去行人司当职。
古代的科举录取率实在太低,周楠现在也是国学爱好者的程度,将将入门,说不好乡试那一关被刷下来,行人司自然是去不成的。
算运气爆炸,举人,进士,一年多的时间鬼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说不定会派去其他衙门做官呢?
在他看来,行人司只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小小的驿站,并没有什么归属感。
可昨天的事情对他来说好象是小说开挂的主人公,遇到了一个对他青眼有加的司。不但让他顺利入职,还委以重任让他去搞一个落势外戚,简直是将政绩和声望硬塞到他手。
事实证明,周楠只是个普通人,也没有主角光环,如果真有好处,怎么可能落到他这个新人头。
在任何一个年代,任何一个单位,新人是用来背锅的。
回头看来,其实秦梁和司里的行人们应该早知道李伟的身份,也知道这是一块烫手的热山芋。
昨天周楠去行人司报到的时候,秦司正和众人进厅堂来估计正要商议此事情。
不然,刚开始行人们对周楠喊打喊杀,可一听秦梁说“其实,在老夫眼不过是眼高手低之辈,不过是平日袖手谈心性,百无一用的书生。不然,这次朝廷有令,一个个怎么都推脱了摘出去了?周行人老夫是知道的,在地方做官多年,晓通俗务,却不是你们得了的。下去!”时,大家都一脸羞愧的退下。显然知道,这差事秦梁要着落到周楠头,大家都解脱了。
等到了李伟城外的庄园,事情果然三百六十度反转,赵经历被打,然后没能看到今天早的日出。
众行人知道李国丈不好惹,不肯去受这个夹板气可以理解。秦司正明知李伟的身份却不明言,这事越想越觉得可疑。
那么,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呢?
周楠一时想不透,只下意识地捏起桌的炒南瓜子一颗一颗剥着。
这个时候,说书先生说刚说完《英烈传》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大战一节。大约是觉得这个故事太紧张,要让听众放松一下神经,又说起了《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白了,明白了!”周楠霍然变色,将手的瓜子皮扔在桌。禁不住长叹:“倒霉,一不小心落进朝堂政争的浑水里去了。”
说起来,刚穿越到明朝的时候,他心还有点小兴奋,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都值得去探究。特别是作为一个武侠学爱好者,他想亲眼看看这个世界是否真有高来高去,一拳断碑的武林高手。
事实让他彻底失望了,武功这种东西有是有,却没有小说那么神气。那他认识的第一高手夏仪来说,也是力气大些,和人格斗的经验丰富些。用尽全身力气一拳打下去,也不过将人打成内伤。他自己也承认,如果不用器械,光凭两个拳头,对付五六条汉子还是可以的。再多,只能逃之大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