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孙士约和邹应龙招集行人司三十多个官员说话,本次京察正式开始。
正如郭书办所说,孙士约果然已经昏聩了。他是浙江宁波府人,官话着一口浓重的乡音,“各位大人,此番京察乃是……这个这个……哦……恩……”
“首先……”
“其次……”
“最后……”
“本官的话说完了,不过,最后再补充两点。第一点……”
他的声音里带着痰音,说话又细声细气,罗嗦得令人发指。
好半天才把话说完,一算时间,半个时辰过去,大家都站得腿酸,可惜孙老头究竟说了些什么,却没有人听明白。
接下是行人们逐一前见礼。
周楠学历最低,资历最浅,自然排在最后。
他硬着头皮前,拱手施礼:“下官员周楠见过孙少卿、邹给事。”
不等孙士约说话,邹用龙率先将手一扶道:“周大人请起。”
又转头对陪坐在一边的秦梁笑道:“秦司正,说起来,本官倒是和周大人有缘。次周大人去延庆州学主祭,本官恰好在那里公干,想不到今日有遇到了。”
秦梁笑道:“这不是巧了吗?”
“是啊,真是巧了。”邹应龙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看着周楠,道:“周大人,你我虽然有旧,但这次京察却没有人情可讲,本官会秉公办事的,你也不要有任何顾虑。”
不要有顾虑?我的顾虑大了,周楠心叫苦,这厮既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是彻底和我撕破脸了。
训话完毕,接下来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秦梁让大家各自去处置手头的事务,自己则和另外个个副司正配合孙、邹二人开始检查。
这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不外是将行人司的卷宗全部搬出来,让二人逐一查验。
孙、邹二人指挥四个手下将每个行人今年所办公务按照路途远近,事情缓急,最后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是否有拖延懈怠登记造册,然后写下评语,登记造册。
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们还会将行人传进判事厅问话。
这事很烦琐,也枯燥,没什么好看的。
一切都有条不紊。
周楠来行人司也三月,统共才干了一件事,且顺利办成,倒不怕察。他关心的只是下一道程序的访单,鬼知道同僚们会在面乱写什么。
行人们为了方便随时接受两位大人的咨询,却没有三取,都聚在大厅堂里喝茶。
都是意气风发的清流行人,坐在一起自然要议论议论朝廷,臧否臧否人物。
有人的一句话引起了周楠的注意。
“诸君,昨夜西苑大火想必你没走看到了。”
“火起于亥时人定,昨夜又是冬至,都没有睡,冲天烈火如何看不到。听说西苑都戒严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你们说会不会有……”
“申大人慎言,我大明朝天子圣明河清海晏,怎么会有乱臣贼子做乱,依我看来有是一场普通的走水。说起来,大内之住了那么多人,走水也是常事。拿咱们京城来说,又有哪一年不烧几次房子。”
“真如申大人所说的那样好了。”申大人冷笑:“如果是走水,缘何还戒严?听说昨天晚火头一起,西苑封了宫禁,任何人都不许入内。内阁的袁炜袁阁老、吕本吕阁老赶过去,也不得其门而入,急得两位宰辅想打人。后来陛下传旨说没事,二老这才回家去了。连内阁的阁老也进不去西苑,你们不觉得此事的蹊跷吗?难道你们忘记了当年宫女弑君的旧案了吗?”
听申行人这么一说,众人神色都是凛然。
半天,一个行人道:“多事之秋,现在又是京察,诸君做事慎重些。”
周楠心好笑,据他所知,嘉靖四十年可没有发生什么不得了的政治事件,这也是一见普通的走水事故,这些家伙未免想多了。古代都是木制建筑,防火问题确实叫人头疼。
正文第二百三十二章京察开始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