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阐教再谋
“西伯侯,您不是说大王下发的种子有问题,种不得吗?为什么他们产量猛增?”有人质问道。
姬昌有苦说不出,他怎么知道帝辛发的种子这么神奇?
而且当时也是羑里的这些人自愿说不种这些种子的。
现在怪到他头上来了?
“各位先不用急,我觉得这作物种子,应该是被施加了某种妖法,吃了之后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隐患。”姬昌这么解释,百姓们才罢休。
可是在粮食收获之后,那些吃了那些增产粮食的人,一个个不仅没事,反而还都夸赞那粮食好吃。
这一下可不得了。
羑里的百姓一下把怒火全都发到了姬昌身上。
虽说姬昌平日里给了百姓们不少小恩小惠,甚至在一年内被羑里百姓们尊重爱戴。
但是触及到最为根本的利益,百姓们可不买账,虽说没有到打砸西伯侯府的地步,但是对他没以往那么信任了。
善水者溺!
这一次,善于玩弄民心的姬昌翻船了!
好不容易将那群百姓送走之后,姬昌面色阴翳,将衣袖一挥。
“帝辛!”
其实比起姬昌,最为后悔的还是那些士大夫和大地主。
他们手里捏着绝大多数的土地。
可是最后却基本都没种上高产种子,这损失算起来可大了。
他们才是真正后悔之人。
早朝之时,帝辛笑道:“如今秋收已经结束,诸位有什么话要说吗?”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上次发种子的时候,他们极力劝阻,而且都没领种子回去种。
现在才发现,他们原来是跳梁小丑。
就连跳的最凶的商容,此时都没有出来说什么。
“大王,是我等错了,不该质疑大王。来年春耕,希望大王再给我们发一些种子。”有大臣出来道。
其余大臣也是翘首以盼,只要把高产种子领到手,自己家收成来年翻几番那可不得了。
商朝土地,士大夫和地主绝对能占百分之九十,只有剩下的百分之十是百姓的。
“要种子啊!行啊!你们要拿东西来换。”帝辛施施然道。
“不知大王需要什么?”商容问道。
“奴隶!”帝辛道。
奴隶!?
群臣又是一惊,他们知道帝辛有心废除奴隶制度,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而且听到帝辛说要奴隶换种子之后,那些群臣像是没听到一样。
要论什么财产最宝贵,那第一首先肯定是土地,第二就是奴隶。
一个奴隶可以帮主人免费工作好几十年,创造的价值也是难以估算的。
用奴隶换种子,不管怎么换都似乎不划算,而且那批能够让产量翻几番的种子,不是也结了不少种子,他们准备打那些种子的主意。
可是没想到,玉仙儿道:“各位可能不知道,我们上次下发的种子只能繁育一代。作物重新结出来的种子,是不会再结果的,只能再次领取。
所以种子数量有限,第一年免费发放后,第二年就不会再发了。”
群臣面面相觑,还能这样?
但是他们想想后,觉得也是,这等神奇的种子生长,岂能没有代价。
而这代价应该就是一代而亡!
“一个奴隶换取一升的种子,你们考虑一下。”帝辛再次道。
群臣再次陷入纠结之中。
“大王,奴隶制度也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我觉得不能轻动。这种事上,您可不能掀桌子蛮干!”商容突然大叫一声。
这不叫还好,一叫群臣就猛地一惊。
他们只想着种子去了,竟然差点忘了,陛下最近脾气很不好,动不动就砍头杀人掀桌子。
到时候惹恼了大王,别说种子了,命都不知道有没有。
想到这里,大臣们一阵后怕,还感激的看了商容一眼。
用一些奴隶换取足量的种子也不错,至少不怕被砍头。
然后有大臣道:“大王,一升是不是太少了啊!要不两升?”
“两升太多了,那些种子用一点少一点,不可能!”帝辛冷声道。
“要不这样,大王,那就折中换取一个奴隶怎么样?”商容道。
帝辛想了一会:“好!”
群臣再次感激的看了商容一眼。
在散朝之后,帝辛乐道:“今天商容这个老头挺上道啊!居然没和我顶嘴?”
苏红等人笑笑没说话。
倒是一边的姜子牙眉头皱起,经过快一年的相处,他愣是没有决心判断帝辛是昏君。
这家伙虽然喜欢砍人脑袋,做事有点不着调,但是不管是曲辕犁还是粮食增产,都是不世之功啊!
算了,再观察一年再说。
倒是朝堂之上,众大臣聚集到了一起。
“商相,之前还好您提醒,要不然我们可就犯大错了。”有大臣道。
其余大臣也是感激不已。
商容这时候道:“你们换种子的时候,尽量把拿一些老弱病残的奴隶来换种子,这么一来既没有什么损失,还能拿种子,大王更是没话说。”
群臣眼里都泛起喜色。
“妙!妙啊!”
“多谢商相指点。”
他们对商容更加信服。
但是这些人没看到,商容比他们更高兴。
循序渐进,好一个循序渐进。
苏相果然有大才。
别看商容和苏红朝堂之上针锋相对,但是背地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交情。
越和苏红交流,商容就越觉得这位苏相不得了。
朝堂之上的戏,就是他们串通起来的。
虽说只解放了一部分奴隶,但是总得有个过程。
在商容的带领下,群臣的容忍程度就会越来越大。
而且按他们的设想,再过个几年,有学识的人多起来后,就该罢黜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
很快又是三年过去,朝歌一片欣欣向荣,奴隶制正在废除中,各项新法也在实施,各处也都在设立学堂。
三年时间里,苏红他们的骂名一扫而空,加上商容的配合,每年都有大臣被帝辛拉出去砍死。
而且一砍一个准,全都是大贪官。
一年又一年,姜子牙虽然记下了帝辛的所有恶行,但是他最后还是没走,甚至潜移默化加入了苏红他们的小团体中。
玉虚宫中。
元始眉头微皱,对着自己那些徒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