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瑞宏一早便察觉到异样,故此才请金珊珊过来,名为修复,实为取证。
金珊珊不动声色,做好修复工作,苟平也不疑有他。
“嗯,您说说情况。”
“镶白玉鎏金铜铺首,一共有一对,其中分别镶嵌龙凤。铺首是汉代的,但玉却是战国的,传为汉光武帝之物。您稍等。”
金珊珊顿下,从平板电脑上调出一本古籍,寻到第一卷中的一段,拿给欧瑞宏看。
“昔年,帝重文人贤士,每至一地,必先访儒雅,以采求阙文,补缀遗漏。一老耆先献百余卷书册,又献一对古玉。帝纳之,令匠人镶之以为器,置于书案,黾勉从事。”
他凝神看去,边读边思。
读完之后,又对着镶白玉鎏金铜铺首的照片对照。
文字虽未言及,古玉被雕琢成何种纹样,也未说到底是何“器”,但从“镶”字可见,该器为金属之物。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这便是镶白玉鎏金铜铺首的出处,更不能证明这铺首的来历有问题。实则,欧瑞宏并非发现了确凿证据,他只是凭直觉,认为此物来路不正。
欧瑞宏将心中困惑道出。
金珊珊又点开古籍第三卷,说:“欧总,您别急。您请看,这段资料里说,光武帝曾赐一对镶白玉鎏金铜铺首于隐士严子陵。这两段资料刚好能接上。”
“您的意思是,光武帝先是把古玉镶于铺首中,自己把玩一段时日,后来又把它赐给了严子陵?”
“是的,资料能对上。”
欧瑞宏沉吟道:“严子陵葬在哪里?”
严子陵是与光武帝的同学兼好友。刘秀登位之后,多次延聘严子陵,但他不愿出仕,退居富春山。因其不慕荣利,广受后世赞誉,范仲淹谓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子陵活到八十高寿,后来葬于会稽余姚,”金珊珊说,“据近来的考古发现,严光的墓被人盗过。”
欧瑞宏眯着眼:“那么,这就可以对上了。铺首的来路不对。”
“很可能,盗贼盗出铺首和其他陪葬品后,将其销往海外。您那位客户,再从海外购得此物。有一点我要提醒您注意。从铺首、龙佩的环境基因来看,铺首和龙佩很多年都不在一起,是最近才被修复的。”
“最近才修复,”欧瑞宏喃喃,“那这之前,没让二者合体,是因为其中的一件没找到吗?”
“很有可能。而且,这龙佩上有一个小孔,也许它被人佩戴过。”
想起金珊珊刚刚说的“基因”,欧瑞宏心思一动:“佩戴过龙佩的人,会在这上面留下痕迹吗?比如体表皮上的细胞代谢物。”
金珊珊点头:“有可能,因为这么珍贵的玉,没人敢拿去洗。”
“好,谢谢你,如果有需要的话,还要麻烦金老师来做人证。”
(1)也有人认为,《琅嬛记》是明朝人桑怿伪托。前人以为,书中很多篇章,皆是怪异幻想杂谈,但不排除有部分内容被采信的可能。至于《琅嬛秘记》,乃为灵犀杜撰,小说家言。
(2)金珊珊,拙着《金匠》中的主人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