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昨天饭桌上的了解与安抚,今天会非常客观。
霍煊坐到他妈对面,垂着眼睛看眼前的凉白开。
这样的场景很少,每次都是大事,第一次是生死,第二次是天赋,第三次是忠诚,第四次是现在,每次都令人印象深刻。
薛冰女士本人是个高学历,工作能力强,甚至有些咄咄逼人的女强人,她极少有的随意和温和都给了霍煊父子。
如果她摆出眼前这样的架势,就是再严肃不过了。
第一次是霍煊小学二年级,他的爷爷先一步去世,在他还没明白死亡的意义时,奶奶也因伤心过度而离去,家里的老人一下少了两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那时薛冰把他和他爸霍致合都叫到桌前,给霍煊讲述了“死亡”的意义,有些沉闷,有些刻板,有些悲伤。
很多话霍煊不记得了,当时的他也不算很明白,但记得妈妈的讲述很有条理,像是特意准备过,而爸爸始终握着妈妈的手,给予她支持。
霍煊现在能回想起来的,一个是着名的“人会死亡三次”,一个是他妈妈说的“生死无法选择”,一个是他爸爸说的“前奏与余韵”。
“死亡三次”已然烂大街,但对于八岁的小孩来说仍是一种巨大的冲击,直到现在,霍煊才听懂“生死无法选择”的含义,而后者,与薛冰的第三次谈话有关。
第二次是霍煊四年级,因为半年过去,架上小提琴拉起来仍是难成调子,视唱练耳勉强凑合。
霍煊又急又气,在家发脾气砸小提琴,砸完又对着琴谱和爸爸哭,边哭边说自己学不会,他想像爸爸一样拉出好听的曲子。
薛冰原本没觉得这是大事,但见儿子这么难过,决定谈谈“天赋”。
那次非常温和。
薛冰首先把“天赋”定义为“热爱的,专注的,擅长的,持久的”,再用霍致合举例子:“你爸爸是很喜欢小提琴的,他的琴房有四把小提琴,每一把都有名字,他可以十多年如一日地练习它,学习它,热爱它,谈起小提琴滔滔不绝,我们都知道,你爸爸是个内向,不是很爱说话的人。”
霍煊点头。
薛冰:“但你不同,霍煊。你自以为热爱,其实你每天坐在这半个小时就受不了了,上厕所,喝水,擦琴弓甚至弹弓弦,你还喜欢找理由,说小提琴有拨弦的技巧,但是你说这些话的时候都不敢看我的眼睛,我知道你在说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霍煊羞愧地低头,没敢反驳。
“你看,你知道我说的对。”薛冰笑笑,“你是崇拜你爸爸,想得到爸爸的认可和夸奖,也想被同学们夸赞,哇你好厉害,你会拉小提琴。”
霍煊脸都要烧起来了,第一次产生了钻到桌子底逃避的想法。
“但是你不用把你爸爸的爱好和事业强加在自己身上,也不应该这么虚荣。”薛冰说到这,转头对霍致合说,“人家都是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天赋、事业,继续在行业深耕,大放异彩,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咱们不同,咱们对孩子放任自流了。”
霍致合也笑:“干嘛逼孩子呢,要不是他非要继续拉,我才不管呢。”
“爸你别说了……”
薛冰看回霍煊:“你看,你也都懂。”
“嗯……”
“热爱,专注,擅长,持久,你做到哪个了吗?”
霍煊哼哼唧唧,没敢说话。
他爸妈早就哄过他了,“咱没强求你,咱可以不学”,但他就像他妈吗说的,虚荣心作祟,要和自己较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薛冰:“小提琴不行,咱们还有别的兴趣爱好可以培养,你有喜欢的,就告诉妈妈,我们再去学。”
“什么都行吗?”
“健康的,积极的,什么都行。”薛冰点头,“其次是谎言,谎言是错的,为什么说谎都是错的,为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东西,欺骗自己,欺骗大家,自己不舒服,为什么呢?”
“爸爸又不会因此不喜欢你。”霍致合无奈,“你比爸爸预料的时间坚持得久,爸爸喜欢你这份坚持,以后追求喜欢的东西时也要保持这种热情啊。”
“你别打岔。”薛冰捅一下霍致合,“妈妈不希望你为不喜欢的事情努力,浪费自己真正的时间和天赋,你以后的人生也应牢记,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真正喜欢的事物上,爸爸妈妈会和你一起等待那一天,好吗?”
后来霍煊在初二找到了自己符合薛冰定义的“天赋”,他爱打篮球。
他这时才明白,他爸爸在琴房练琴时,和他在球场是一样的,热爱,专注,擅长,持久——同学都说累了,他还想继续打,同学们都歇了,他就一个人运球投篮。
薛冰确实支持了他这项爱好,还帮他报了青少儿篮球班,不过很快因为初三的学业压力,没有再去。
而初三的暑假,他也没有心情再去暑期班了,那时他们进行了第三次谈话。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