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躲三灾之法!
如果把灵机比作水,那么通天谷里的水好似小池,掬手可饮,龙虎山上犹如数年大旱开裂的土地,掘地三尺都别想找出一滴水。
而龙虎山曾经也是七十二福地之一,天师府传承至今,走出过不止一位真人祖师。
可想而知,在久远的岁月之前,龙虎山是道门乃至整个异人界的修行圣地。
张之维轻叹一声:“末法时代,这天地已经不能够证真人,不再能成神佛。前路,断了……”
人是要活在天地之间的,哪怕是真人境界,也不可能在虚空之中长久生活。
时代的一粒尘埃,压在个体的头上,那就是三山五岳。
能轻易打垮最坚强的个体。
而天地走到了末法时代,更是无情之至。
就算惊才绝艳,纵然天资无双,在末法时代这道枷锁面前,发挥出百倍千倍的努力也未必能够撼动。
垂垂老矣之时,唯有瞪大眼睛,绷紧四肢,发出一声嗟叹。
张怀丹心中五味杂陈,莫名的感受到一种悲哀,如果自家师父能够早生数百年,如今估计早就证得真人了。
张之维喟然一叹,虽然知道那都是无谓的幻想,仍是忍不住倾诉出来。
“怀丹,以你的天资,倘若能够早生千年,今日或许已经成就真人,位列仙神。二十出头的真人呐……”
张之维唏嘘不已。
夏国异人界数千年来从未断绝,天才龙凤犹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哪怕是天骄人物也并不孤独,十几岁成就真人的人物都能找出来。
怀丹在那些人面前,或许不是那么的耀眼。
但张之维认为!
怀丹如果生在好时代,不会比任何人差!
毕竟他在这枷锁重重的末法时代,都将六成真炁化为元炁,成了一尊准真人!
要是在适合修行的岁月,那不得飞龙上天,成为传说中的传说——不朽的神话!
所思及此,张之维也难免有些骄傲之情生出。
有这样一位徒儿,相信就算是李耳转世,道陵复生,都会为之骄傲!
张怀丹深吸口气:“师父,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就算是在末法时代,我也相信,我能够证得真人!”
张之维闻言,不禁大赞一声:“好!”
天下生灵万亿,几人能够如此坚贞不渝的坚守本心?
冬天走出被子上厕所都要经历莫大的心里斗争,何况是明知末法时代还坚持证真人这件事。
就算是登天,相对来说,都要简单多了。
告诉怀丹末法时代的消息,也不是他想要打击怀丹的信心。
修为到了现在这一步,成为了准真人,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这片天地的问题,与其暗中猜测,不如直接了当的让他明白。
而他也尊重怀丹做出来的任何选择,若是求真之心真切,便是知道了末法时代又如何?
无外乎披荆斩棘,不负心中所往。
倘若真的因此生出退意,他也能够将之包容,安慰他末法时代逆天而行本就艰难。
张怀丹定住心神,目光凛然:“请师父教我!”
张之维微微含笑:“你既然做出选择,也知道证真人之路劫难重重,三灾九劫八十一难,你已度过数难一劫。”
他单独叫来张怀丹,自然不是只告诉末法时代这一消息,而是要看怀丹的选择,才好说出后续的话来。
眼下张怀丹心智坚定下来,要在末法时代逆天而行,证得真人果位。
那么他这个做师父的,必然是鼎力相助,绝不私藏半分!
张怀丹点了点头。
三灾九劫八十一难,是天地对于修行者能否承受真人果位的考验,哪怕是到了末法时代,这些考验也没有消失,反而因为天地之间的灵机隐没,证真人者的手段不如以往,更是显得凶险万分!
张之维仿佛看穿他的想法:“没错,末法时代,神通的威能已经不足百一了。”
“哦?”
张怀丹心里有一种直觉,他的三头六臂神通本相,如果在上古之时,可能会特别厉害,或者说只要是神通,都会特别厉害。
张之维感慨道:“上古之时,这天地之间充沛灵机,不但劫难会内外交感,神通也会内外交感,元炁引动天地灵机,你那三头六臂的神通之相施展出来,本该有撼动山岳的威能。”
张怀丹笑了笑,有些难受,却也很快释怀。
不然怎么叫末法时代呢。
恰如大海干涸成池塘。
真人在大海里,举手投足,就能够轻易搅动万千波涛,在池塘里,手段尽出,充其量也就是打湿人鞋的浅浪。
可真是应了那一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真人不自由。
“灵机隐没,神通之威不足百一,好在劫难也是如此。”
说完,张之维的心中备感沉重。
即便如此,这数百年来,多少天骄人物出世,也只能落得一声唏嘘。
张怀丹见此,反倒有些笑意:“老天爷还是公平的嘛!我还以为劫难会不变呢。”
看他如此轻松,张之维莞尔:“如果是那样的话,可就真的没活路了。”
张怀丹笑意淡淡,天地无情,故而无仁,无仁而无不仁。
所谓天地之间的考验,他虽然不怎么感冒,但也没有多少抗拒的心思,没想过证得真人后,要把这片天撕成几块之类的泄愤。
经上有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把不合适的放在过高的位置上,无疑会引发灾难。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也不用说的那么玄乎,不用分析的头头是道,就是很朴素的两个字——不配!
证得真人,位列仙神,岂是一句放在过高的位置上那么简单?
大毅力、大智慧、大勇决、大神通,此四者,可谓是缺一不可为真人。
而三灾九劫八十一难,就是变着法子考验修行者本人,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意思。
您。
配吗?
张怀丹自然要说一句——配!
张之维笑了笑:“说回正题,三灾九劫八十一难,可以分为‘灾’、‘劫’、‘难’三个部分,你觉得其中的‘难’是什么?”
张之维回想起自己入谷途中产生的痴迷,那无疑是一种心难,在一般的修行者眼里,也可以称之为‘心魔’,即是这颗人心中的杂念、魔念、执念,平时都是处于潜伏的状态,在某些节点,突然冒出来。
轻则干扰修行者的判断,重则让修行者被这些杂念所驱使。
平日里所说的稳固心境,无非就是控制住杂念、消解魔念。
所谓的心念通达,也就是从根本上掐断来源。
而杂念魔念能够通过种种手段限制,执念可就难得多了。
张怀丹依然清晰的记得,谷中的自己,被心中的执念,蒙蔽了此心,做出和往日大相径庭的事情,故而称之为心难。
或者说,八十一难里,大部分都是由心而发的心难。
思绪一转,他又想到被影响的一众雇佣兵,被迷惑的以利亚等异人,那当然也是‘难’了,都是由张怀丹这个本体所引发,但表现的形式大为不同。
张怀丹如是答道:“难,有着明确的起始。”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正如水有源头,木有根系那么简单。
如果他的心里没有执念,自然就不会受到诱惑。
如果雇佣兵们不贪图无根生的藏品,那么他们就不会去而复返。
如果以利亚等人没有对他怀有一丝怨恨,那所谓的天意,也就没有发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