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却摇摇头,满脸忧虑地说道:“国君,出兵风险极大。李家的态度一直不明朗,若我们贸然出兵,李家趁机倒戈,与燕国联手,我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晋王眉头皱得更紧,眼中满是急切与期待,他看向大司马,说道:“大司马,你意下如何?对于这出兵援助雄州之事,你快快说来。”
大司马宋仁手抚下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国君,此事关乎重大,需谨慎思量。臣以为,可先派使者前往雄州,探探李家的真实口风,再做定夺。
若李家真心愿意与我军共同抗燕,表明其守卫晋国之心坚定,那出兵自是可行,双方合力,或能抵御燕国的凶猛进攻。
然而,若李家心怀不轨,暗地里与燕国有所勾结,我们贸然出兵,李家趁机倒戈,与燕国联手对付我军,那我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局势将会变得极为凶险。”
晋王听着大司马的话,微微颔首,正欲开口,忽有侍卫来报:“国君,李家的求援信到了!”
晋王忙道:“呈上来!”只见晋王眉头紧皱,迫不及待地接过信展开阅读。
信中李家言辞急切,称雄州危在旦夕,燕国大军攻势猛烈,已连破数城,恳请晋王速速发兵救援。
晋王将信递给众大臣传阅,而后说道:“诸位爱卿,李家这求援信言辞恳切,如今这兵,是发还是不发?”
此时,晋王目光急切地扫视着众大臣,期待着能从他们那里得到良策。
丞相司易神色凝重,上前一步道:“国君,燕军出兵不过一两日就传来战报,想必李家这不过是想要保存实力,夸大其词罢了,出兵需要谨慎。”
吏部尚书眉头紧蹙,附和道:“是啊,国君,万不可贸然发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