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百姓们,听说后宫的妃嫔,还有不少的大臣都捐了银子,捐了粮食,赈济受雪灾侵袭的穷苦百姓。都大赞晋安帝仁德,后宫嫔妃贤良淑德,文武大臣一心为民。对晋安帝下的那商人捐粮、捐物、捐钱、减税的法子,更是赞不绝口。如今国库不充裕,东陵的百姓都心知肚明。所以让有粮又有钱的商人捐出粮食和银子来赈济灾民,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办法。而且这减免日后几年好几成的税收,也不至于让商人们吃什么亏。这全凭自愿更是深的人心,要知道有的国家,在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都是强制性让那些粮商把粮食拿出来的。
对于让普通百姓捐粮捐物这件事儿,并没有写在圣旨和皇榜之中,毕竟这大灾之年普通百姓过的也不容易。荣亲王只是听了沐纤离的建议,在各地搭起了募捐的棚子,写上了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贴在墙上。更挂了‘大灾之前更显大爱,你的一把米可以拯救一个生命,你的一件旧衣可以慰藉一个同胞冰冷的心,’之类的横幅。
普通的百姓,若是有不穿的衣物,有多余的粮银便可以捐上一捐,捐多捐少全凭自愿决不强求。这些募捐的棚子,募捐到的东西,大多都是不穿的旧衣物,和少许的粮食。但是这些东西,对于饥寒交迫的受灾百姓来说,却是救命之物。
募捐不过实行两天,光是东陵皇城便收获颇丰。皇城之中的那些商人,基本上都捐了粮食、银两、和一些旧衣物。荣亲王妃在上层社会的夫人们中,发起了捐旧衣服的行动。那些后宅的夫人们,也纷纷打开尘封已久的库房,把那些不能穿,穿不得的衣物都纷纷捐了出来。
皇城这些夫人们捐衣服的行动,也纷纷传到各地。各地那些殷实人家的夫人们,也纷纷效仿皇城们的夫人,捐了不少的旧衣服和银子。
因为募捐赈灾的事情是由荣亲王负责,荣亲王妃也出了不少的力。所以,一时间,荣亲王妃和荣亲王在民间的名声大震,受到许多平民百姓的赞扬和爱戴。
对此,皇后十分生气,她认为这样的积攒名声,收买民心的好事情,应该交由太子和她来做才是。交给荣亲王负责,白白便宜了她们荣亲王府。
被禁足在太子府的东陵烬炎,听说外面都在捐粮、捐物、捐银赈济灾民,便也捐了不少粮食和银子出来。
这日是沐纤雪三朝回门的日子,因为东陵烬炎被禁足不能陪她回门,所以便让李嬷嬷备了礼品,陪沐纤雪回门。
马车内,披着一身貂毛披风的沐纤雪十分忐忑。因为沐擎苍说了不准她在踏入将军府半步的话,她怕自己等会儿会进不得门。这李嬷嬷是皇后身边的老人,她也是认识的。这李嬷嬷就如同是皇后在太子府的眼睛,如今她送她回门,若是等会儿真的进不得门,她定会告诉皇后姑母的。到时候,皇后姑母只怕是会起了疑心,知道自己说了假话骗她。
“咳咳咳……”沐纤雪假装咳起嗽来,打算装个病,让李嬷嬷打道回府。
“姨娘这是怎么了?”李嬷嬷贴心的给她拉了拉披风,轻声询问道。
沐纤雪佯装难受的揉了揉太阳穴,声音细如蚊蝇的道:“可能是方才出门儿的时候吹了风,凉着了,这人有些不舒服。”
“可难受的厉害?”李嬷嬷微微蹙起了眉头,心想,这个沐二小姐当真是娇气得很,吹了这么一点风便凉着了。
“咳咳……嗯,嬷嬷不如咱们今日先回去吧!就不要回门了,我这个样子回去,让父亲看了也只会担心?”沐纤雪抬起有些微红的眼睛看着李嬷嬷说道,一副不想让自己父亲担心的模样。
“这个……”李嬷嬷的神情有些为难。这大将军若是看到沐二小姐病了,说不准儿会觉得他们太子府苛待了沐二小姐,这人才嫁过来三天便病了。但是这姑娘家出嫁三朝回门,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若是这沐二小姐今日不回门,沐大将怕又会觉得他们太子府不知礼数,没有把镇国将军府放在眼里。这回门一不是,不回门也不是,可当真是让人为难呢!
沐纤雪见李嬷嬷十分为难,便道:“我身子不适,不能回门,我相信父亲是能够理解的,只需派个人去说一声便是。”
听她这么一说,李嬷嬷便想那大将军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应该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这规矩礼数也不能不遵守啊!
“姨娘要不然再忍忍,咱们快去快回?”
见这老货说不通,沐纤雪心中一阵烦闷,想着要不然装个晕倒算了。自己都晕倒了,这老货自然不会再让自己回门,定然会马上打道回府的。于是,沐纤雪便柔柔的点了点头道:“那好吧!我再忍忍。”
又走了一会儿,沐纤雪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毫无征兆的晕倒了。不过她倒的方向不对,倒的时候后脑勺撞到了车壁,她本来又是个娇弱的女子,便真的被撞晕了。
这可是吓坏了李嬷嬷,这大雪天的许多医馆都关了门,也找不到大夫给沐纤雪医治,由此处回太子府比去镇国将军府还远上好几倍。李嬷嬷想起镇国将军府的军师,是个医术极其高明之人,便忙驾车往将军府而去。
而此时已经真的晕了的沐纤雪,压根就不知道这李嬷嬷没按她所想的来做。
第三百二十八章如意算盘打错
很快,马车便停在了镇国将军府门口。李嬷嬷下了马车,走上台阶急匆匆的对守门府兵道:“老身是太子府的李嬷嬷,今日特送沐姨娘回门。沐姨娘在途中晕倒,你们赶紧把门打开,让我们进去再叫你们那柳军师给沐姨娘瞧瞧。”
第292章
恋耽美
正文第292章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