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犹在镜中作者:脉脉
分卷阅读86
个瘦削佝偻的老人。他端着个巨大的筐子,里面也不知道放了什么,微微颤颤地坐下来的动作让夏至都担心他会不会就这么倒下去。
但他还是有惊无险地坐了下来,从筐子里拿出个盒子,摊开,是套夏至从未见过的工具。
第支曲子是威尔第。音乐响起时老人起先有些手足无措,回头看了好几眼,又过了好几个小节,似乎才想起来自己要做什么。他从随身带来的筐子里取出已经片好的竹篾,做起活来。
时间观众席上有了无声的骚动,夏至坐在最后排,能看见前排不少的观众都坐直了腰背,看看清楚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可是那年老的篾匠仿佛所无感,也毫不顾及音乐的节拍,只是闷着头,用那树根样虬结的手异常灵活而轻捷地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他的动作朴素而流畅,全无花巧,举动,无不是年劳作所留给他的印记。最开始节奏很不合拍,但慢慢的,也不知道是谁感染了谁,乐声和劳作的节奏汇成了股,竹片在灯光下闪烁着种奇异的细碎光芒,夏至本来还在听音乐,后来竟被匠人的姿态吸引得入了神,着迷地看着无数竹片在他的手指下服帖柔软得仿佛绸缎,又像是陡然间满盈着独立的意识,就这么在观众的眼皮底下,点点地成型了起来。
第首曲子结束时,篾匠手里的作品并没有完工,半成品却依然像朵盛放的花,引来了今晚第轮的高潮。这样新奇的方式吊起了观众的热情和好奇,而夏至则被这样毫无修饰的动作莫名感动得不能自已,灯光短暂地关闭的瞬间他的视网膜上仿佛还残留着之前所见的那些动作,并且久久难以散去。
可灯光又亮了起来,接着,他看见了侯放,微微含笑地在舞台中央,白色的衬衣配着深色的裤子,从他这个距离望去过,简直就是个少年人。
饶是夏至晚上心事飘浮不定,看到这样的侯放,下子也呆住了。
结果他们选的曲子是贝芬的op.95,f小调11号四重奏。之前他们练习时这首曲子练得最,夏至听得最熟,知道练习的这段时间里这支曲子错得也最。
但尽管是挑了这么难的曲目,侯放接下来的这场即兴芭蕾也没有让任何人失望——夏至从没见过哪个真人能把每个动作做得这么标准,直到教人毛骨悚然的地步,然而美,那是极度精准之后身体所呈现出的极度的协调亦或是不协调之美。
他看得目不交睫,根本连音乐都听不见了,简直是屏气凝神地盯着他的脚步和动作,而到后来,连这些也不再重要了。他见过侯放做舞步示范,扬声所有的人都看过,也跟着他学过舞步,但过去的切,和眼前的所见,全不样。
看得目瞪口呆的同时,只有个念头急速地闪过心头:难怪杨天娜为了侯放来扬声,耿耿于怀了将近二十年。
二十分钟的表演就像是指间的流水那样飞快过去。音乐和舞蹈不约而同停止的三秒钟后,欢呼和鼓掌声像是能把花房的穹顶都要掀开,好让天地都听听此时的赞美。夏至激动得浑身发抖,拍手拍到掌心发红发烫也点都没觉得痛。喝彩声中乐队又加演了拉威尔的个乐章,但谢幕时,侯放没有出现。
他的缺席让夏至直觉就不妙,目光扫程翔的位子也空了,顿时再顾不得其他,赶快去休息区找人。结果到了休息区没费什么力气就把人找到了:房门大开着,侯放满头大汗坐在椅子上,程翔就单膝跪在地上,言不发地给他拉筋。
他痛得个劲地捶腿,夏至忙步抢上前,拉住他的手:“侯放,实在痛得厉害,吃点止痛片?”
话是这么说,谁又会随身带这种玩意儿。他看了眼脸色很难看的程翔,后者却根本没察觉夏至在看自己,只感觉到手下的肌肉颤抖得不那么厉害了,才抬起头来说:“侯老师,你今天不该上台的。”
侯放嘴唇发白,整张脸都被自己的冷汗打湿了,喘了半天勉强能开口:“……去找林言,他带着药。”
夏至二话不说转头就跑了出去,结果还没跑远,迎面就撞上了林言。看到他这个样子,林言简短地问:“找药?”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