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士出生地
郑南峰院士,1977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平市和平镇和春村。
漳平市现为福建省辖县级市,由龙岩市代管,它位于福建省中南部、龙岩市东部,地处戴云山、玳瑁山和博平岭三大山脉接合部。
漳平历史悠久,三国时,漳平属吴建安郡。
晋太康三年为晋安郡新罗县苦草镇九龙乡。
唐开元二十四年置汀州府,新罗县属之。
天宝元年新罗改名龙岩县,仍隶属汀州府。
大历十二年龙岩县改隶漳州府,历宋、元、明不变。
明清时期,明成化七年(1471年)析龙岩县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5里置漳平县,属漳州府。
明嘉靖十五年划出聚贤里置大田县;清雍正十二年漳平县改隶龙岩直隶州。
近现代,民国时期漳平的行政区划多次变动,1949年6月21日漳平县城解放,199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福建省第九个县级市,1996年11月成为省直辖市,由龙岩市代管至今。
漳平人文荟萃,明代来自龙岩集贤里(漳平赤水镇香寮村)的太监王景弘,陪着郑和远航西洋,并最终成为与郑和并列的航海巨人。
他的航海成就为漳平的历史增添了辉煌的一笔。
出生地解码
郑南峰院士出生于福建省漳平市,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漳平当时的农村普遍贫穷,郑南峰出生在这样的农民家庭,其父母辛苦劳作。
这种成长环境让他从小就深知生活的不易,父母鼓励他好好学习,到城里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使他树立了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信念。
这种家庭氛围培养了他勤劳、努力的品质,为他日后在科研道路上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奋斗奠定了基础。
家庭条件艰苦使郑南峰有减轻家庭负担的强烈愿望,在厦大读书期间,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
这种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独立生活能力,也让他更加珍惜学习和科研的机会,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漳平一中是漳平市最好的中学,郑南峰从小学毕业后考入漳平一中。
该校有着良好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氛围,为他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中学阶段,同学们都很努力学习,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励着他不断进取,也培养了他的竞争意识和学习能力。
漳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是多种区域文化的交集地带,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
这种多元文化的熏陶可能培养了郑南峰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使他在科研工作中能够善于吸收不同的思想和方法,有助于他在功能材料表界面化学等领域进行创新研究。
漳平对人才培养和发展一直比较重视,郑南峰作为漳平走出来的杰出人才,家乡人民对他的认可和期望可能成为他不断努力的动力之一。
郑南峰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愿意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资源为家乡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科研难题,推动家乡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对家乡的责任感和回馈家乡的情怀,也是他不断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之一。
院士求学之路
1998年,郑南峰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2005年,郑南峰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师从Prof. Pingyun Feng。
2005年8月—2007年7月,郑南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化学与生物化学系Prof. Galen D. Stucky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求学之路解码
郑南峰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郑南峰在厦门大学化学系的本科学习,为他提供了系统的化学专业知识。
厦门大学化学系具有优秀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使他在化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深造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本科阶段,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郑南峰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不仅让他在专业课程上取得优异成绩,还使他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至关重要。
本科期间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郑南峰对化学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郑南峰参与化学实验、科研项目等活动,使他初步接触到科研工作的魅力,激发了他进一步探索化学领域的热情。
郑南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化学研究理念和方法。
美国在化学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学校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优秀的科研团队,这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师从Prof. Pingyun Feng,使郑南峰能够深入学习到该领域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掌握了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留学期间,郑南峰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让他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思想,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在海外留学期间,郑南峰参与了一系列前沿的研究课题,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郑南峰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也使他在国际化学领域崭露头角,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
郑南峰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让他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功能材料表界面化学领域。
在Prof. Galen D. Stucky课题组,他接触到了该领域的顶尖研究团队和先进的研究技术,进一步深化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博士后研究阶段,郑南峰有机会参与跨学科的研究项目,与生物化学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经历,使他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对于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培养了他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为他日后开展多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漳平的农村家庭到厦门大学,再到美国留学和博士后研究,郑南峰一路走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家庭的贫困、学习的压力等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培养了他坚韧的毅力和拼搏精神。
这种精神使他在科研道路上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
而且,不同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使郑南峰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
这种多元的学习背景培养了他开放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他能够在科研工作中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院士从业之路
2000年8月— 2001年6月,郑南峰担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 St. Louis)化学系助教。
2001年7月— 2005年6月,郑南峰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化学系助研、助教。
2007年8月,郑南峰应聘为厦门大学教授。
2009年,郑南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3年11月22日,郑南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郑南峰院士的从业之路,对其当选院士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郑南峰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担任助教、助研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实践经验。
助教工作让他学会如何清晰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提升了教学表达和组织能力。
助研工作则使他深入参与到具体科研项目中,熟练掌握各类科研技术与方法,锻炼了科研执行和问题解决能力。
郑南峰身处美国高校的科研与教学岗位,能近距离接触到国际化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动态、理念和资源。
与顶尖学者及优秀同行的日常交流合作,拓宽了学术视野,促使郑南峰不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后续在国内开展前沿研究奠定了基础。
郑南峰回国应聘为厦门大学教授后,
得以在国内高校平台发挥重要作用。他能够引领所在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向,组建和培养自己的科研团队。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项目等方式,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科研经验传承下去,同时也在团队协作中不断碰撞出科研新火花,推动自身研究不断深入。
在国内高校环境下,郑南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国家需求的科研工作,将国际先进理念与方法应用于国内实际,产出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提升了在国内化学领域的影响力,也为解决国内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贡献了力量。
郑南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等资源支持,使其能够开展一些规模更大、难度更高的科研项目。
同时,这也是对他郑南峰前期科研成果和科研潜力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激励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后续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院士科研之路
郑南峰院士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表界面配位化学、催化材料等领域。
2016 年,郑南峰课题组与傅钢教授课题组采用乙二醇保护的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作为载体,应用光化学方法,成功制备了负载量高达 1.5wt%的单原子分散钯催化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该催化剂在碳碳双键的催化加氢反应中不仅展示出很高的稳定性,而且活性是钯纳米颗粒的 9 倍以上。
这一研究为亚纳米尺度上研究复杂界面化学过程提供了理想模型,也架起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之间的桥梁。
2024 年,郑南峰院士和秦瑞轩副教授团队,在化学顶刊《Chem》发表了题为《Selective Hydrogenation Catalysis Enabled by Nano-scale Galvanic Reaction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在碳纳米管上共沉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来制备高性能催化剂,引入了催化加氢的纳米级电化学路径,为设计高性能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创造了机会。
2024 年,郑南峰教授及陶华冰副教授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发表评论文章,探讨了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在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之间存在的关键差距,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思考。
此外,他的团队还识别了由阴极催化剂层中离聚物的动态变化引起的 PEMWE 的一个重要退化机制,并通过调整催化剂墨水的微观行为,成功优化了阳极催化剂层中的离聚物分布,提高了 PEMWE 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郑南峰在材料的表面配位化学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表了多篇关于表面配位化学的高水平论文,对金属-有机界面和金属-载体界面的分子层面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无机/有机配位小分子修饰对金属纳米材料催化和防腐性能的精准控制规律。
郑南峰院士的研究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开发高选择性加氢催化技术和铜防腐新技术,打破了多家国外跨国公司的长期技术垄断,为企业累计新增产值近 10 亿元,从源头上实现了若干高污化工过程的大幅减排,相关技术入选工信部首批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产品目录,形成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科研之路解码
郑南峰院士的科研之路,对其当选院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学术突破方面,郑南峰在单原子分散催化剂的成果堪称经典,制备出高负载量且性能卓越的催化剂,为催化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搭建起均相和非均相催化的桥梁,展现出其在前沿科学探索上的深厚功力,奠定了他在国际化学界的地位。
在应用研究中,郑南峰在加氢催化技术的创新成果以及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相关研究,不仅推动了相关化学技术的进步,更凸显了他的研究对实际应用的指导价值。
这些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创造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体现出其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和对行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此外,在材料表面配位化学的深入研究,展现了郑南峰对基础科学问题的钻研精神,从分子层面揭示规律,完善了化学领域相关理论体系。
这些丰硕且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示了郑南峰卓越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其当选院士提供了有力支撑。
后记
郑南峰院士出生于福建漳平,艰苦的家庭环境塑造了他坚韧品质和进取精神。
求学之路中,厦门大学本科学习为他打下化学专业基础,海外深造让他接触前沿学术理念和方法,博士后经历进一步提升其专业能力。
从业过程里,海外助教助研经历锻炼了他的能力,回国任厦门大学教授后,他发挥学术引领作用。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推动其研究深入。
科研上,郑南峰在单原子分散催化剂、加氢催化等方面成果卓越,兼具理论突破和应用价值。
这些经历和成果相互交织,共同铸就了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他当选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
喜欢院士之路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院士之路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