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诗6:48:02
“还有一个叫浮士德球的运动,虽然名字这么叫,但关联不甚大,你可能也有兴趣,也发给你瞧瞧。”
诗6:48:59
浮士德球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流行于欧洲、美洲和非洲几个德裔语系移民的国家。faustball是德文,其英文名称为fistball,直译叫拳头球。
一、历史信息
浮士德球是德文直接音译,另一名称为“草地排球”乃是它结合排球与网球技巧在草地上比赛之故。
二、起源说明
浮士德球faustball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流行在中欧洲特别是德语与意大利语系国家以及美洲和非洲几个德裔语系移民的国家。faustball是德文,其英文名称为fistball,直译叫拳头球。浮士德球是德文音直译,另一名称叫“草地排球”乃是它结合排球与网球技巧在草地上比赛之故。
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浮士德球是在公元240年左右,罗马皇帝gordianus提到这种球赛。意大利人antonioso在公元1555年以意大利文详述整个浮士德球的规则。到了1786年普鲁士人johannwolfgahe旅行至意大利,在其日记中亦提及浮士德球比赛的种种事迹。19世纪末德国人geheinrichweber1983-1913再把意大利版的规则翻译成德文。浮士德球从1893年起即成为最受德语系国家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并且在欧洲地区紧临德语系国家地区如奥地利、瑞士、意大利,以及德裔移民的国家如南非、那米比亚、美国、和南美洲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等。
三、简介与规则
浮士德球是由德文直接音译faustball,其英文名称为fistball,直译叫拳头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浮士德球是一种团队性运动。比赛是由两队队员每队5人在球场中相互对抗,在球场中央有一条明显的标线以及悬挂于高度2公尺的球网男子组以及高度1.9公尺的球网女子组,将球场分为两个半场。每个比赛队伍的目标是利用传、接与扣杀等方式,使球越过球网,让对方无法成功回击。比赛双方连续对打到有一方发生失误为止。当比赛队伍发生一次失误时,则判对队获得1分。比赛赛制可采三局二胜制、五局三胜制或以时间终了的比数判定胜负。
四、玩法
浮士德球的玩法相当简单,它的外貌和精神类似排球与网球,它是以网高仅2公尺隔开双方,每次下场双方各五人,利用单手握拳,把球击向对方发球;而同样地,防守一方必须把球以单手握拳,用撩、拨、扣杀等方式传回对方场地,让对方无法有效反击者,则为得分。
浮士德球和一般排球最不一样的地方乃在场地和击球方式。以成人场地而言,它是一个长50公尺,宽20公尺的长方形场地篮球26x14公尺;排球18x9公尺;中间以一高为2公尺的网隔开比一般排球2.43公尺矮甚多;而且它击球的方式并非如一般排球在未落地时即要接球,而是允许着地弹跳一次后,再接球当然直接接球也可以,但是这些接球和回击都仅能以单手握拳不得以手掌扣杀。所以,所有发球不必站在底线,场中前排攻击线后任一位置、接球、传球、扣杀、吊球等等,都以单手握拳执行之。
五、历届赛事
一世界杯worldchampions
年代比赛地点成绩
1968linz奥地利1西德;2奥地利;3东德
1972schweinfurt德国1德国;2巴西;3奥地利
1976novohamburgo巴西1德国;2巴西;3奥地利
1979st.gallen瑞士1德国;2奥地利;3巴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1982hannover德国1德国;2巴西;3瑞士
1986buenosaires阿根廷1德国;2奥地利;3巴西
1990vockbuck奥地利1德国;2奥地利;3巴西
1992lianguihui智利1德国;2奥地利;3巴西
二世界运动会wames
年代比赛地点成绩
1985伦敦英国1德国;2奥地利;3巴西
1989karsruhe德国1德国;2巴西;奥地利
1993海牙荷兰1德国;2巴西;奥地利
1997hti芬兰1德国;2巴西;奥地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2001akita日本1德国;2巴西;奥地利
六、存在意义
浮士德球在中欧洲,特别是德、奥、义、瑞四国,是中、小学体育课教材,以及课外体育竞赛项目之一。中欧人利用浮士德球做为青年教育内容之一,一方面锻练年轻人体格、肌力、柔软性、肌耐力和心肺功能的发展;一方面也藉浮士德球比赛认识朋友和结交朋友;同时,也藉助浮士德球训练和比赛培养年轻人忍耐、服从、负责、和独立与积极精神;同时藉团体互动培养年轻人牺牲、合作、团结、和公平竞争美德;另一方面,也教导年轻人从训练和比赛中学习面对失败、挑战目标,以及与教练、裁判、对手和观众互动中,学习尊敬传统社交礼仪、坚韧不拔等精神与美德。
因此,在浮士德球训练与比赛期间,选手和教练必须互相勉励力,一方面藉助浮士德球训练自己在队上的责任打扫、清理球具、划场地等、或者牺牲自己休闲或功课时间从事训练;同时,为了培养球员独立自主的习性,球员要学习准时起床,独立起居和盥洗球衣、裤等等,不得耍赖,增添父母麻烦等等。尤其必须要求球员在追逐胜利过程中,服从裁判和行政人员之指导,学习失败和自我反省;而且不管比赛输赢,在赛后一律要求两队教练、管理、球员列队握手,一方面向对方致意,一方面表现风度。
浮士德球比赛不但表扬比赛后胜利之队伍冠、亚、季军等,也表扬从事浮士德球运动期间,学习态度与绩效优良、服务热诚、才艺杰出,和其它学业进步、参加校内外文艺活动表现优异,或品学兼优之球员或教练。总之,浮士德球所表扬者不仅是运动场上的表现而已,更着重在运动场内外学习与品德等的表现,浮士德球运动是年轻人最佳之教育和道德训练。
诗6:50:25
“还有一个《浮士德的惩罚》。”
诗6:51:58
《浮士德的惩罚》根据歌德的名作《浮士德》而作。共分四个部分,当作歌剧演出时就分为四幕,不过因为原来不是为歌剧而写的,所以场面的变换比较多。演出时间约2小时。
一、创作背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根据歌德的名作《浮士德》对于很多作曲家来说有极大的魅力。歌剧有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浮士德》以及意大利作曲家博伊托的《梅菲斯托费勒斯》,戏剧传奇有这部《浮士德的惩罚》,序曲有瓦格纳的《浮士德序曲》,交响曲有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曲》,交响管弦乐曲有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它是为奥地利作家兰诺的《浮士德》所作的两首插曲中的第二首,还有舒伯特的歌曲《纺织女格丽卿》等,可以说使用这个题材的作品非常多。由此可见歌德的《浮士德》确曾给浪漫派音乐家以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这部歌剧《浮士德的惩罚》共分四个部分,所以当作歌剧演出时就分为四幕,不过因为原来不是为歌剧而写的,所以场面的变换比较多。这部戏剧是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和宫都尼耶合作,根据《浮士德八景》写成的剧本。起初柏辽兹想在巴黎音乐学院的大厅举行首演,遭到拒绝。为此他不得不花很多经费,1846年10月2日在巴黎喜歌剧院由他自己指挥举行了首演,但是这次并未演出全曲,而且听众也不算多。接着又举行第二次演出,但是听众更少了。因此,他为了支付抄谱费及其它开支而借了债,不得不到俄国去作旅行演出,以填补这个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