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儒道文化里有很多关于哲学方面的思辩,比如“庄周梦蝶”,比如从“礼乐”而至“仁爱”等等。
很多读书人读书是真正只为了增广见闻,丰富自己的人生和思想,并非以科考当官为读书的目的。事实上真正的读书人就算当官,也并非为了私利,而是真的很想为天子守牧一方,为一隅百姓造福。
只不过千年以后的后人对史书有曲解,总将古代的读书人冠以功利色彩,以为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为了想当官。
事实上有不想当官的,读书只是为了读书。
比如段无忌,他从浩瀚的书本里抬起头,眼里有许多迷茫困惑,书本已无法解答他的困惑,科举更不能,所以他想到了历练自己的人生。
张怀玉无法断言他的选择是对是错,石桥村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不是奴隶,他们没有义务必须要为顾青所用,这是当初顾青办学堂时很严肃地告诉过张怀玉的话。
当然,如果自愿选择辅佐顾青,那就更好了。
虽然张怀玉无法理解段无忌为何对科举没兴趣,但她并不反对他去安西辅佐顾青,从安西的战报上张怀玉大致能判断得出,顾青在安西虽说麾下猛士如云,但很缺乏谋士,能帮他查遗补缺,出谋划策的幕宾。
“既然你选择去安西,我不拦你,在顾青身边历练几年后,若还想参加科考,那时再回长安便是。”张怀玉朝段无忌露出鼓励的微笑。
段无忌长揖:“多谢阿姐成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到了安西后好生辅佐顾青,他身边很缺人,你要尽谋士的本分,当他做出糊涂决定时一定要拦住他,当他思虑不周时一定要帮他补遗。”
“是。学生一定会忠于幕宾谋士之事。”
张怀玉记起刚才说到科举时,另一位少年也露出了迟疑之色,于是转头望向另一人,问道:“你呢?有何想法?”
另一位少年大约十七岁年纪,眼神颇为灵动,脸上总是带着活泼的笑,站在院子里也不大安分,身子总是不自觉地扭来动去,好像患有多动症似的,一看就是个不肯安分的人。
少年也姓冯,名叫冯羽。在石桥村,冯姓是大姓,村里不少姓冯的人家,彼此都沾亲带故。
冯羽闻言嘻嘻一笑,道:“阿姐,我也不想科考,但我也不想再读书,怎么办?”
张怀玉好笑地看着他,这个冯羽在学堂里便颇为活泼,性子顽劣跳脱,经常捉弄先生,但读书却很有天赋,教他的先生都说他学有小成,只可惜读书虽有天赋,但他却不肯静下心钻研学问,此生或许能中进士,但很难成为经世大儒。
“你若多用点心思在读书上,早已是我大唐最年轻的进士了,不思进取还嬉皮笑脸,不想科考又不想读书,你想做什么?”张怀玉语气不好地道。
冯羽眨了眨眼,笑道:“我可以去做商人呀,像顾阿兄那样的,他当官之前也是商人,我便走顾阿兄的老路,说不定也能当官封爵呢。”
张怀玉嗤笑:“你有顾青的本事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顾阿兄的本事是人情通达,是心性坚韧,他当官可不是靠读书。”
张怀玉无奈地道:“莫说废话了,你到底想做什么?如果没有想法,我便送你回石桥村,你继续读书也好,回村种地也好,随便你了。”
冯羽看了看段无忌,又看了看另外两位立志科考做官的同学,使劲挠了挠头,道:“干脆我跟无忌兄长一起去安西吧,科考真是无趣得很,不如跟着顾阿兄见见世面。”
张怀玉盯着他的眼睛:“想清楚了?”
“没想清楚,但……嘻嘻,好吧,想清楚了,去找顾阿兄,在他手下讨讨生活。”冯羽嬉皮笑脸道。
张怀玉点头:“好,你和段无忌去安西,我明日便找出塞西行的商队,你们跟着商队走,一路有个照应,到了安西好好跟着顾青,莫给他惹麻烦。”
二人同时应是。
…………
走进福至客栈的顾青迈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就连身后的亲卫们腰杆也莫名挺直了许多。
很奇怪的感觉,侯爷有了钱后,亲卫们底气都壮了,虽然侯爷的钱与他们毫无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皇甫思思坐在前堂的屏风后,静静地看着顾青一行人迈着奇怪的步伐走来,为首的顾青鼻孔朝天,一脸富贵逼人的气息,皇甫思思哭笑不得。
这家伙……真是当初那个歼灭吐蕃两万大军的威风凛凛的主帅么?
反差太大了。
今日的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偷了老爹心爱的宝贝换钱,邀朋呼伴逛青楼的纨绔败家子。
顾青走进客栈,选了个位置坐下来,左顾右盼,睥睨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