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对我是什么感觉也没有的吗?”
李祖娥猝然间痛哭出声,她的哭声呜呜咽咽的,并不动人,甚至有些凄厉可怖,只像一抹孤鬼的魂灵。头一次的,她对他说话时带着一种恨意:?“我岂是因为不爱你而哭的吗?我岂会因为不爱你而哭呢?你在我身上做什么我也认了,你要我做什么我也认了,可是如今我算什么人呢?我是去晋中礼佛的文宣皇后,如今阿胡也不在你身边,陛下,你放我到佛堂庙宇中去罢。”
高湛定定地看了她一眼,忽然一脚踢开车门,从行路的马车上跳了下去。李祖娥听到外面伏侍的黄门中官被吓得一阵嘈杂。随即她听到马匹一阵长嘶,车队陡然加速起来,身边更是有几匹快马向前追去,自近而远的,有一群人高声地呼着“陛下”。
李祖娥慢慢地滑下高凳,跪在颠簸的马车中,身后赤裸着,因他已经走了,她竟然也不敢穿上衣服。一阵马蹄声去了又来,她听到啪啦一声,那两幅精雕细琢的推户被扯得大敞向外,高湛在一旁鲜红的宛马上倾下身子,通身松林般深绿色的胡服映在阳光之下。他一眼看到了她在车中的情形,嘭的一声又把车窗摔了回去。她听到他隔着窗大声地问:
“你想不想下来骑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她怔怔地跪在车上,心想他只差在车队中大喊“我二哥的遗孀在我车上”了。她本应该觉得羞耻酸涩,却莫名其妙地有些想笑,心头也有些涩涩地发痒。她不回答,她听到他的马蹄声又远去了,这一次连随车的武将也纷纷上马追了出去,隐隐约约的,她好像听到还有什么人在喊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他们晚上在驿站中歇脚,高湛始终没有回来。李祖娥躺在车上,听着外面的人来来去去,终于下定决心,穿好裹裙,向下压着风帽,忍着臀伤,匆匆地向车队后跑去。她跑到自己车上,两颊红扑扑的,嘴唇却因寒冷而发青,月奴很担心她,崔女史看着她,目中却藏着更深的忧虑。
之后的几天,他们且走且听,李祖娥总在自己的车上,竟然堪称风平浪静。直到他们的车队驶进一片丘陵,赶路毕竟辛苦,接连数日,众人也都有些风尘仆仆的。就在一片峡谷中,在近日暮时,李祖娥倚在车厢上养神,月奴枕在崔女史的腿上歇晌。忽听安车的车门吱呀一声,一个高大的人影挡着阳光挤进来。崔女史和月奴都是大惊,高湛却沉声道:
“闭嘴,下去!”
这一个声音,崔女史尚不够熟悉,月奴却明白之至。二人连忙匆匆地抢出车门,挤在车辕上,与驾车的粗使婢挨在一处。李祖娥睁开眼睛,尚在诧异,高湛已经倾身上前,挤着她贴在车壁上,歪着头咬她的耳垂,一只手伸下去,隔着裙子掐她的腿根:
“谁让你不找我的?”
李祖娥怔怔地答道,“陛下未召……”
高湛在她的嘴唇上吻了吻,声音低下去,有些恨恨的,“谁许你不找我的?”
李祖娥抬起手来,摸了摸他的脸颊,高湛就把头埋到她的脖颈间。李祖娥自他的肩上往下看,他今日穿着缺骻袍和长靿靴,一身骑马射猎的装扮,身上孔雀蓝的长袍,通身撒着团圆六瓣花的纹样。自她在华林园中说过那一次后,这一路他果然不太穿红了。曾经在娄太后热孝中,她劝他他也不听,换个法子说,竟然一说就放在心上。她心中百转千回,在路上也就是车轮转过几圈的功夫,高湛埋在她的肩头,低声说道:
“你做那些事情,我是不得不狠罚你,不得不跟你生气的,不得不跟你生气的。你不要再做了,好不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李祖娥怔怔的,他们几日前,在他的车架上,才因为一个称呼起过矛盾,可是她却忽然意识到他指的不是这件事。她意识到他口中说的,仍是她在他议政时插嘴,将平秦王高归彦放出冀州、逼他叛乱的那件事。又或者这所有的一切,有“名”有“义”的,终久是同一件事情。他痛恨她跟过高洋,谈话间都不许讲起,却到底还是因为这一点防备着她。如果那一天她真的如叫高洋一样叫他哥哥,如果真的有一天,她对他的爱,也变成她对高洋那样一般无二的爱,他们难道是还会再进一步的吗?她忽然心中大恸,她想到他们原来已经到了可以说这些话的地步了。
她向他说,“陛下,妾再也不会了。”?
高湛抬起脸来,对她笑了一笑,他说,“等到晋阳宫中,我们再一起骑马,我教你挽弓,去城郊外射几只兔子。”
李祖娥笑道,“陛下,妾本是世家女,怎么可能不会骑马射箭呢?我十岁时,就能拿拉弓射下高树上的黄雀。”
高湛大怒,“谁要你说这个了?”他又伸出手掐她的屁股,李祖娥伏在他的肩头,搂着他的脖子,笑得双肩一耸一耸的。这一日他们赶不到下一个驿站,本是要连夜赶路的。天地间渐渐地静下来,又渐渐地兴起秋虫的聒鸣。他们挤在一只狭小的安车中,李祖娥嗅到他长袍上的风尘。
她又想起旧事,想到的却是她早早嗣位、又早早死去的长子。那时高洋令大儒邢子才为长子取名,邢劭遍察经典,为她的长子制名为“高殷”。须知殷商一朝,多是兄终弟及,高洋本就是在长兄高澄死后承继其位,继而践祚登基。彼时诸王皆长,为年幼的太子取名为“殷”,何等不详。在她与高洋指明这一点时,连邢劭都吓得不知所措,痛悔无比。在她刚刚丧子时,她也曾无数次地想,为什么?为什么,文宣皇帝,最终还是为他的子嗣,选了这样一个缠着厄兆的名字?
她还记得当时和高洋争执,也记得那一场激烈的冲突后,在床帏与疮药的气味中,高洋这样将额头抵在她的肩上,沉沉地对她说:
“此天命也。”
李祖娥仰起脸来,看到高湛的眉眼。她已经决心不理外朝的事情,可是崔女史回来后,外朝之事却隔三差五地漏进她的耳中。他们都处在一个漂浮的境地中,可是自这一刻起,在高湛的身上,她逐日看到天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