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大对账反思,愿世界和平,礼物
“世界航天爱好者群”所在的一个万户火箭英文直播间人数很少,基本上都是航天爱好者,有nasa的前员工、太空叉的现员工、航天大学学生、民间航天爱好者等,所以弹幕氛围挺不错。
不过除了一开始的好奇,万户火箭起飞之后就只剩下惊讶了。
【厚礼蟹,万户火箭真的是第一次发射吗?为什么我好像看到了猎鹰九号。】
【它确实像猎鹰九号一样稳,但猎鹰九号已经更新过很多次也发射过很多次了。】
【可以肯定,虽然这只是万户火箭的首飞,但它已经具备成熟火箭的实力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老中的航天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么厉害了吗?】
【对面的航天科技是发展的很快,嫦娥五号带回了月壤,还要去月球背面,但……】
他们有大量的话想说,可是弹幕能承载的内容有限,所以“世界群”就回到了群里激情对账。
【作为欧洲人,我研究过老中和老美的航天技术发展时间线,老美那边出现太空叉是没问题的,毕竟上一次太空争霸时期积累的航天科技太多了,可老中那边就很奇怪,它的航天技术是走的又快又稳又全面,但毕竟在发展时间上吃亏,我跟很多人计算的是它拥有可回收火箭的时间线至少也得二八年了,现在一下子提前了十年!】
【虽然不得不承认老中的航天科技比我们先进一些思密达,但想要这么快拥有可回收火箭还是超乎了我的想象,或许是他们又出了一位“钱”那样的人思密达。】
【钱博士吗?我知道他,他被誉为老中的“航天事业奠基人”,但在那之前,他对老美的航天科技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蓝星航天的ceo确实有留学经历,不过我怎么看新闻说万户火箭是路云研究的?】
【可能是……翻译或新闻传播有问题?】
【神牛在上,为什么他们的顶尖人才都会选择回国效力,而我们巴拉特的人才都想留在老美呢?如果我们巴拉特的人才也回国,我们早就实现载人航天了。】
【伙计们,我实在忍不住好奇要去一趟老中,想要看看他们的科技发展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有人了解那边吗,我去了之后会不会立刻被间谍抓起来?会有特工24小时跟踪我吗?】
【伙计,你从哪听说的这些东西,虽然老中是极权社会,没有民主,但你显然还够不上被针对的资格,不过或许也正是他们没有民主,所以才更适合把所有的资源都用到一件事上高速发展,不像我们这里怎么修路都要吵上十年……】
可以说万户火箭的首飞是内行看门道,越看越震惊,越看越怀疑自己的科技发展世界观,甚至沟通之后开始怀疑其他的东西。
【对了,我记得群里不是进了老中的留学生吗?你或许可以问问他们。】
【他们都不在群里,或许是在中文直播平台上看第一手的消息……】
相对来说,在蓝星航天官方直播间里观看万户火箭首飞的观众只有很少的人具备航天知识,大多的还是路云的粉丝,以及更多看热闹的路人。
所以当他们看到一些大喊“牛批”的弹幕之后有些不以为然。
【发射火箭能成功不是很正常吗?】
【就是,我看过长征五号的首飞,它就一次成功,并且它还更大呢。】
【不一样的,长征五号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万户火箭那个着陆的一级火箭还会继续用,技术含量不一样。】
【啊,那个一级火箭都熏黑了,还能用?】
【能用,只有一次性的才永远崭新,这种重复使用的东西用久了都会黑的。】
【是的,我看猎鹰九号的回收复用火箭用的次数更多,更黑。】
【不管怎么样,大家记住万户火箭首飞就完成了回收,这是创造新世界纪录的事,这方面它是世界第一!】
【早说啊,看到准确数据我就懂了!】
【世界第一!】
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世界第一”的名头更好看懂。
当万户火箭的二级在五百公里轨道成功释放了路云制造的那颗“与地球合影卫星”之后,万户火箭的首飞就圆满成功了。
之所以卫星轨道这么高,是因为“合影卫星”没有动力,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影响之后它的轨道高度每天都会下降,直到再入大气层烧毁。
但路云给它设计的寿命是好几年,那就只能提高初始轨道。
五百公里轨道自然减速再入大气层的时间是5~10年,遇到太阳风影响会减速会更剧烈,可能5年内就会再入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