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的笔记本电脑摆在餐桌一角,画面闪动,新闻播报的声音传来,应该是某位失事乘客的家属带着哭腔在诉说:“我们只要人,只想要人,不管生死,想要见到人......”
静好说:“他们那真是飞来横祸,不过这事情离咱们太远了,所以很难感同身受他们的痛苦。”
陈先生说:“以前我也总以为这些事情只能在新闻里看到,和自己无关,昨天你甜樱姐打电话说起来,她一个老同学的哥哥就在这航班上,她也才刚刚知道。”
静好惊讶:“真的呀?真的有认识的人在这个航班上啊?”
陈先生说:“李甜樱说,他们这一家人,几乎全垮了。我听了以后,一下子觉得,平安最要紧,别的都是小事儿。”
静好点点头说:“还真是的。”
陈先生说:“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生活,活得痛快一点,所以我现在也对李甜樱回去创业,完全理解了,尽管我实际上还是不赞同,但是,管她以后是全部赔光,还是成了创业明星、亿万富婆,我都无所谓,只要她活得快乐,她觉得尽情尽兴了就行,反正人就这么一辈子,有什么事情想干干不了的话,憋得难受,尝试了,干成干不成,她都觉得不遗憾......”
静好听到,心有感触,若有所思。
陈太太国内的“伟大事业”似乎顺利多了,在一点点发展壮大,底气也足起来,这天陈太太和陈先生二人微信通话。
陈太太说:“你呀,回来才会知道,国内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市场有多大!”
陈先生虽然和静好说完全理解陈太太回去创业,但是骨子里他依旧顾虑重重。他从最初担心太太回国干不起来,渐渐变成了担心她公司的贷款滚雪球般越来越多,听说都好几千万了,光利息就不得了,可该怎么还得清?
陈先生说:“李甜樱,我现在表个态,完全支持你回去创业,创成功,创失败,我都接受,只要你觉得自己的价值实现了就好。但是,我觉得你也别胆子太大,我这几天一直琢磨一件事情,人家让你当法人,你就当法人啊?”
李甜樱说:“当法人怎么了?”
陈先生说:“怎么了,那不就要承担责任吗?回头你们这三千万的贷款还不上怎么办?”
李甜樱笑道:“有限责任公司,你胡乱担什么心呀。”
陈先生说:“那你也得承担相应责任吧。再说,那几个主要的投资人,他们当中怎么没有人出来挑头做这个法人?”
李甜樱说:“行了行了,你别担心了。倒是你自己,早点和我一起回来,给我们做点办公室的工作多好,我们到现在也没找到特别合适的人,一直是一个副总兼着办公室主任的工作。”
陈先生说:“办公室主任我倒是能行,咱们出国前,我在我们那个国有企业,不就是办公室副主任了嘛,那点儿事情,我熟悉得很。”
李甜樱说:“现在和以前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的,不过我觉得你适应适应,应该能胜任。那盛世,你不考虑快点回来?我们这个位置也不能老是等你啊,有了合适的人,你就没有机会喽。”
陈先生犹豫一下,说:“我说过,你也中年妇女了,别干点儿事,就急得跟“火燎了腚”一样,咱们不是约了两年吗?你那边,业先创着,我在这边呢也先赚着这点小钱,等你那边真正稳定了,咱们就团聚,抓紧时间生孩子,这个才是当务之急,再拖下去,想生也生不出来了。”
陈太太不以为然,说:“都什么时代了,生个孩子还不简单,我自己就是搞生物研究的,要我说,哪怕等到46了再生也不迟,到时候来个“一卵双胎”或“双卵双胎”,咱们一下子生俩。”
这一下触动陈先生的敏感神经,他生了气,说:“你怎么这么不靠谱,等你46,我就49了,人家有些人49都当爷爷了,这不就像大操场上跑步,都叫人给“套了圈了”!”
李甜樱说:“哎呀,我就是随口一说,也不是真要46才生。”
陈先生对着电话轻吼一声:“你那么聪明的人,在这个事情上糊不糊涂?为啥年轻时候不生,一直捱到现在还不生,再不抓紧,精力体力都来不及了,你还要46生两个,你开什么国际玩笑,到时候你有力气带孩子吗?真到了46,你都开始更年期了,你怎么不等到64再生?”
陈太太那边不好意思,安慰陈先生:“盛世,你别急”。
陈先生面色如猪肝:“我还不急,我怎么能不着急?李甜樱你说我怎么能不着急?”说完带着一肚子气按断了通话,自言自语:“怎么找了这么一个老婆!”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