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已现:富民强兵!】&/br>【让北方四域的百姓从根本上改善生活,脱离贫困,可使‘众望’提升至赤橙,盈,阶段!】&/br>(当前众望为:碧蓝,满!)&/br>…&/br>【契机已现:求贤纳才!】&/br>【从科举中选拔一位有宏愿之心的人才,并将其答卷中条陈布施于天下,可使‘国绩’提升至赤橙,损,阶段!】&/br>(当前国绩为:翠绿,满!)&/br>阶:损,丰,盈,满&/br>品:苍白、翠绿、碧蓝、赤橙、荧红、紫金、辉彩&/br>…&/br>金光散去,郑渊却久久不能回神。&/br>因为这两道金字上的内容都极为难办!&/br>像北方四域的财况(GDP)整体都很差,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地广人稀,一年的税收加起来,都比不上南边的一座经济稍好的大县城。&/br>当地百姓一有钱就往南方跑的不在少数,所以四域的父母官也非常的头疼。&/br>况且四域地处严寒,一般的农物不好生长,只能靠着其他区域的粮食过活。&/br>而大炎的时常侵扰,确实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br>毕竟边关要是失守,那四域富足的钱财,岂不是要为他人做嫁衣?&/br>所以这数百年来,天华历代的天子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br>其实朝廷已经暗中给予不少的照顾了,可人心难变,到了最后都只能任其发展……&/br>至于另一条金光上的内容,虽然奖励丰厚,但条件实在苛刻。&/br>“有宏愿之心的人才,还要布施他答卷中所写内容……”&/br>郑渊默默叹气。&/br>能进入殿试的人,有哪一个不是宏愿之心,野心勃勃?&/br>但这些人基本都只是少年的意气作祟,过了几年,都要打回原形,泯然众人。&/br>至于条陈建议……那更是麻烦。&/br>朝廷的法令,可都是经过多重考虑、抉择、修改后才能颁布天下!&/br>这期间要经过文武大臣的商讨,将能考虑到的一切都给罗列出来对比,直至优大于弊才行。&/br>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朝令夕改,可是要出大问题的。&/br>“对了,金字上面可没说具体的……”&/br>郑渊眸光转动,心中一个计划浮现。&/br>换个思路,只要他稍加引导,这一条金字任务简直就是白送的奖励啊!&/br>“此子说的倒也不错,但是还少了点关键的……”&/br>古玉堂拿着酒杯,想说些什么。&/br>可话到嘴边,却只能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br>“古兄,你觉得还少了什么?”&/br>郑渊心中一动,随即问道:“是人吗?”&/br>“人?”&/br>吕翦眉头紧皱,有些不明觉厉。&/br>北方四域的人再怎么少,那也有几千万,若是在别处,这么多的人都能组成一国的势力了,怎么也算不上缺吧?!&/br>“对,是人!”&/br>可古玉堂心中大骇,连忙点头道:“傲天不愧是古夫子,居然一语中的!”&/br>“呵呵,过奖!”&/br>郑渊微微一笑,继续道:“既然古兄能说出此缺,那大可下去,在众师面前畅谈一番!”&/br>“这……”&/br>古玉堂有些犹豫。&/br>“古兄,做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可不是成大事者所为哦!”郑渊微笑提醒。&/br>“好!既然你这位夫子都这么说了,那古某也去露露脸!”&/br>古玉堂拿起扇子往手上一拍,立刻有了决定。&/br>下方的广场上,段鑫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尽数都说了一遍。&/br>从一开始的断断续续,到后面越说越流畅,这肉眼可见的变化,令周围学士和台前的三位师长,都暗自点头。&/br>“三位师长,学生想说的就这些了。”&/br>段鑫先是朝周围的学子拱手,接着朝上方行礼,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们三人。&/br>“不错,没想到北方学子中,居然也出了你这么一号人物!”鲁疾抚须一笑。&/br>“虽说事实有所偏颇,但以你的阅历,能看出这么多的问题,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王慈也给予肯定。&/br>“多谢二位师长夸奖!”&/br>段鑫表示谢意,最后又将目光放在了出题人邓方的身上。&/br>作为行善好施,教化无数的老大儒。&/br>邓方可是北方无数文士**同的师长!&/br>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拜在他的书院下学习,成为他的学子。&/br>而段鑫也不例外!&/br>像北方四域三年的春试,其书院就会开出十个名额,招纳一些有资质的读书人入学。&/br>只可惜当初书院的名额不够,完全不轮到他所在的区域,故此只能抱憾。&/br>如今进京,段鑫当面遇见心目中崇敬的师长,自然要拼尽全力,讨到他的欢喜与欣赏。&/br>“不错,还有些见识!”&/br>素以严厉著称的邓方点点头,表示肯定。&/br>“多谢师长认可!”段鑫面露喜色。&/br>“不过也仅此而已,你还没说到最重要的一点!”邓方沉声道。&/br>“还请师长赐教!”&/br>段鑫心头一凉,神态有些慌张了。&/br>“赐教……此题是用来考你们的,若是老夫说了,那还有何异议?”邓方瞥了他一眼。&/br>“是学生考虑不周!”&/br>段鑫语塞,被这一眼看的汗流浃背。&/br>“老夫也不为难于你,你先说说,自己之前陈述的几条问题,要如何才能妥善解决?”邓方淡淡一笑,显得有些和蔼:“不必紧张,说错了老夫不怪,若是说对了,老夫则破例收你为书院的内院弟子!”&/br>“是!”&/br>段鑫振奋无比,立刻出言,将这几条问题的办法一一说出。&/br>全场寂静,所有人都默默倾听着。&/br>起初,他说的话还有些道理,但后面的建议,却慢慢偏离了实际,听得不少人直皱眉头。&/br>“够了!”&/br>邓方打断了他。&/br>“师长……”&/br>段鑫愣住,没有再说下去。&/br>但周围的喃喃低语,已经让他有些慌了。&/br>“你……唉,罢了,你此次科举若能拿得贡士,我便收你为内院弟子。”&/br>想起一开始的建议还是比较有用,所以邓方不好多做苛责。&/br>对方毕竟出身不好,本身局限太多,能说出这么多已是不易。&/br>如果日后加以调教,说不定也能做出一番事业来!&/br>“多谢师长!”&/br>段鑫不胜欣喜,连忙叩谢。&/br>想要成为内院弟子,按理说必须有成为先生的资质!&/br>而成为先生之前,最重要的是能成为贡士乃至进士!&/br>对他来说,会试的题目已经非常勉强,成为贡士需要全力一搏。&/br>至于通过殿试成为天华的进士……那对天资有限的他来说,就是不太可能的事了。&/br>“下去吧,记得回去好好准备科考,在会试上大放光彩!”&/br>邓方默默点头,对眼前之人也带有些许的期盼。&/br>“是!”&/br>段鑫退去。&/br>而二人的对话,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br>所谓书院的内院弟子,已经可以称的上是邓方真正认可的学生了。&/br>而邓方现有的七名内院弟子,六位都是儒家的先生。&/br>而最后一位,也就是邓方年轻时候收下的弟子,则是在前不久成为了真正的大儒!&/br>邓方也很大方,准许其自立门户,并写信给朝廷,许以四域中的一处高官之位。&/br>现在又有一人有资格入内院,虽说结果还是未知之数,却怎么能不让人眼红?&/br>故此,待段鑫下去之后,又马上有人跳出来,想要阐述一番理论。&/br>可是珠玉在前,他们怎么说都像是在重复段鑫的话,很少有实质性有用的建议提出。&/br>至于解决四域百姓贫穷的办法……更是直接被忽略了。&/br>不过三位师长也不着急,非常有耐心的一个个倾听,并给出问题和缺点。&/br>直到最后,周围人的热情也渐渐淡了下来。&/br>“还有没有人要上来说上一说?”鲁疾问道。&/br>周围一阵沉默,没有人再开口。&/br>此时的邓方情绪明显有些低落。&/br>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能猜中他心中答案的人,并没有出来……&/br>“学生古玉堂,对于四域的问题有些许看法!”&/br>话音一落,一位俊公子潇洒无比的从空中落下,对着三人拱手作揖。&/br>“古玉堂?!”&/br>三人看得真切。&/br>眼前之人就是从雅间的窗户上跳下来的。&/br>而那座雅间,也正好是那位所在的圣贤居!&/br>“难不成……此子是得了龙夫子的指点,故意出来卖弄炫耀学识的?”&/br>三人心中不约而同冒出了这个想法。&/br>不过转念一想,龙夫子性格超脱,可不会做这种无德之事。&/br>“三位师长,可否让学生说上两句?”&/br>古玉堂见三人还在发呆,于是再次询问。&/br>“可……可以!”&/br>邓方连连点头。&/br>“好,那学生就斗胆说上两句!”&/br>古玉堂微微一笑,淡淡道:“方才不少人都说了北方四域的贫困之由,也几人说了解决办法……可无一人能说中真正的问题所在!”&/br>“那你且说说看,北方四域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br>见其如此自信,三位师长都不禁面露异色。&/br>“四域物产丰富,可百姓依旧多数穷苦,并不是一言半句能够说清的,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人!”古玉堂笃定道。&/br>话音一落,全场人都为之一愣。&/br>由于这个答案太过出乎意料,他们也在用力思考着其中的关联。&/br>“缺人?此话怎讲?”&/br>邓方眼睛一亮,倏的站起身。&/br>他双手撑在桌上,语气都略微有些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