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拒绝(2 / 2)

不过李安这个主人公没回来,多少差点意思。

如今李安归来,不仅祖父大伯一家高兴,整个李家村的人都闻讯赶了过来。

大伯家前两年新修的宅子,被围的水泄不通。

李家族老找到李安,想把李家村的田地都挂在李安名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一点用在古代科举上可谓十分适用。

宋代对于士子优待力度不比明代,得举人才能免税。

李家族老要把李家村的田地都挂在李安名下,为的就是免税。

当然了,李安也不吃亏,李家村的百姓会把该交给朝廷的税,交给李安。

看似好像没什么差别,他们还要把自家的田地挂在李安名下,名义上这些田地已经不归他们了。

一旦李安反悔,完全可以把这些田地收为己有,他们也没有丝毫办法。

但是实际上差别很大,官差下来收税,经常会以乱七八糟的借口多收一些。

毕竟他们也是要捞一些好处的。

而交给李安就不一样了,该交多少他们交多少,还不用被官差剥削。

至于李安会不会吞并他们的田地,他们并不担心。

首先把田地挂在李安名下,是要签订契约的,写清楚这些田地只是挂靠在李安名下。

虽说这样并不具备法律效应,但是朝廷早就有规定,禁止这种事情。

但是这种现象已经是默认的潜规则了。

正常来说,没人会拿这个说事。

然而若是百姓拿着契约去告就不一样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干即便百姓不去告,也容易给政敌留下把柄。

其实不然,大家都这么干,若是有人拿这种事来攻讦别人,就等于是捅破了窗户纸。

被攻讦的人破罐子破摔之下,也会揭穿这些。

因此用这个手段攻讦别人,得罪得是所有因此受益的人。

就好比官场中,下官给上官送礼,夏天叫冰敬,冬天叫炭敬。

从名字来看,是给上官夏天买冰冬天买炭的。

但是实际上就是行贿,却没人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这种事,官家不可能不知道,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挂靠田地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你自己贪心,想吞并别人田地被告,那就是两码事了。

因此签订契约后,对双方的利益都有保障。

当然了,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已经深入普通百姓心中了。

真要是发生这种事,他们也未必敢告。

因此他们并不是随便找个有功名的举人就会挂靠田地,而是选自家同宗同族,或者同村的人。

宗族的概念在古代可是深入人心的,即便做了官,也不能不把宗族当一会事。

这件事看似对双方都有好处,但是李安听完后,沉吟了一会,摇头道:“各位叔公,我的学籍在汴京那边,扬州的田地没办法挂靠。”

其实李安这是在胡扯,他们一家分家后,虽然分了籍,但是他的籍贯还是在扬州的。

而且挂靠田地并没有什么户籍学籍的限制,只要在朝廷规定限制的田亩数量内,去官府登记即可。

本章完

:..0

..。..', '.')

最新小说: 斗罗:我的日记让唐三众叛亲离 西游:开局成为悟空同胞兄弟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封神之四大天王崛起 仙武霸世 重生巨龙,叠加十万层盛宴无敌 异界霸主在都市 灵藏 龙女(np) 神医重生,闯荡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