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宣读完题目,直接离开了大殿。
殿试不像会试,会给那么久时间,上午开始,下午便会结束。
因此时间非常紧促,更考验学子们的急智。
官家离开后,学子们便眉头苦皱的坐了下来。
这次殿试的题目有些太难了。
何为天下?
《礼记》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上到国家下到百姓,衣食住行,边防军事,甚至就连朝廷制度,官员选拔,都可以说是天下。
题目太过广泛了。
当初李安参加县试的时候,最后的测论题是民。
而如今的题目,比那个还要广泛。
而且如今是官家亲自出题,虽然答卷官家不见得会一一阅读,但是优异者官家肯定会看,从中选择状元榜眼探花。
若是想得到官家欣赏,必然要有一定的高度。
然而要有高度,就不免要言及到当前朝政。
谁知道会不会犯什么忌讳。
因此大多数学子都觉得这道题想答起来简单,但是想答好非常难。
李安也在皱眉思考,沉思了大约半个时辰,便开始动笔了。
坐在李安附近的人见他动笔,十分惊讶。
殿试时间再不充足,也有几个时辰。
事关前途,谁不是小心翼翼思考,迟迟不敢动笔。
“不准东张西望!”
殿内监督的内侍高声道。
因为李安动笔而走神的人闻言连忙收回目光。
李安却没有因为这个受到影响,他之所以这么快动笔,是因为他有这自己的思路。
前面就多次说过,答题最终还是要迎合主考官的胃口。
李安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最后能不能得到官家亲阅,但是他必须要这么去考虑。
而官家和臣子看待问题是不同的。
因此他的文章既要符合阅卷官员的胃口,只有这样才能被送到官家面前。
还要符合官家的胃口,不然被官家亲自阅卷,就不是好事,而是祸事了。
毕竟送到官家面前的文章若是惹得官家不喜,指不定就排到最后去了。
虽说不能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其余都是二甲,但是二甲和二甲之间也是有名次之分的。
最终也会影响授官。
李安思来想去,还是准备从百姓身上着手。
他们这些人过了会试,已经算是官员了,但是授予的官职都不会高,只能算是基层官员。
写的文章高度太高,若是不符合阅卷官和官家的口味,反而会留下好高骛远的印象。
既然如此,不如往低了写。
虽然后世对于仁宗皇帝的评价贬褒不一,但是你不能否认,仁宗皇帝确实是一个有想法的皇帝。
后世评价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且能够严于律己。
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一个有德行的皇帝。
从百姓的角度来答题,很容易获得仁宗皇帝的好感。
当然了,李安不傻自然不会提出改革什么的,也不会去写什么摊丁入亩。
不然文章怕是都送不到官家面前,就给刷了下来。
他只是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结合宋朝的情况,写一些惠民,却又不会动摇守旧派利益的点子。
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李安停笔阅读,寻找其中的不足。
重新润色后,写出最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