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总兵刘肇基在接到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军令后,立时决定救援,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营中的众将士竟齐声欢呼。
刘肇基的军中将士家属大多居住于松杏各堡,而因战事波及,除了少数避往塔山、宁远等更为安全的地方,余者大多都躲进松山与杏山,以及周边各堡。
他们由人及己,都想到了各自身边亲人,不由士气高涨,且自大军过了高桥后,一路也逼退不少奴贼哨骑,更是斩首七级,这也给他们壮了胆略。
更为可喜的是,此刻围攻杏山的鞑贼不过万余人,其披甲奴更是只有数千人,而自己营中便有近万战兵,其中光骑兵就要近三千人。
若是再加上杏山的守兵数千,还有后续赶来的宣镇杨国柱部万余兵马,就算不能将这些鞑贼消灭在杏山城下,与之相持到全军开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近万将士都想趁此机会,既能救得亲人平安,又可立些军功在身,随着总兵刘肇基的一声命令后,大军滚滚,向前方杏山堡奔去,带起烟尘漫天。
高桥到杏山不过十八里的路程,一出高桥,四野便多为平川河流。
此时己是午后,热浪滚滚袭来,放眼望去,到处皆是大片撂荒的土地,偶有小块耕种的田地,也被来犯的鞑贼毁坏,到处光秃秃的,不论山上山下,几乎都难以见到绿色。
长年的干旱,昔日波涛滚滚的大河,现在却连小水沟都算不上,土地也晒得干硬,不过,倒是方便了大军的行进。
大敌当前,刘肇基丝毫不敢怠慢,他指挥着两个步营展开,更将所携战车营排布在阵前,又分出两路骑兵护在步阵两翼,还派快骑前往杨国柱部,催他尽速上来接应自己。
刘肇基麾下以迎战阵列展开后,众军将顶着烈日的暴晒,往杏山堡方向逼去,他们个个汗流浃背,衣甲湿透,却不敢稍稍轻慢,只保持着严整的战阵。
一路前行,明军哨骑已与虏骑展开近距搏战,刘肇基接连派出大队家丁精骑,才将奴贼侦察线压得不断往后退缩。
刘肇基领大军结阵才过了七里河,就接到前方传回的消息,由于他们浩浩荡荡的前行,且阵列严整,鞑贼见援军势大,又无机可乘,便悄悄撤了围。
鞑贼全军集结于杏山北数里处的大道旁临时营地,却不退去,他们反而派出更多的哨骑,似乎想要试试明朝援军的真实战力如何。
…………
成功的解了杏山堡的围,也算是大功告成,刘肇基军中欢呼声响成一片,他也立时派人去向蓟辽总督洪承畴告捷,并将此间实情禀告。
同时,刘肇基却又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自己领大军严阵以待,却未发一矢一炮,就轻松解了杏山之围,如此,离自己想要得到大功的愿望可就差得远了。
他放眼往自己麾下众将士望去,皆是如此神情,连兵卒小军都个个面有憾色,军中几个副、参、游各将更是连呼不过瘾。
众人纷纷建议,趁此军心甚锐之际,就应该赶上前去与杏山北的鞑贼展开激战,斩获一些首级才是真的。
刘肇基虽也有此心,但毕竟感到多少有些行险,他犹豫好久,终是激不过身边众将官的劝说,决定与鞑贼一战。
继续前行道离杏山堡北门只有一里时,驻守杏山的防营副将郑一麟见奴军退走,也抽调两千人马出城与大军汇合,内含骑兵六百余人,有了增援,众人更是胆壮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