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十六国时的前赵国国君刘曜,本是汉王刘渊的同族,后来在一系列战斗中,势力日渐强大,319年,他建都长安,建立赵国。称帝后,他大兴土木,发600万民工为其父及其妻修建陵墓,《魏》记载其“下洞三泉,上崇百尺,积石为基,周回二里,发掘古冢以千百数”,结果是“气塞大地,暴骇原野,器声盈衢”。由于其大量地挖掘古坟,并将尸骸遗弃荒野,造成了太原一带瘟疫流行,老百姓死者无数。这一暴行,自然引起了老百姓的愤恨,仅仅过了十年,刘曜即在一次战斗中被后赵国国君石勒俘获,并被杀死。
石勒杀死刘曜后不久,便得病而死。他的侄子石虎乘机杀死了石勒的儿子,自己做了皇帝。这个石虎前文已有提及,此人性同野兽,十分残暴,他即位后,大造宫室,昼夜荒淫,穷奢极侈,人民的脂膏被其搜刮得干干净净,老百姓被饿死的就达到十之六七。除此之外,他又是一个盗墓狂。《晋书·石季龙载记》中说其“曩代帝王及先贤陵墓靡不发掘,而取其宝货焉”。这一点也不夸张。
此外,十六国时的前秦君主姚苌、后燕君主慕容垂等,都是盗墓能手,每到一处,即“毁发丘墓”,掠取宝物。经过这些人的大肆盗掘,前代陵墓大多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更令人发指的还有一个人——始兴王陈叔陵。此人是后陈皇帝陈宣帝的儿子。表面上看来,他文质彬彬,入朝时在车马中总是执卷读书,还高声朗诵,一副书生模样,但背地里却十分残暴荒淫。他不仅草菅人命,滥杀无辜,而且好色成性,“微有色貌者,并即逼纳”。又私下里将其随从的妻子、女儿招来,与之奸合。不仅如此,这个淫荡之徒还有个嗜好,专好在坟墓中游荡,并将死者的尸骨当做收藏品来欣赏把玩。《南史·陈宗室诸王传》记载“好游冢墓间,遇有茔表主名可知者,辄令左右发掘,取其石志石器并骸骨肘胫,持为玩弄,藏之府库”。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陈叔陵为了安葬其母,竟然派人“发故太傅谢安旧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真是荒唐透顶!
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也曾当过“盗墓贼”。两汉时期,蔡邕的书法达到了最高水平。他能画、工书,章,性格深沉隐晦,严肃庄重的样子,故意引得朝野关注的目光,使得高祖杨坚心意已偏。而且,也该事遇奇巧,杨坚在那位相术学家说出那些话不久,“突袭”杨广的府宅察看,眼前的一切让他叹一声舒心的长气:杨广的几个书房休息室,乐器的丝弦大多都断绝了,尘灰粘得满满的,似已多时不用而彻底弃置了。这一下,他便误以为皇儿不喜好歌舞伎乐,定能成大器。他甚至再次想起了那次皇儿随他狩猎遇雨,士兵湿衣而皇儿也不愿穿左右递上的桐油雨衣,那一幕使作为皇上的他足足感动了许久。这日的巡视,再次坚定了他对皇儿杨广的信心。
杨广是为了皇位而屡显出他狡诈的一面的。在种种手段尽使,博得父皇信任以后,他真正的品行便露出了原形。本来要名正言顺继位的兄长——太子杨勇,被他用狡黠打垮了。
高祖杨坚终于将信任的砝码,全压在了新立的皇太子杨广身上。
时间一晃便是三个多月。夏天到来的时候,高祖去山上的仁寿宫避暑,他照例令杨广留守皇宫,代行处理国政。
这一日,杨坚突感身体不适,唤来随行太医,诊为顾国惜民,心力俱亏,疴疾攻心,已回天乏术,登时进入弥留阶段。
杨广被急召来见,高祖匆匆传位,溘然长逝。死前,遗嘱:国运刚开,薄葬俭行……
604年王所看中的属地,一定有十足的王气,统领天下的霸气。不两日,郭来和便到得西岐腹地。在岐山渭水边,郭来和倒地跪膝,长拜不起,他要使自己的平生所学,沾足宗师周文王的灵气,好借来神力。
然而,在周原的土地和山间,连续奔波整整五天,却仍无一丝扣解开。郭来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大山苍莽,河流如练,尤其夜晚的一天星瀚,野风哀嚎,他备感孤寂。人在天涯,生死关乎一念之间,他绝望地倒地,似睡非睡地背依一土坎埂垄之上,闭目思索,真想一走了之,逃至一山中所在,不回去复命也罢,可一霎那,他又想起功成后的大把金钱,还有令人仰目的官位,信心不知又从何而生,接着,复又陷入胡乱思索之中。不知过了多少时辰,郭来和进入梦境之中。悠忽间,一位白眉白首的长者向他招手,他随长者身后,来到一处风水绝佳的宝地,长者言说是太公姜尚修习之所。郭来和一惊,似有暖暖的火从长者手中飘来,一睁眼,原来天早已大亮,太阳已升起一竹竿半高了,刚刚分明是在梦里。他揉了揉干涩的眼,使劲想梦中的那处地方,试图勾勒出它的轮廓。
末了,重鼓勇气的郭来和,收拾一下行装,踏上了寻找梦境之途。当他疲惫不堪地来到扶风东南方向的时候,豁然开朗,眼前出现了与梦境酷似的地方。地势成龙脉列脊,高低得当,起伏自然,水似一面大镜……迫不及待的郭来和,赶忙匍匐于地,泪从被风吹日晒得枯干的脸颊上滚滚而下,他庆幸天不灭己,他感激梦中神人相助,口中念念有词,颂赞神明。
之后,他做好记号,快速驰奔长安,向尚沉在哀痛中的炀帝杨广复命。
一代励精图治的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的灵柩,实现了最后的归葬。陵名:泰陵。高五丈,周数百步。
泰陵一如秦汉封土为陵(坟)的建制,然而,也许是隋文帝遗有前嘱,这座开国君王的陵墓,远远不如秦汉皇陵的规模。而据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每年从全国税收中抽取三分之一营造皇帝陵墓,即寿陵。帝王陵园占地七顷,陵穴占地一顷,陵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个墓道,都能通过六匹马驾的车子。四门埋设暗剑、伏弩机关以防盗墓。死者身穿金缕玉衣、口含玉蝉……
那么,隋文帝的陵墓中是否也如汉时墓葬制度规定的,皇帝陵墓必有大批金银珠宝、稀奇古玩呢?笔者经过遍阅籍典以及遍访泰陵周围民间乡里,发现籍典没有记载有关泰陵随葬的例证,而现扶风乡里百姓俱传说泰陵无宝可盗,言说历代军阀、土匪,均至此徘徊,未有收获。尤其民国时军阀樊老二、张白英等盗掘法门寺地宫珍宝未成,转而来到泰陵掘洞以盗,在终无所得之后,只好悻悻离去。
第9章
恋耽美
正文第9章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