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一部重要杂家着作。此书不仅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文化。以下是对《吕氏春秋》的详细阐述。
一、作者与成书背景
作者: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
他早年经商于阳翟,后因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即秦庄襄王)继位而步入政坛,成为秦国的重要人物。
吕不韦不仅政治手腕高明,还极具文化远见,他召集门客集体编纂了《吕氏春秋》这部鸿篇巨制。
成书背景:公元前239年左右,正值秦国统一六国前夕,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吕不韦深感统一后的秦国需要一种能够融合各家思想、指导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于是他便组织门客编纂了《吕氏春秋》。
二、内容与结构
《吕氏春秋》全书共分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极为丰富。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纪、览、论。
纪按春夏秋冬12个月份分为12纪,每纪5篇文章,共60篇;
览按内容分为8览,每览8篇,共64篇;
论按内容分为6论,每论6篇,共36篇。
全书结构完整,自成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三、思想特点
融合百家:《吕氏春秋》以道家学说为主干,同时吸收了儒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杂家思想体系。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吕不韦的博大胸怀和远见卓识,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无为而治:在政治理念上,《吕氏春秋》强调无为而治,认为君主应处虚素服而无事,使众智、众能得以发挥。
这种思想既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吸收和融合。
兼收并蓄:《吕氏春秋》在对待各家学说时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不取鬼神、迷信的思想,而是吸取各家比较进步的思想。
如对于儒家主要吸取其民本思想、修齐治平思想;
对于墨家主要吸收其薄葬的思想;对于法家主要吸收其法治思想等。
注重实用:《吕氏春秋》不仅是一部理论着作,更是一部注重实用的治国宝典。
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治理、军事战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四、历史地位与影响
《吕氏春秋》作为战国末期的重要学术着作,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还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先秦百家争鸣的结束和秦汉大一统思想学术新局面的开启。
在汉代,《吕氏春秋》受到了普遍重视和广泛传播,对汉初的政治及学术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多学者如淮南王刘安、司马迁等都深受其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论。
此外,《吕氏春秋》还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吕氏春秋》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的着作。
它不仅融合了百家思想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杂家思想体系,还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今天看来,《吕氏春秋》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喜欢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中国古代历史史实梳理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