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光一口气将这篇文章的社会背景给交待了出来。&/P>
下面的同学们听的很认真。&/P>
方白跟秦梦也听的挺认真,其实这个故事早在之前,方白就跟李时光讨论过,为什么语文考试很多文章都要联系时代背景。&/P>
因为时代背景就代表了社会环境,国破和战争必然代表了悲情,写景不一定写景,有可能用景抒情,用美景抒发哀情……&/P>
“那他父亲带着他四处作诗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钱?”&/P>
赵亦良似乎发现了盲点。&/P>
“没错!”&/P>
李时光点头道:“对于底层人民来说,翻身最直接的途径,跟自身家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过程需要贵人。”&/P>
“所以方仲永的父亲带着他到处作诗的原因就在这里,他的父亲是希望借此打出名气,希望能有贵人赏识,能入得了贵人的眼。”&/P>
这句话一出,班级里的学生顿时就联想到了初中时学的另一篇文章:《马说》。&/P>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P>
此时这一句话,是那么的让人振聋发聩,所有人都惊住了……&/P>
教育的滞后性,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P>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赵亦良喃喃道。&/P>
“是的。”李时光肯定的点头道。&/P>
而下一刻,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将脑袋转向了教室后面的方白。&/P>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遇见了方白。&/P>
他们大多数人的结局是不是也跟方仲永一样?&/P>
李时光也是深吸了一口气,看向了教室后面的方白。&/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