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349章 此地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骄傲!(3更合一,求月票)

第349章 此地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骄傲!(3更合一,求月票)(1 / 2)

('李东记录的笔尖在在采访本上悬停了一瞬,忍不住问道:“你不担心这样的批评,会引来更加激烈的‘审判’吗?要知道,帕慕克现在可以说‘如日中天’,在世界文坛享有巨大的声誉。

你今天话说的这么‘重’,会不会对你有不好的影响呢?”

张潮把身子靠在椅背上,展现出一种舒展的姿态,轻松地道:“这就‘重’了?那说明你对这次采访做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啊。”

李东:“……”

张潮没有管目瞪口呆的李东,自顾自地继续道:“他站在一个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奥威尔、哈代未能获得的奖项的光环中,以与普吕多姆、比昂松、赛珍珠、奈莉萨克斯、希尼并肩而立沾沾自喜。

并将之作为批评其他人的最大依仗——你不知道后面这些人是谁?是啊,除了赛珍珠,剩下的人都是我昨晚查了资料才知道的,背诵这几个名字花了我好大功夫呢。

他们也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哦!”

李东问道:“你的意思是,并不是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能在文学史上留名?”

张潮点点头道:“当然,有些名字注定只是‘诺贝尔奖得主’的注脚,而另一些名字本身就是文学史的正文。”

李东又问道:“从拒绝马悦然院士开始,你就一直在强调对诺贝尔文学奖及其背后评价体系的警惕,那如果很多年后的一天,你也有幸获得提名,甚至最终得奖了,你会怎么看待今天自己的言论呢?”

张潮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我觉得你到现在才真正进入了采访的状态。”

随即认真地回答道:“这是一种假设,而且是距离‘今天’非常遥远的假设,任何回答都因为这个时间跨度变得非常危险。

它虽然不会马上兑现成飞向自己的回旋镖,但是在某一天可能会成为正中眉心的子弹……”

李东也笑了,他说道:“那你可以选择不……”

张潮则打断了他的话,轻松地说道:“我当然选择回答。如果你假设的事情发生了,我会庆幸自己在今天就已经做过所有关于它的演习了。

我想我会在领完奖以后,带着获奖词去给年轻时的自己扫墓,墓碑上刻着一行字——「此处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骄傲!」”

李东道:“这似乎是一种妥协?你认为自己今后会认可诺贝尔文学奖所代表的评价体系?”

张潮道:“这是从你的假设出发,进行的一种构思。”

李东迷茫了,问道:“我的假设?”

张潮笑道:“你不记得你刚刚说的话了?其中有一句是‘有幸获得提名’,你看这个词组本身,已经暴露了诺贝尔文学奖背后评价体系的强大影响力。

当我们在讨论文学价值时,不该用‘有幸成为被选择者’这样的被动语态。”

李东醒悟过来,连忙补救道:“那如果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幸能颁发给你’呢?年轻的你的墓碑上,会刻着怎么样的一行字?”

张潮瞪大了眼睛说道:“那就说明年轻的我还没有死啊,为什么会有墓碑?”

李东尴尬地道:“看来你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意见,并没有在央视《面对面》的节目里说完。”

张潮道:“那一期节目,我主要讲的是我们中国人和中国作家,不应该对诺贝尔文学那么趋之若鹜,甚至为它阻碍了自己开拓汉语表达新荒野的脚步。

但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是它的‘受害者’,整个文学世界,可能都被它所扭曲。”

李东惊讶道:“有这么夸张吗?”

张潮道:“从严肃文学,或者纯文学的角度来讲,也许我说的还轻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本质源于世人对它的过度想象,托尔斯泰、普鲁斯特、乔伊斯——这些名字的重量不需要任何奖项背书。

但另一些名字却恰恰相反:他们被奖项重新定义,继而成为定义他人的标尺。我们不得不承认,诺贝尔奖本身或许没有权力意志,可当无数人将毕生创作的意义锚定在它身上时,奖项便成了一面魔镜——

有人从中照出自己头上戴着虚妄的桂冠,有人却看见自己沦为镜子的囚徒。”

李东问道:“你说的是帕慕克?”

张潮道:“身中魔咒的,不止是帕慕克!”

李东深吸一口气,知道采访这时候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于是问道:“魔咒?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挖掘了很多原本并不被关注的优秀作家吗?这对世界文学来说,应该是一件大好事。

有人说它就像大海上的灯塔,照亮了航线上那些黑暗的角落,让那里的航船,也能来到主航线上。”

张潮赞同道:“这个比喻很恰当,纳吉布·马哈富兹就一度被世界所忽视,因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才进入世界读者的视野当中,这是一件好事。

我不否认诺奖的评选偶尔能挖掘出被忽视的杰作和作家,但当有的获奖者将这一荣誉视为凌驾文学本身的权杖,甚至以此虚构出新的等级制度时,奖项就已经背离了文学的初衷。

我这里说的,可不止「诺贝尔文学奖」。”

李东:“……”不是「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又在张潮这个作家“射程范围”内的,那只有……李东内心打了个寒颤,哪里敢追问下去,只能听张潮继续“自由发挥”。

张潮的声调变得有些冷漠、疏离,不再是之前的轻松,甚至带有点戏谑,他对着采访镜头淡淡地道:“我之前就说过了,我不介意诺贝尔奖有预设的价值观立场。

我向来认为,真正值得警惕的从来不是诺贝尔奖的立场,而是‘强弱对话’体系中,‘弱者’一方根深蒂固的权力崇拜。帕慕克先生或许认为我的抵抗是一种表演,但我想提醒他——

那些真正伟大的作家,从来不需要用奖杯去论证自己该站在历史的哪一侧。他们书写,然后等待历史选择站在自己这一侧。”

李东听到“他们书写,然后等待历史选择站在自己这一侧”这句话,忽然有种头皮炸开的感觉,他突然觉得自己手中的笔有千斤之重。

这样的警句,竟然要由自己记录下来?

他用略微颤抖的声音问道:“你就是这么做的,是吗?‘书写,然后等待历史选择站在自己这一侧。’这才是你对我刚刚那个假设的回答——

如果有一天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你了,是因为评委们为你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立场,而不是你改变了创作原则,投入他们的怀抱?”

张潮下巴略微抬了抬,道:“「此地长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骄傲!」”

李东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继续问下去,他翻了翻手里准备的问题卡片,竟然没有一个能和现在的情况对上。

最开始,他认为张潮的言辞不会那么激烈,结果张潮上来就把桌子给掀翻了,用难以想象的尖刻反击了帕慕克对他的批评;

接着,他觉得这是一场充满“八卦”意味的“私人恩怨局”,张潮会继续攻击帕慕克——他确实这么做了,但是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现在,采访已经完全奔着自己把控不了的方向去了。

李东的内心是既崩溃且骄傲,但采访还得继续,在采访室外全程监控的报社领导已经通过耳机进行指示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问道:“其实这就说回到最开始你拒绝和马悦然院士见面的原因了——这确实是一种抵抗的姿态,抵抗自己被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评价体系所同化。

我这样总结,你认为可以吗?”

张潮叹了口气,回答道:“我在厦大访学期间,和同学们说帕慕克一个人开启了土耳其文学的‘现代性之路’,这是一位文学巨匠的大手笔。

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学走上‘现代性之路’,是有很多方式的。帕慕克先生代表了典型的‘外部认证’路径,依赖欧洲文学乃至诺贝尔奖的评价体系赋予其创作的合法性。

这么做当然没有问题,也是许多地区的选择。他们将现代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引入本土文学的表述当中,用一种欧洲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创作杰作。

而我则坚持‘内部生长’路径,我想扎根在中国汉语文学的文化脉络当中,在与母语读者的深度共鸣中建立价值根基,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外来的文学技巧,都要为此服务。

其实这两种路径本可以并行不悖,但当外部认证的体系试图吞噬内部生长空间时,抵抗就变得必要。这也是我在创作新过程当中绝不动摇的一点——

真正的文学创新永远诞生于作家与母语文化的深层对话,而非对国际奖项标准的揣度逢迎。这不是什么文化对抗的宣言,而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文学的生命力,永远在于它能否在人类心灵深处播种,而非在评价权力体系的橱窗里展览。”

李东听完,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当中,直到领导在耳机里多次提醒他,他才惊醒过来,然后问道:“今天的采访,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没有想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竟然有这么宏大的民族命题。今天采访的最后,如果要你送一句话给帕慕克先生,你会送什么话呢?”

张潮沉思了一下,说道:“一句话吗……「历史会记住谁在书写星辰,谁在擦拭奖章。」”

李东听到以后,心中难掩兴奋,这句话可太犀利了,简直是对采访的最好总结,但是他仍然问道:“如果送一句话给读者呢?”

最新小说: 傅总别跪了,夫人直播闪婚了 让我接管洪兴?我转手成立党支部 狙击1925 真千金被弃?直播当红娘火爆全网! 靠赶海起家,校花反过来追我 明日之后:别叫我地星神! 重生成猫也要玩游戏 僭王Tyrant 娱乐:刘天仙只一眼就沦陷了 醋王竹马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