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一天上班(1 / 1)

('

“咕咕咕。。。”

刚躺下正在感慨人生的时候。

肚皮很不争气的叫唤了起来。

徐谨言只好无奈的爬起来,想起赵大爷说的国营饭店。

这五脏庙,怎么也得祭奠一下啊。

出了单位大门,跟赵大爷打了个招呼,没多远,就到了饭店。

虽然已经过了饭点,但好在厨师还没有下班。

看着板子上写了一长串的菜单,徐谨言点了一份鸡蛋韭菜的饺子。

四两饺子,就要了四毛钱和四两饭票。

菜单上明明写了羊肉大葱和猪肉大葱的饺子。

为什么徐谨言不点呢,是他不喜欢吗?

不!那可是得要肉票的。

而且,价格还贵了一半。

没办法,人穷志短。

不过好在国营饭店还是很厚道的。

虽然只是鸡蛋韭菜馅儿的,但也包的皮薄馅大,分量十足。

再加上一份添了醋的饺子汤。

这原汤化原食,那叫一个地道。

只可惜,自己手里的粮票,不多了。

虽然钱还有不少,两百多块呢,但票这东西,估计只能等单位发了。

按照孙馆长的说法,自己才刚入职。

只能按照8级办事员来算,一个月的工资,也才33块。

是的,8级办事员,33块工资。

这是他能拿到最好的待遇了。

因为7级办事员,就要求是中专的学历了。

他没有,他只有初中文凭,所以只能拿这么多。

不过好在,已经比在北大荒一个月,辛辛苦苦干一个月,才10块钱,强了不少了。

要是自己再省着点花,一个月说不定还能攒点钱呢。

毕竟,自己是个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对,那个法律上的妻子,也只是法律上的而已。

等到半年后,达到迁户口的标准,就可以办离婚证了。

摸着吃饱了的肚子,徐谨言回去上班了。

正好,还能认识一下新的同事们。

第三办公室就在一楼,是一间大会议室改的三间办公室。

入口只有一个,进去后,左右各有一个套间,不过面积都是一样的。

套间里,都是资历深,年龄大的同事们。

每个房间里,都有三张办公桌,每个人占一张桌子。

不过很明显,每个房间都没坐满。

刚进门,就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同志独自一人在值班。

“我叫吴爱华,你可以称呼我为小华或者爱华同志。

你就坐我对面吧,那个位置刚好没人。

其他人这会都出去采风了。”

吴爱华同志看起来挺年轻的,也就比徐谨言大两岁。

个头不到1米65,人比较瘦,可脸上带有一些婴儿肥,看起来十分的可爱。

长相虽属一般,却也耐看。

当得知徐谨言是刚入职的新人后,爆发出了极强的亲和力。

拉着徐谨言就像遇到了亲人一样,小嘴嘚吧嘚吧便停不下来了。

闲聊中得知,她是中专毕业后,就被分配到这里来的。

在徐谨言来之前,她是办公室里,年龄最小,履历最浅的。

所以办公室里所有的卫生工作,都是她来做的。

对于徐谨言的到来,她怕是最开心的那个人了。

毕竟,以后她就不是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了。

而且,卫生和打水的工作,那不用说,自然而然就是传承给了徐谨言。

“咱们办公室啊,一般对外称文学创作办公室,人不多。

资历最老的呢,是老黄,叫黄得志,是咱们办公室的顶梁柱。

经常在市里的文刊上啊,发表一些文章,每个月的稿费,比工资都高呢。

然后呢,就是老刘,他啊,年龄大了,喜欢听曲儿下棋。

写作什么的,就指望不上了,不过人家资历深,咱们啊,知道就行。

还有就是老王了,四十多岁,跟老黄不太对付。

他俩啊,总是较着劲,今天你发燕京文学,明天我发人民文学。

上个月你发短篇,这个月我发中篇。

明里暗里,谁也不服谁。

再下来啊,就是老李、老张和咱俩了。

属于是凑个人头的。”

不愧是号称办公室的小喇叭吴爱华同志,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就把办公室的老底儿,全给掏出来了。

“说起来,你今天来的还挺巧呢。

上个月,老黄在燕京文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上周才刚拿了稿费。

已经约好今晚去涮火锅,再加上你正好来了。

也算是给你接风了,不过粮票,你得自备啊。”

这年头,单位里大家相互之间请客吃饭,还算普遍。

不过因为粮票的存在,逐渐形成了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潜规则。

那就是,请客的人出钱,吃饭的人,出票。

说起吃饭,徐谨言又开始发愁了。

他的粮票,本来就不太够用。

要是天天出去吃,因为李爸爸给了两百块钱,这倒也还撑得住。

但粮票却遭不住这么霍霍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吃不了半个月,那点粮票,就得造完。

可要是去买个炉子,再买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什么的。

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想想之前在北大荒时,每天那棒子面粥和窝窝头配咸菜。

顿时就又觉得头疼了。

都重生一次了,好不容易逃离了北大荒。

总不能还像上辈子一样,继续做牛做马,操劳半生,最终落得一个ATM的下场吧?

不行,得想办法赚钱。

但是,如何赚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做生意搞买卖?

还是算了吧,如今割资本主义尾巴和投机倒把的罪名,还没取消呢。

起码还得再等上几年。

而且,到时候还得有本钱才行啊。

至于其他的路子。。。

徐谨言一时半会,还真没想到什么靠谱的主意。

就在徐谨言发愁的时候,前门西大街,燕京文学办公室。

李婉瑜今天也刚办理了入职手续。

正在熟悉工作内容。

说起燕京文学,这算是老字号的期刊了。

第一任主编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老舍。

后来中间一度停刊,不过又在几年前,重新复刊。

这几年,已经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中国青年等国字头之下,在京城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了。

而吴爱华所说的燕京文学,就是这家,位于和平门。

不过与徐谨言划水摸鱼的岗位不同。

李婉瑜刚入职,就成为了实习编辑。

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初步筛选出认为比较有文学价值的作品。

然后上交给小组的主编进行审核。

而工资,则是按照6级办事员的标准,一个月43块钱。

毕竟,她是高中毕业。

再往上,就是5级办事员的标准,49.5元。

那可是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的标准了。

喜欢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穿越七零:军婚不好离 错婚甜妻,糟糕夫人要逃跑 福利院的哭丧者 星铁:少年游 我在原始部落混的风生水起 一觉醒来,变成了他们的白月光 我嘞个惊天霹雳玄学真千金 满门殉国你悔婚,我娶嫂嫂你哭什么? 岁月悠闲就是仙 开局杀系统,末世大佬七零爽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