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财富自由?(1 / 1)

('

“小伙子,你这么吃,可不行啊,自己开火做饭,才能省下钱来娶媳妇。

以后生了娃,开销更大,千万不能一个子儿当两个花!”

国营饭店里的一个眼熟的大妈,好心劝慰了一句。

“我也没办法啊,只能先凑合了。”

徐谨言颇有些无奈的,解释了一句。

“这有啥难的,去菜市场买一把挂面。

捎带买几颗菜叶子,煮熟了放点醋、酱油,再点上点辣椒和香油。

这能费什么事儿,还花不了几个钱。

你这一顿饺子,都吃好几顿面条了。”

大妈放下擦桌子的抹布,很认真的教他怎么下面条。

“那。。。那我试试看。。。”

这大妈如此热心,徐谨言也不好拒绝,勉强应了一下。

可作为北方人的他,对于面条的执念就是,手擀面大于机器压的面条,大于方便面,大于挂面。

是的,他饿的时候,宁可吃方便面,也不愿意吃挂面。

挂面这玩意,在北方人眼里,属于是家里需要有。

但谁也想不起来吃的玩意儿。

在鄙视链中,妥妥的最底端。

在大妈的注视中,徐谨言别扭的吃完了鸡蛋馅儿的饺子。

出门的时候,暗自决定,下次得换一家饭店了。

刚回到办公室,就看到老黄和老刘,挨着火炉子,摆开了楚河汉界。

主要就是今天外面冷的要命,眼瞅着要下雪了。

平时喜欢在外面溜达的老黄和老刘,要不也不乐意在办公室里待着。

“你怎么能悔棋呢?快放回去,放回去!”

老刘的手,不停的在棋盘上扒拉着。

“什么叫悔棋啊?我还没落子呢!别动我的旗子!”

老黄口中狡辩着,还用手护着自己的旗子,不让老刘去碰。

徐谨言趁着倒水的时候,凑过去瞄了一眼。

原来,老黄已经丢了半壁江山,被老刘一炮一马,卡的死死的。

眼瞅着已经是必输的局面了。

“诶,小徐回来了啊。”

老黄看到徐谨言的身影,马上岔开了话题。

“嗯,刚吃完饭。”

徐谨言倒完水,准备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坐下。

“不玩了不玩了,你这臭棋篓子,还耍赖!”

老黄趁着跟徐谨言搭话的时候,装作不经意,把棋盘上的棋子,都扒拉乱糟糟的。

老刘气得,当即就把棋子一推,背着手就走了。

旁边无聊观战的吴爱华扑哧一下就笑了。

“小徐啊,怎么样,来下两盘?”

老黄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一边收拾棋子,一边跟徐谨言聊了起来。

“我水平不行,只知道怎么走啊?!”

徐谨言一愣,象棋这东西,小时候还挺流行的。

他也跟着看过一阵子热闹。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娱乐活动越来越多。

象棋这种古朴的娱乐方式,突然一夜之间就消失在了大众视线里。

没想到回到了70年代,又看到了这圆木头疙瘩。

“没关系,我也玩的不好,来来来,杀杀时间。”

老黄马上高兴起来了。

如今是个人都会玩象棋的时代。

他的水平,却异乎寻常的臭。

好多人都是跟他玩过几次以后,就不带他玩了。

没办法,这水平,实在是没眼看。

“行,那就陪您玩一会。”

徐谨言闲来也是无事,就当跟同事联络感情了。

于是坐到了刚才老刘的位置上,摆好了棋子。

你还别说,两个臭棋篓子,还真臭味相投了起来。

俩人的水平都臭不可闻,居然还玩的不亦乐乎了起来。

不知不觉,就混到了下班时间。

“今天我算是终于棋逢对手了,明儿咱俩继续。”

老黄美滋滋的喝完了茶缸里最后一口茶。

出门下班回家之前,还不忘跟徐谨言约好,明天继续。

徐谨言收拾好棋盘和棋子,放到柜子里。

扭头一看,吴爱华还趴在办公桌上,不知道写些什么呢。

“下班了,怎么不走啊?”

徐谨言随意的问了一句,想着别人还没走呢,自己先走,是不是不太合适。

“我正研究怎么写散文呢,算了,明天再说吧。”

吴爱华放下钢笔,一脸幽怨的收起了稿纸。

“走了走了,下班回家。”

吴爱华也站了起来,离开了办公室。

徐谨言确定没有人了之后,把门锁上,最后一个离开了单位。

然后出门左转。

多走了一会,到了另外一家国营饭店。

进门一看,人家居然只卖炒肝。

不过好在,不收肉票,有粮票就行。

五毛钱和五两粮票,要了一碗卤煮和两个烧饼。

味道还真的不错,不过价格却比饺子贵了不少。

一顿饭多花了一毛钱和一两粮票。

这下把徐谨言心疼坏了。

虽说是吃上肉了,但钱和票,却多花了。

这才几天,就没了几斤粮票。

看着原本就不堪重负的粮票,这让徐谨言犯起了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回家的路上又开始琢磨怎么赚钱了。

但晚上辗转反侧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还把自己搞的差点失眠。

上班的第三天。

上午8点,打扫卫生。

8点半,端茶倒水。

9点,给支书写信询问高考成绩。

10点,给家人写信报平安,说明一下自己的情况,顺便要户口本。

“人民文学十一月的新月刊你看了吗?”

“看了,刘心武老师的班主任,写的真好。”

“对对对,我正想跟您说这个呢。”

“我也想说呢,结构非常好,情节层层递进,人物描述也非常深刻。”

“太对了,我也这么认为!”

“这次不知道刘老师能拿多少稿费,实在是羡慕不来啊。”

“一百多块吧?”

“那不少了?要是写个十几篇短文,那不都能买套小院子了?”

“害,想多了,如今的四合院,没个三四千,怎么都拿不下来的。

再说了,现在谁还乐意住四合院啊?住楼房才有面子!”

正埋头给支书写信的徐谨言,突然听到了办公室门外传来的聊天声。

听声音,是老刘和老王。

正在讨论人民文学第十一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短文。

“这么赚钱的吗?一篇短文就能拿100多块钱?”

徐谨言大吃一惊。

第一天来的时候,老黄就是因为拿了稿费,所以请大家吃饭。

当时吴爱华说,每个月稿费比工资还多。

徐谨言还想着,应该也就大几十块钱。

却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文刊都是按字数算钱的啊,你不知道吗?

只要被录稿,都是千字5元的价格。

如果是知名作家,能给到6-7元。

要是特约的知名作家,那就不是按字算了。”

吴爱华也听到了外面聊天的声音。

为徐谨言解释了一番。

好家伙,千字5元?

怪不得一篇一万多两万字的短文稿费,就有一百多块。

“那长篇也是千字5元吗?”

徐谨言掐指一算,要是写一本百万长篇巨着,岂不是直接财富自由?

脑子里不由得想起了写童话故事的郑老师。

那可是买了好几套房子,专门用来存放读者来信的主儿啊!

喜欢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重生70年代,从北大荒知青开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10次婚约:顾少情深不浅 我好像不适合谈恋爱 谍战精英:我在76号当医生 江海共余生 婚色迷人 从四合院开始的诸天藏宝 桃花眼 身体它很诚实 棋高一筹 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