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村民们三三两两往回走。
黎小芸走在李向阳身边,悄悄拉住他的手。
"今天吓死我了,"她轻声说,"看到你站在那么危险的地方......"
李向阳握紧她的手:"放心,我心里有数。"
……
接下来几天,天气晴朗,荒地的开垦工作进展顺利。
这天一早,李向阳与王二狗照例来到牲口棚。
刚要开始干活,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李向阳,王二狗,你们在吗?"是郑德厚的声音。
听到声音,两人走出棚门,发现郑德厚身边还站着几个陌生人,穿着打扮看起来是城里来的。
"这位是李向阳同志,这位是王二狗,负责队里牲口养殖。"郑德厚介绍道,"这些是县里农业局的同志,来看看咱们的开荒进度。"
一听是农业局的,两人连忙打招呼。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走上前来:"听说你们用了不到半个月就把那片荒地翻了大半?"
"是的,"李向阳答道,"多亏牲口给力。"
"带我们去看看。"眼镜中年人说。
到了荒地,几位农业局的同志仔细查看土质,不时点头。
那位眼镜中年人蹲下身,捏了捏新翻的黑土。
"土质不错,"他站起身说,"你们是怎么处理那些顽固的草根的?"
李向阳详细解释了他们的方法。
王二狗在一旁补充,说到开垦初期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好啊,"眼镜中年人连连称赞,"年轻人就是有办法。这片地要是种上水稻,产量肯定不低。"
正说着,黎小芸带着几个知青走来。
看到这么多人,她有些惊讶,礼貌地问好。
"这是咱们知青点的同志,"郑德厚介绍道,"也没少出力。"
农业局的人对知青们表示肯定,说他们为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黎小芸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检查结束后,眼镜中年人对郑德厚说:"回去我就给上面写报告,就说小梁村的工作做得好。"
送走农业局的人,郑德厚高兴地说:"这下好了,上面肯定会支持咱们村。"
李向阳点点头。
他知道,只要有上级支持,村里的发展就更有希望了。
回到牲口棚,王二狗兴奋地说:"向阳哥,咱们这是立功了!"
"二狗,别高兴太早,"李向阳放下手中的草料,"最终还是得看产量。"
"说得也是,"王二狗应了一声,继续忙活着。
李向阳看了看天色:"对了,春耕也快结束了,你去买票的事别忘了。"
"差点给忘了!"王二狗一拍脑袋,"这段时间忙着开荒,都没顾上。"
"这样,一会儿干完活,咱们就去镇上的车站。"
两人忙完手头的活,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往镇上赶。
路上碰到黎小芸和马红霞从地里回来。
"你们这是要去哪?"黎小芸问道。
"去车站买票,"李向阳说,"再不买就来不及了。"
马红霞听了,脸上飞起红霞:"那...那我跟你们一起去吧。"
"我也去,"黎小芸说,"正好把日子定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