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歇了两天,秦云何让柱子去县城去给冯卓下请帖,听说他要下个月才回来。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等了。
闲来无事,秦云何去镇上陈二、芸娘的医馆看了看。
医馆不大,只有芸娘一个大夫坐馆,找她的大多是给家中女眷看病。
以前有时候女子生病并不愿或不便请大夫,如今倒是方便了不少。
再加上陈二有个治脱臼的手艺,芸娘再教他些骨伤疗法,以及简单的药方,他们这个医馆的生意倒算不错。
医馆后面就是内院,如今多数时候陈二一家就住在内院,也方便陈康上学。
即便秦云何此次回乡尽量低调,但秦家如今一大家子,回乡路上声势还是不小,所以县中不少人知道他还乡探亲,没几天就开始有人来求见。
不少人投来拜帖、请帖,或者直接请人引荐。
这些人有的只是仰慕,想要结交、请教,或者想要跟在京的朝臣聊一聊自己的宏愿、谏议。
还有些人则是想要拜师或者投靠,请他收留。
秦云何只捡着以前有些交情的,或者乡间有名望的士绅接了些拜请,应酬了几场。
有结交秦云何不得其门的就想办法找陈二跟柱子,他们一个是秦云何的发小,一个是他的亲随,都是能跟秦云何说上话的人。
秦云何很是忙了些日子,这一日从外应酬回来,走到书房门外听到里面有说话声,脚步不由一顿。
“.…..这两句才思隽秀,甚妙。”是李昌玉的声音:“只是略带忧叹,恐伤福泽……”
如意似是笑了一下,道:“两句诗而已,不过是当时之叹,伤什么福泽。”
李昌玉赶紧道:“是,不过两句诗而已,如意一定福泽绵长。”
秦云何心中突然一动,站在门外继续偷听俩人对话。
“.…..这个凉糕你尝尝,我觉着夏天吃起来清凉爽口,特意买来给你们尝尝。听说那制糕的娘子是外地来的,这个吃法很特别。”
如意似乎又笑了一下。
秦云何轻咳一声,抬脚进了书房。
李昌玉正站在茶桌边,看见秦云何进来稍微有些慌乱,拱手道:“老师,你回来啦。”
如意正端着一只碟子坐在茶桌边吃着什么,见他进来也起身叫了一声“爹”。
秦云何看一眼如意手中的碟子,笑道:“吃什么呢?”
“载明哥哥带来的凉糕,挺好吃的。”
李昌玉打开一边的食盒又取出一碟:“学生偶然吃到,感觉味道不错,特意带来给先生、师娘尝尝。”
秦云何瞧一眼女儿手中的碟子,打趣道:“这是我学生带来给我跟你娘的,怎么在你手上?”
李昌玉忙道:“还有的。先生、师娘、如意妹妹和两个小师弟,都有。”
如意得意的挑挑眉,又吃了一口凉糕。
秦云何笑着坐下,又抬手招呼两个孩子也坐下,问女儿:“你娘呢?”
“去陈二叔那儿找芸婶婶了,说是有个什么花样子要给她。”
李昌玉又将那一碟才拿出来的凉糕往秦云何手边送了送:“老师才从外面回来,想必有些热,吃些凉糕解解暑吧。食盒里放了冰,镇的刚刚好。”
秦云何接过来道:“你也吃一碟吧。”
李昌玉赶紧摆摆手:“不了,老师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昌玉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学生一个是想给老师送些凉糕尝尝,再一个也想再来跟老师请教一下。
老师好容易回来一趟,过几个月又要返京,学生怕日后又许久不能得到老师的指导。”
秦云何想想也确实是。好容易回来一趟,若再不趁机给自己的学生好好授几堂课,实在愧对学生一句老师。
秦云何点点头:“为师前几日太忙没顾上,这两天应该就要忙得差不多了。这样吧,你以后每三日来老师这里领一趟功课,三日完成交回给为师,为师替你批改指导如何?”
李昌玉忙道:“弟子领命,辛苦老师了。”
“你今日要请教什么?可带什么功课来了?”
“……上次老师指点的那篇经策,学生还是有些疑问……”
秦云何挑挑眉:“哦?还有什么疑问啊?”
也不怎么,老师一挑眉,李昌玉竟然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结舌半晌才找出两点疑问。
秦云何心里好笑,该不会根本没想请教吧?
跟李昌玉定好了每日功课,秦云何又让人去镇上找了范弘来,让他也跟李昌玉一样,每三日到自己这里来领一趟功课。
自这天起,李昌玉和范弘又如小时候一般,定时到秦云何这里来听教。
虽然李昌玉跟范弘已然长大,秦云何也还是如小时候一样,除了给他们授课,偶尔也会带他俩以及秦证秦词出去玩。
或是河边钓鱼,或是田间斗草,没事就到各处转转。
李昌玉几年没见到老师了,倍加珍惜难得的相聚时光,每每有空就跑来找老师。平时也还如小时候一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总想着给秦云何这里送一份。
直到有一天,李昌玉又送来了一只绣眼鸟,跟以前送给如意的那只一模一样。
秦云何看女儿没事儿的时候逗鸟儿玩,心里那个念头又有些动了。
以前那只绣眼前年的时候寿数就尽了,若不是李昌玉又送来一只,秦云何都快忘了那只鸟了。
晚上秦云何难免又跟玉茹说起来。
“.…..你说昌玉是不是对如意有点儿意思?”
玉茹却笑道:“一只鸟儿而已,能有什么意思?我看玉哥儿从小就是拿如意当妹妹。”
秦云何却依然有些放不下,辗转半晌,道:“我看不像啊……”
玉茹又笑:“你怎么突然就认准这事儿不放了?”
“我这不是……”秦云何叹口气:“想让闺女嫁个如意的郎君吗。”
--------
之前看《浮生六记》,沈复感叹芸娘的诗句才思隽秀,但恐福泽不深。我看着就想,两句诗而已,怎么就福泽不深?好不吉利的话。
可惜芸后来确实坎坷,也不知道是诗句早已预示,还是那句福泽不深不吉利……
不过两人都是神仙样的人物,兴许说话,就是总为预兆。
但是我们的如意和玉哥儿,一定是幸福美满,福泽绵长。
喜欢重生:从除名秀才到位列公卿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重生:从除名秀才到位列公卿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