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且慢,主要跟他说(1 / 1)

('

“你细一点说,出海是挣钱,可张罗出海也费钱。”

子不言父之过,朱棣没有否认夏元吉说法,只论如何解决。

他登基这事,在去年就已经让人出海传谕海外了。

这会国内还是禁海,因为开海禁的细则还没有拟出来。

现在这一趟其实类似是皇家私家商队出海,让郑和带着出去,规模方面怎么着都行。

宁王这个现任皇帝的弟弟一上,规格跟规模就不一样了。

规模一大,投资就大,万一有事,就是全军覆没。

他还怕有人拿了宁王来威胁明朝。

到时候,你说,他是救还是不救。

不救这心里过意不去,救吧不知道人家会不会狮子大开口。

按宁王这几天总体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他要在海贸这事上深耕下去。

他还想去得远一些更远一些,那可能一去就是几年。

砸一堆钱,几年才能回来,这经济账好像也不合适。

“那臣就斗胆细说一下了。”

夏元吉拱手。

“且慢,主要跟他说。他听懂了就成。”

在夏元吉开口前,朱棣指了指朱高炽。

玩钱银这事,真心不归他管,他只要有钱花就行。

要是实在穷得不行,他去打仗抢人抢钱也是可以的。

就是别跟他讨论怎么让钱生出钱来,又是怎么保管这些钱。

“是,皇上。”

夏元吉没异议。

有些事,跟懂行的人说,一点就通。

不懂的,怎么说都只有任性。

给大皇子上一堂朝内的经济课他是很愿意的。

财政二字,历朝历代,都是赖以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但无论什么朝什么代,都是有人牵头,才建了起来。

这就除了国家,还有皇家。

皇家用钱,跟国家用钱,在富裕的时候,并不矛盾。

可一有事,这两者就是冲突的。

明朝之前的无数个朝代无一例外的都把国库分成了内外两个部分。

简单的说。

内库是皇家的仓库,由皇家人自己管理。

而外库则是国家的仓库,主要由户部来管。

本来泾渭分明的两个仓库,在实际使用的过程里,到了最后,很容易就成了两笔纠缠不清的烂账。

皇家宗亲人口膨胀,或者皇帝挥霍无度,内库入不敷出,只能挪用外库。

或者皇帝公器私用,专权独断把外库的东西划进了内库,至国家财政窘迫。

无数个朝代的倒下,几乎都是因为财政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内外失调。

像宋时,内库的设立甚至成为了皇家昏庸的典型,也加速了宋朝的灭亡。

建朝伊始,先帝就没有把国库分成内库外库,怕重蹈覆辙。

可这实际实施的时候,不分也有不分的弊病,管起来太难区分。

最后,先帝还是把国库做了一些区分。

皇城内部一共有十二库,合称内库各库。

分别是内承运库、广积库、甲字库、乙字库、丙字库、丁字库、戊字库、赃罚库、广盈库、广惠库、天财库(司钥库)和供用库,用于存储金、银、宝钞、绢、布等各类实物收入。

皇城之外,则有以太仓库为主的国库,也称为外库。

洪武初年那会,内库虽然有十二库,也只是在收纳类型上划分的比较明细,实际规模很小。

先帝是把这十二个内库当成一份私房钱来用的。

对朝臣临时的赏赐,给儿女的额外补贴什么的,都是从内库出。

先帝也是把内库当成了外库的补充。

如果外库收支不平衡,比如赋税不及时时,这个官员的俸禄支出就由内库借出来及时发放。

这个在经济账上,是很灵活的做法。

制度跟例外,大家和谐共处。

户部做全年的财政预算时,也好操作得多。

这一套在洪武中期之前都运行得不错。

问题出在后期。出在这两库的收入跟支出上。

这两库的收入,有几个类别:

实物收入——也就是粮食布匹。但实物也可以折成金银。洪武三十年九月诏折收天下逋租,折纳标准: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折钞二贯五百文。

铸钱收入——宝钞提举司印制宝钞。这部分直接进了内库,作为皇家专用。

课程收入——主要就是课税,也就是收上来的商税。凡茶课、盐课、酒课、市舶、常课、契本、洞冶、竹课、河泊和杂课等项皆为课程。

其他收入——贪官赃款,打仗收入。

至于支出,大的几个项目有皇室开支、官员俸米、月粮、赈灾、军队临时开支、赏赐功臣,公共建设。小的支出数不胜数,也防不胜防。

就比如,这次临时的出海。

“公私不分?”

听到这会,闻弦音而知雅意。

夏元吉说的这么明白,朱棣一下子就听懂了。

文臣就是高啊。

半个字都没提先帝的不是,甚至还夸奖了先帝的高明之处。

却是句句在说,这样不行,非常不行。

“就是公私不分,咱爹那人就是个土财主,就觉得钱印出来就能当钱用!”

宁王看夏元吉没回答朱棣的问题,倒是补了一刀。他琢磨张欣跟朱高炽折腾出来的祥云宝钞不是一天两天了。加了赏章就值钱,那是因为人家库房里真有那些钱!

大明朝国库里,仨瓜俩枣的,他爹就敢年年加印几百万几千万。

“内府所贮钱粮,内官、内使纤毫不敢动,虽东宫、亲王不得取用;欲用者必奏请。这难道不真?”

朱高炽摸着鼻子倒是又问了一个问题。

“真,可,凡奏请,十之八九必有。宝钞也是一印再印。”

夏元吉这些年,真的是心都操碎了。

先帝是个不听劝的,一意孤行。

前面那位,听的不是他的劝,是那些背靠着江南大地主的人的劝,居然把大明朝唯一一个真正有进项的税课司裁撤了大半。

他那会其实就想走人了。

也就是又换了个皇帝,为了老百姓,他琢磨着再看看。

新帝,包括新帝这一家人,他看了大半年,是发自内心的想劝一劝,把目前还没爆发出来的弊病说一说。

这朝上跟坊间在先帝驾崩以前就一直在传。

新帝性情暴躁,刚烈,跋扈,虽然功高,但是孤傲张狂,跟弟弟们不亲和,还觊觎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喜欢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重生大明之六世荣耀,老娘不要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闪婚老伴是富豪 四人传奇 长相思之涂山璟穿今:租屋藏娇狐 被休再高嫁,侯府上下死绝了 如获至宝 最萌差 渣了男主后我含泪做恨(1v1) 打造商业帝国,你选白月光后悔? 蚀骨疼爱 凤兮凤兮,浴火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