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两个要求。
第一,口语一定要标准!
口语是个大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大部分的英语老师,包括大学英语老师,都是土办法自学成才,词汇量、语法都相当ok,可是一开口就一股浓浓的地方口音。
一开口就是满嘴地方口音的老师,告诉你跟着他学,你能去美国,你信不?
“说句到位的话,就算是骗子糊弄人,表面功夫也要做,笔挺的西装要买一套吧?你一开口,就带着口音,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很差,他就不服你,这课就上不下去!”梁一飞说。
“嗯,有道理!”顾文明在小本子上记了一笔。
第二个要求,老师必须有个人特色。
讲课要生动,最好还要会讲段子、能开玩笑的,带动课堂气氛。
有的老师吧,个人水平高,可讲课很枯燥,这种人,水平再高,发表过再多论文都不行,中科院院士都不行!
当然了,英语基础水平还是要达标的。
梁一飞补充说:“什么是人才,不是讲资历深、学历高、能力强的就一定是人才,合适这个岗位,那他对于这个岗位来说,就是人才!不然,本事再大,对我们来说也没用!”
梁一飞这番话这深得顾文明的心。
搞了一段时间有偿补习,他很清楚其中的门道。
一个老师,掌握了1万五千个单词,和掌握了1万两千个单词;在国际上发表过论文,和只用英文出过黑板报;这些对于学生而言没有本质区别。
只要水平达到了基准线,不是滥竽充数的,那这个区别就能忽略不计。
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老师的口语表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除了功利性的目的之外,是老师的个人风格。
说白了,学生爽了,他才愿意交钱,兴趣激发起来了,才愿意学,学好了,才能帮你做宣传。
但是在大学里,这样的话绝对不能讲。
个人风格、技巧之类的,有用,但过于强调,那就是歪门邪道,大师,有一大半都是熬出来的。
顾文明就是这样,无论他课讲得多生动,学生多欢迎,授课效果多好,对于他职务提升、奖励评选,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相反,他越是积极主动,越是会上课,分配给他的工作就越重。
这次聊天,直到晚上一点多,咖啡厅都要打烊了,两人才离开。
被夜风一吹,梁一飞打了个哈欠,顾文明却觉得精神奕奕的!
说来也怪,自从下定决心,跟着梁一飞干学校之后,顾文明就觉得这日子好像换了一种过法,不光以前那种矛盾的心情荡然无存,整个人从早到晚还非常有干劲。
累是累,和以前那种累不一样,以前是生活催命一样逼着他去累,咬着牙硬挺,现在呢,是他想干,是觉得浑身是使不完的力气,恨不得立刻就把和梁一飞那些对未来的设想,付诸行动!
按照梁一飞的话,这就是为了自己活,和为了别人活的区别。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