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是专业做媒的,他的每一次出马都是明码标价,就像明星有出场费一样。看路程远近跑一次腿五块到一二十块不等,车费另算。如果彼此相中了男方要给女孩和媒人包红包,“过门”“订婚”到结婚更是要包大红包。婚后要给他“谢媒”,一般是二十斤糖,二十斤挂面,一个猪腿子和一条烟,外加两百块钱。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媒人也与时俱进配了部砖块似的手机,为哪个说媒每打一次电话要收五块的电话费,无论男方女方,红包和谢礼也水涨船高。如果是谁主动请他做媒的话,他还会趁机加价。当然他做的媒就算没有成功,过程当中的收费一样不会少,至少跑腿钱是跑不了。
后来,他开动脑瓜更是拓宽了业务,帮女方向男方多要彩礼,多要来的他要提成。而如果女方要的彩礼数男方嫌高了,他又帮男方跟女方讨价还价游说女方降低点,男方会在“谢媒钱”的基础上再给一笔感谢费。
他的“做媒经”也算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顺应了时代的 潮流。因为大家都在外面打工挣钱,没时间找对象,媒人的资源就显得简单高效,找他做媒看那一叠厚厚的照片时有一种选妃的感觉。
就是那样的一个“红娘生意”被个个子不到一米五五的小老头做得风生水起家喻户晓,一张嘴八面玲珑妙舌生花,比个女媒婆都厉害,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每到年底新人结婚请他参加婚礼都分身乏术。他挣到了钱,当然也成就了很多姻缘,也是一种福报吧。
那个媒人奶奶和父亲也都是知道的,周边乡镇没人不认识他。很多未婚男女都想找他说媒。如果自己有看上的更好,请他出马成功的把握更大些。他是十里八乡婚礼上的座上宾,是乡野名人。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乡长是谁,但说起他就知道是牵红线的月老,随着打工兴起他整整火了一个时代。
志军听说过他的大名,没准自己也在他的资料库里。如果请他出马,首先得金钱开路。真正体现了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没钱,连他那一叠照片都不舍得掏出来给人看一眼。
父亲回来给奶奶过生日的时候,奶奶跟他讲了志军和子君的事情,并要他去请专业做媒的那个老头去女方家说媒。父亲沉默了一会,他知道,志军的婚事提上日程是要花钱的,让他辍学照顾奶奶是无奈之举。这几年父亲可是轻松多了,只负担志刚和他继子读书,家里零用开支都是靠志军自己挣,帮父亲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志军放弃了太多。
奶奶敲着桌子,“你已经亏欠娃太多了,他妈没了,我也老了,如果婚姻大事你当爹的还不管的话你叫他怎么办?你像不像话?你等几年提前办退休,让志军接班,先给他定下婚事再说。”
父亲面露难色,说矿上正在建集资房,自己想全款买下来,小刚也长大了,改善住房条件是当务之急。
奶奶一听父亲说“小刚”就来气,“小刚小刚,你眼里只有你那婆娘的小刚。小刚是你亲生儿子吗?你老了他会养你吗?还不是那个婆娘看上你的钱帮她养儿子。给她拉扯大了人家不会认你的。醒醒吧!”奶奶气得捶胸顿足的骂。
志军急忙扶着奶奶把她往门外推,一边说“我们去看大姑来了没有。奶奶依然气得絮絮叨叨的骂父亲只顾自己那个家,如果误了孙儿的终身大事饶不了他。
志军连忙安慰奶奶,跟奶奶讲父亲那个小家的住宿条件确实不好,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换房子不能错过。志军开导奶奶,“爸爸的工作很辛苦,住大房子就会休息得好,休息好了心情才会好,工作起来就有精神就会少点危险是不是?我的个人问题缓缓也没关系的。再说我以后去矿上了也才有住的地方嘛。”奶奶听说关乎儿子的安全才释怀了。
父亲虽然调离了原来的岗位,没以前辛苦,但还是井下。奶奶还是关心他的。奶奶想了想,马上转身进屋,郑重地对父亲说,“你那房子以后我孙儿也有份,你养大那娃子不能连房子也独占。”父亲看向志军,“买四室一厅的大房子,明年你先到矿上干着,跟我们住一起。娶媳妇的时候顺理成章的就住进去,小刚妈就不好说什么了。等有钱了再买套谁搬出去都可以。”“志刚呢?”奶奶脱口而出,生怕他忘了还有个小孙儿呐!“志刚读书好,供他读书就好啦,有出息了还愁没房子嘛?”
奶奶嘀咕,这还差不多。
晚上,志军在灯下连夜给子君写信,告诉她自己家的情况,暂时没法上门提亲,望她理解并体谅。分别几个月,像几年一样漫长。诉不尽的思念。俩人虽在一个县,但相隔还是几十里,一封信来去也要十天左右才能收到回信。子君回信说不急,反正她也不敢让妈妈知道。她父母也想把女儿多留两年在家里,反正年龄还小,而哥哥都还没结婚呐,所以她妈拒绝别人说媒并放出话等两年后再说。
热恋当中的俩人就靠着鸿雁传书互诉衷肠,“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唯有清风知我意,“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喜欢棹渡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棹渡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