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轻声回应道,春桃跟她一样,算是王妃一手调教出来的婢女,沈妙音嫁过来的时候,就是她们跟着孙嬷嬷,一起伺候着沈妙音。
不过,沈妙音一向不习惯让别人跟着伺候,在沈府的时候,贴身婢女就没有几个,嫁过来之后,带过来的婢女,也都是跟着做事的,而不是来伺候她的。
跟着水仙走到厅前,沈妙音就见到万氏正站在外面等着她,连忙提着衣裙,快步走了过去,扶着万氏往里走去,万氏也没有拒绝,反倒是笑着顺势握着沈妙音的手往里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轻斥着。
“妙音,王府事情是重要,但你这身子更重要,我一个老婆子,年纪大了,嗜睡些常事,你也不必为了等我,饿着肚子。”
“母亲说的是,妙音以后会注意的。”看着顺着她的话往下应答的沈妙音,万氏气得伸手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也不知为何,就感觉这孩子,就是莫名顺眼,笑着说道。
“你啊,罢了罢了,以后我按时用餐好了,不然,饿着你了,我还心疼呢!”
“母亲莫要笑话我了。”
沈妙音抿嘴笑了笑,若是在沈府,她可不会这般待沈夫人,只因,她知晓万氏的为人,也真亲近她,才会用心待她。
“对了,母亲,刚刚我盘过府库了,里面一些东西,我有些打算。”
“你啊,以后这府上,都你说了算,你的话,就是我的话,我呢,正好偷个闲,好好养养身子,争取啊,以后多享享清福。”
万氏本就打算放权给沈妙音的,眼下,沈妙音又是如此出色,还处处帮着王府,帮着她,帮着萧瑾着想,万氏就更加不会过问了。
甚至,万氏现在心里都有了唆使沈妙音,让她好好处置一番那个逆子的想法,那逆子实在不像话,得好好整治整治。
不过,万氏终究还是忍住了,不是说偏心儿子,而是,她知道,沈妙音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子,君不见,以往她怎么都喊不回来的逆子,今天直接被沈妙音一句话给叫回来了。
所以,万氏也就没想着去添乱了,她相信,以沈妙音的聪慧,能够好好调教这个逆子。
至于王府以后沈妙音当家,万氏不觉得有什么,逆子指望不上,那就指望孙子吧,她教不好儿子,沈妙音肯定能够教好。
“不过,有一件事,我还是要提点你一下,那逆子,该管教的时候,你就得管教一番,不然,给他三分颜色,他真敢给你开染坊。”
“还有天香阁那个,也是有城府有手段的,你也要注意着点。”
别的,万氏都放心,她就怕沈妙音到时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乱了分寸,然后被那个逆子给将了军。
“母亲放心,世子爷喜欢做什么,便去做就是,孔夫子曾说过,男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如今,世子不过是没有定性罢了。”
沈妙音轻轻一笑,那副气定神闲的气度,看得万氏连连点头。
“我既然是王府世子妃,那自然该帮着世子爷,处理好府中事务。”
“母亲,尝尝这个羹汤,安神静气。”
万氏眯着眼睛望着沈妙音,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她是真真喜欢沈妙音,懂事,体贴,知进退,暖人心,处处都想着别人,为人大气有肚量。
也是啊,要不然的话,沈府岂能一团和气?就沈云那没脑子的,和沈府那个蠢妇,能够维持着沈府的体面,真就全靠沈妙音撑着。
“别光顾着我了,你也多吃些,等我样些时日,便邀请一些命妇来府上,让她们好好看看我迎来的宝贝疙瘩!”
“母亲又要笑话我了。”
其实,午饭也都吃的差不多了,沈妙音给万氏盛了一碗羹汤,也没亏待自己,给自己也盛了一碗,放桌上晾着,一边跟万氏说着闲话。
“那还请母亲提前告知我,到时候,我也请家中几个妹妹来王府坐坐,她们年岁也不小了,不能我这个大姐嫁了,就不管下面的妹妹了。”
万氏闻言都怔了一下,看着沈妙音那温婉体贴,大气端庄的脸,也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你啊!”
以前,万氏是真没那么信命的,可见了沈妙音之后,她当真是信了。
当年,沈妙音降世之时,钦天监,还有不少相师都曾给沈妙音看过相,说此女贵不可言,乃真凤之命,可旺一国之运,可赐天下福泽。
这种事,万氏以前是不信的,只当作是钦天监,还有那些相师,看在薛老将军的面子上,夸大其词。
可今日,万氏当真是信了,若是沈妙音当年嫁了太子,以她这般性子,将来绝对是千古贤后。
“放心,到时候,一定让你给我拿拿主意!”
万氏正笑着呢,可下一刻,脸色都沉了下去,原本都端起的碗,都直接砸在了桌子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撇过头冷声说道。
“怎么,我们未来的梁王,是来可怜我这个老婆子的吗?”
有的时候,万氏是真想不通,萧瑾脑子究竟是不是没长,还是说,她当年生的时候,忘了把他脑子生下来了,哪有新婚第二天,新妇敬茶的时候,去逛青楼的?
简直是荒唐到家了,若不是沈妙音给了他体面,今天,宗正寺就要来王府要人了,真以为宗正寺是个摆设吗?
皇室可以不重礼仪,但最重颜面,所以,在外人面前,必须要有着更加严苛的礼仪,用来彰显皇室的威仪和颜面。
“母妃,我……”
萧瑾都不明白,怎么就一天没见,他娘就这么阴阳怪气的,以前他又不是没有犯过错,他娘气归气,但从来没有这样过。
一时间,萧瑾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一旁的沈妙音及时开口了。
“母亲,世子爷也并非有心,只是还不习惯府中多了一个人,可心底,还是关心母亲的,要不然,也不会母亲一开口,就直接回来了。”
万氏听完后,脸色这才好了点,但还是不想看到萧瑾,以前总觉得对他多么愧疚,可现在,看看沈妙音,万氏觉得,这样的人才值得疼惜,而不是像萧瑾这样自甘堕落的。
“世子爷是要入宫吧?旁边那两支老参,是母亲为太后准备的,另外,妙音今日吹了寒风,身子有些不适,便不随世子爷去拜见太后了,还请世子爷代我向太后请罪。”
听到沈妙音的话之后,万氏都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转头看向了一旁的两个木盒,神色都有些恍惚。
原来,她说的有些打算,是帮着她送给太后。
这让万氏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的好,她与太后关系好?好,也不好。
能够从那个乱世走出来,并且一路成为太后,太后无论是智慧,手腕都是极强的,为人也开明,对万氏这个儿媳也极好,尤其是,太后本身就心有愧疚,对万氏更是极好的,要不然,万氏也不敢随意假借太后的名义,去招呼萧瑾。
但在萧瑾这里,两人却又是死对头。
当年因为梁王领兵在外,为了朝局稳定,在有意引导下,萧瑾逐渐被一些纨绔子弟给带歪了,后来,太子逐渐长大了,可以开始管萧瑾了,可太后又开始插手了。
都说隔代亲,可太后对皇帝的那几个皇子,都没有多么亲昵,可能也是因为当年就偏爱幼子梁王,又因为梁王为保住长兄皇位做出牺牲,让太后心中有愧,所以,一直都是最喜欢年纪最小的萧瑾。
所以,等万氏开始管教的时候,太后明知道,万氏管得没有问题,可只要萧瑾一流泪,一开口,她就总是会忍不住心软。
太后不希望萧瑾以后彻底废掉,可也不忍心看着萧瑾活得痛苦,导致这两年来,万氏与太后的关系,也开始变僵了。
而如今,萧瑾已经成婚了,还娶了个如此贤惠的,万氏也有心想和太后修补一下关系,只是,都还没等她有想法呢,沈妙音就已经开始帮她安排了,当真是兰心蕙质。
“是,咳咳,我记住了。”
萧瑾下意识地应诺了一声,随后才意识到,说话的人不是他母妃,而是沈妙音,当即干咳了几声,只是,目光却更不敢看沈妙音了。
萧瑾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了,他娶得这个,怕不是他的正妻,反倒更像是请回了一个娘,甚至,是比他母妃还要难对付的娘。
“侍剑,你随世子爷走一遭吧,顺便将我屋内那套婚服,送去尚服局,请清荷姑姑帮忙打理一下。”
凤袍的打理十分麻烦,清洗要小心,不能够过于用力不说,要是不小心,将凤袍上面的金线弄断了,还要绣娘用金线修补,这种事情,只有宫里能够处理。
“喏!”
侍剑十分郑重地应了一声,将剑交给了百合之后,便要向着沈妙音的院子快步赶去,万氏回过神之后,想起了什么,也连忙开口补充道。
“对了,记得带些银钱,世子大婚,尚服局的宫人也出过力的,还有太后宫中的那些宫人。”
说话的时候,万氏还有些懊恼,今早当真是被这逆子气糊涂了,这些事情,她都忘了事先安排好,一觉醒来,又过于松弛了,一时间都没有想起来,包括给太后备礼的事情。
“母亲莫要忧心,等下让侍剑一并带过去便是。”
沈妙音伸手轻握着万氏的手掌,柔声宽慰道,万氏见沈妙音一脸淡然,也是瞬间明白过来,她定然是事先就安排妥当了。
“果然,我的眼光没错,不枉我当初拉下脸来,去沈府求亲啊。”
一想起当时那个沈夫人的愚蠢,万氏都忍不住直摇头,也就是沈妙音脾气好,不计较,要是换了她当小姐时的脾气,没得她命令,沈夫人敢出府她就不姓万!
“嗯?你还杵在这做什么?还不去准备,派人先入宫通传一声?”
即便萧瑾是太后最宠爱的孙儿,也不是说就能够随意出入宫廷的,而是要得到允许才行,而且,太后居住在后宫,也不好给萧瑾能够随意进出的令牌。
所以,萧瑾每次进宫,都得事先通传,得到太后允许之后,才能够进入后宫,而太后担心宫人不肯卖力,传信慢,都是得到消息后,就从自己宫里出来迎接。
因此,每一次,万氏带萧瑾进宫,或者她让萧瑾进宫拜见太后,都是会提前派人通传一声,太后就会提前派人去准备一些糕点瓜果之类的,等着萧瑾到来。
“是,母妃,我这就去。”
萧瑾看着万氏和沈妙音那亲昵的模样,总感觉他是多余的,得到万氏的命令后,更是毫不留恋地转身就走了,看得万氏更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妙音,以后府上的银钱,你要抓牢一点,那逆子当真是崽爷钱心不疼,跟泼水似的,我知你是个好性子的,但这一点,你莫要让着那逆子。”
“母亲说的哪里话,这王府终究是父亲的,是世子爷的,世子爷心里必然是有数的,只是,现在正是掷千金只为博红颜一笑的年纪,所以才的多了些。”
沈妙音轻笑了笑,她倒是不在意萧瑾不钱,就算萧瑾一天砸了一万两黄金进去,她都能够摆平,要知道,她的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
钱这种东西,赚到手不是本事,有命,那才叫本事!
天香阁,什么东西,赚她几百两银子,她权当作给萧瑾的饭钱了,顺便给萧瑾养只鸟雀玩。
可要是觉得,王府是他天香阁的钱袋子,想怎么拿就怎么拿的话,那她会让天香阁知道,京城这盘棋的规则,是什么样的。
说难听点,天香阁那种地方,不过是世家给世家子弟的玩乐之地罢了,就是个玩物,里面的女子是世家子弟的玩物,天香阁,也不过是世家的玩物。
以她的身份,真想要动天香阁,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天香阁是圆是扁,都由她说了算,只是,沈妙音不愿意脏自己的手罢了,而且,她也不想表现的太过强势。
剑藏于鞘,便是礼器,可出鞘了,那就是凶器!
礼器,受人尊崇,凶器,则令人畏惧!
“太后,世子派人前来通禀,说来拜见太后。”
慈安宫内,一名上了年纪的宫人,正低眉顺眼地站在一位头发白,却贵不可言的妇人身侧,低声禀报道。
“哦?瑾儿一大早就去了那个女人那里,还能记着哀家?是那个沈妙音喊回来的?”
太后先是讶然了一声,脸上带着几分慈祥,不过,很快就是想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名宫人。
那一瞬间,原本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在这一刻,眼神竟是带着几分让人不敢直视的锐利,令得那宫人腰身弯的更低了。
“回太后,是的,世子之前让人传信回府,说不回府用餐食,随后,世子妃令人送去了二百两银票,说世子想尝尝外面的佳肴便随世子,随后,世子在天香阁只用过午食便回府了。”
这种事情,基本不可能瞒得过宫里,包括沈妙音假传太后旨意的事情,只是,看着太后的神情,那嬷嬷也知趣没有说起此事,太后都默许了,她一个奴婢自然不能多嘴。
“果然是个聪明,知进退,识大体,顾全大局的。”
那嬷嬷听着太后的赞叹之词,低下去的脸上,神色都带着几分震惊,她跟在太后身边十多年了,都没有听太后这么赞过其他人,宫中那些妃嫔没有,甚至就连梁王妃都没有。
看来,这位世子妃,很得太后欢心啊。
“太后说的是,据说,世子妃可是梁王妃亲自上门求亲求来的,梁王妃的眼光自然不会出错的。”
“是啊,她亲自教出来的,又怎会出错呢!”
那嬷嬷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突然感慨万千的太后,总觉得,太后夸得好像不是梁王妃,可是,太后以前不是说过,梁王妃随她,有慧心,有眼光的吗?
太后的脸上带着几分回忆的神色,也不知道是不是人老了,她发觉,自己越发喜欢回忆过去了,也越发心软了。
想当年,她可是能够冷眼看着儿子跪在自己面前而无动于衷,被儿子破口大骂冷血也毫不在意的人啊!
或许,是她想要守护的孩子,如今,也长大了吧,或许,是她真的也老了,再也做不了别人的依靠,只能够在这深宫萧墙内,伴随着黄叶逐渐飘落。
“舒嬷嬷,让人备些世子平日里喜欢吃的点心,瓜果,茶水来。”
太后轻轻叹息了一声,对着身侧的嬷嬷开口说道,只是,说完之后,神色之间却是有些迟疑,让得舒嬷嬷不敢迈腿。
“算了,去吧。”
轻轻摆了摆手之后,太后便缓缓躺在了躺椅上面,眼神有些恍惚,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
舒嬷嬷见状连忙退了下去,不敢多问,更不敢多想。
不一会儿,萧瑾便在宫女的带领下,走进了慈安宫,却发现祖母并未如同往常那般,在慈安宫内翘首以盼,而是静静躺在椅子上,似乎是有什么心事。
萧瑾示意旁边的宫人们不必作声,而是压着脚步走了过去,靠近之后,萧瑾才注意到,太后眼神有些空洞无神,脸色也有些复杂,像是在回忆着什么。
“祖母,孙儿来看您了。”
“嗯?瑾儿来了,坐下让祖母好好看看!”
听到声音的太后,也回过神来,看着蹲在自己面前的萧瑾,脸上露出几分慈爱的笑容,伸出有些枯槁的手掌,拉着萧瑾在旁边放好的椅子上坐下。
慈祥的目光落在萧瑾额前那几根没有收拢的发丝上,太后伸手帮萧瑾轻轻拢了拢,随后顺势抚了抚萧瑾的额头,眼眶中似乎还有着水波荡漾,含笑着哽声道。
“昨日你大婚,祖母还没有来得及恭喜你呢,一转身,我的瑾儿也长大了,成家了,好啊,成家了好啊,祖母也了了一桩心事了,要是能够看到你生儿育女,这口气,也咽得心满意足了。”
对上那双柔和安宁的眼睛,看着太后眼中强忍着的泪水,萧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够低唤一声道。
“祖母,都听你的。”
“好,既然听祖母的,那你可要加把劲了,争取让你母妃早点抱上孙儿。”
太后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不吉利,伸手抹了抹眼泪,笑着说道,一边说着,一边端着旁边的一碟红枣糕送到萧瑾面前说道。
“这是你最喜欢的枣糕,今天尚食局做了些,我特地给你留的。”
其实不是特地留的,而是特地做出来的,太后以为萧瑾去了天香阁不会来了,上午做出来的没留,都给后宫妃嫔们拿去了,这一叠是太后特地吩咐尚食局的掌事新做出来的。
萧瑾顺势拿起一块糕点后,便不由得愣了一下,因为,枣糕上面还带着点温度,早春寒气还是比较重的,糕点放了没多久,就得冷掉,可这些摸着都还有点温的……
“祖母,这个枣糕真香,比王府的好吃多了。”
“你啊,从小就喜欢吃这些甜丝丝的东西,祖母还记得,小时候你身体不行,每次都喝汤药,都是嚎啕大哭,跟要你命似的。”
太后说着说着,目光再次变得恍惚了起来,脸上也不由得带着几分宠溺的笑意,甚至还用粗糙的手指,点了点萧瑾的额头,似忧似斥地说道。
“你这小猴子,当年就是你最让祖母操心,生怕哪天你就先祖母去了。”
萧瑾低头笑了笑,只是,眼神中多了丝丝忧惧和迷茫,不过,这些只在萧瑾心头闪过,便被压了下去。
抬手对着站在一旁的婢女招了招手,萧瑾一边接过婢女递来的两个木盒,一边笑着说道。
“祖母,这是送给你的两支老参。”
“两支老参?你新婚,祖母还没给你准备什么像样的贺礼呢,反倒是你先给祖母送了份大礼。”
太后说话的时候,脸上笑意也多了几分,虽然她知道,这肯定不是萧瑾的主意,但心里还是高兴。
“祖母,这个,其实是母妃为您准备的。”
萧瑾老老实实地交代着,说话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显然是觉得,自己没有想到这回事,而有些过意不去。
太后闻言眉头都忍不住扬了起来,先是认真打开了其中一盒之后,再转头看向萧瑾,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另一盒。
“原来是你母妃为我准备的,她倒是有心了。”
两盒老参,而且品相都相近,是两支极品老参,只是,这送礼的人,也是个聪慧的女子,要不然,也不会给两支,一支送太后,另一支,能够和太后收相同礼品的,自然只有皇帝了。
“对了,你昨日新婚,今日,怎么不带世子妃一起入宫见祖母?”
太后佯装无意地随口问了一句,萧瑾也没有在意,只是随口答道。
“祖母,世子妃说她今日吹了寒风,不能随我一起入宫拜见祖母,让我代她向祖母请罪。”
萧瑾原本以为,太后问过之后,就直接过去了,他也知道,祖母不喜欢沈妙音,要不然,他大婚的时候,祖母不会没有任何懿旨传来。
可太后接下来的话,直接把萧瑾给说愣住了。
“嗯,是个懂事的,既然今日身子不适,那便不怪她了,让她好生养着身子,你呢,平日里也多多关心,你们毕竟是夫妻,这成婚了,就该收收心,以后就安安心心过日子。”
太后一手轻抚着木盒,另一只手,则是拉着萧瑾的手,细声叮嘱道。
“祖母,我知道了。”
萧瑾愣了一下之后,便想着,按照以往的招数,继续先应着再说,估计,祖母对那个沈妙音,应该也就随口过问一下的,可不曾想,这一次,他却猜错了。
“知道就好,这夫妻一起过日子啊,就是相互迁就,她迁就你,你也得迁就她,不能她一味退让,更不能你一味退让,明白吗?”
让萧瑾尴尬的是,太后似乎来了兴致,不断教着他,该如何与沈妙音相处,该如何处理家中事务。
说了许久之后,太后许是说累了,也可能是见萧瑾没有听进去,便摆了摆手说道。
“祖母也半截黄土埋脖子了,说不定,哪天就随先帝去了,能帮你的也不多了,以后的路,还得你自己走,明白吗?”
听着太后像是交代后事的语气,萧瑾心里莫名一慌,之前还带着的几分不耐,也立即消失不见,眼眶都瞬间泛红了。
“祖母,孙儿记着呢。”
“嗯,你记着就好,好了,祖母只是有些累了,没事,毕竟,祖母还没看到我的曾孙呢。”
太后笑着抚了抚萧瑾的额头,轻声宽慰道。
“祖母知道你心不在这儿,便早些回去吧。”
“那孙儿告退了。”
萧瑾有些不舍地起身离去,走到宫门处,又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得,祖母正站在院中盯着自己的身影,顿时,眼眶更是一红,抿了抿嘴,咬着牙出了宫。
见萧瑾身影逐渐远去之后,太后突然叹了一口气,对着旁边的舒嬷嬷说道。
“舒嬷嬷,将一盒老参给陛下送去吧,陛下若问起来,就说是他师妹送来的。”
“喏,太后可还有什么吩咐?”
舒嬷嬷应了一声之后,却并未急着退下去,而是不经意问了一句。
太后没有说话,而舒嬷嬷也没有动,只是躬身站在太后身后,安心等待着,好一阵之后,方才听到太后开口说道。
“哀家记得,内府中还存有一枚印玺?”
舒嬷嬷闻言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却见太后只是抬头望着天,似乎,那云海翻涌中,有着什么特殊的景象。
“又快要到多风多雨的时节了啊!”
太后轻声叹息了一声,随后对着舒嬷嬷摆了摆手说道。
“呈于陛下过目,让陛下决断吧。”
“或许,也该属于她,毕竟,是她当年摔坏的。”
舒嬷嬷刚弯下身子,准备领命退下的时候,却听太后自语般说了这么一句,不由得浑身一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