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50章 江弦的写作规划

第350章 江弦的写作规划(2 / 2)

“就只有茹志鹃一个作家?”秦兆阳问。

“不是,还有一位。”

“谁?”

作协的同志嘿嘿一笑,“正是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位。”

“江弦?”

秦兆阳和路遥同时脱口而出。

秦兆阳脸上是欣喜,“挺好的,像江弦这么年轻的作家,有这个机会出去交流,对他以后的创作很有帮助。”

路遥则是两眼一黑。

啥玩意?

江弦要去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那《最后一个匈奴》的下卷呢?!

“秦老,我先告辞了。”

路遥匆匆忙忙起身。

秦兆阳还纳闷儿呢。

“路遥,不再坐一会了?”

“不了,秦老,我有急事!”

路遥披上外套,先去了北影厂,一打听江弦不在,又去虎坊路15号,敲了半天门找不到人,最后绕着京城跑了快一圈儿,来到江弦家门口。

“哟,路遥同志?你咋来了?怎么还气喘吁吁的。”

“唉。”

路遥叹一口气,真见着江弦,他又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了。

毕竟他这个人是有点i人属性。

“外面风沙大,进屋。”江弦说,“你这上哪儿逛了一圈?都快成兵马俑了。”

“.”

路遥这时候才发现,自己鼻子里、嘴巴里全是沙子,浑身上下那是沾满灰尘。

江弦帮他拍了拍,又给他倒一杯水。

“你是为《最后一个匈奴》下卷来的吧?”

见江弦都主动提起了,路遥也痛快。

“对,你这部下卷写的怎么样了?”

“还没写。”江弦轻笑道。

“还没写?”

路遥挠了挠头,“那你是不打算写了?”

“写当然要写,但是短期之内,我还没有完成这部的想法。”江弦坦言道。

“我听说你要去爱荷华?”

“你都知道了?”

“我刚才在秦兆阳那儿听说的,听说你和茹志鹃两个作家今年去参加。”

“茹志鹃那儿我不了解,我倒确实收到了邀请。”江弦笑笑,把自己收到聂华苓邀请然后一波三折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路遥想了想,“那你接下来更没有时间创作《匈奴》了。”

“嗯,《匈奴》在我规划里,这三年之内恐怕不会动笔,等我打好腹稿再说。”

“这三年都不写?”

“没错。”

“.”

一个想法忽然出现在路遥脑海:

众所周知,茅奖评选的规则是,上一届获奖作家的作品不列入下一届茅奖评选范围之中。

也就是说,作家可以拿第二个茅奖,但不能连获两届茅奖。

如果江弦现在完成《最后一个匈奴》这篇,那这部注定无缘茅奖。

但如果江弦卡着第三届茅奖评选的时间,在此之前完成《最后一个匈奴》这部。

那他很有可能凭借这部再获得一次茅盾文学奖。

作家也是人。

有些写出来就是为了拿奖的。

像江弦老情人“刘鑫武”的《钟鼓楼》,就是为拿茅奖而写,中间还因为《十月》只答应给他分两次跨年度发表,影响刘鑫武参加茅奖评选,他着着急急改换门庭,把这部给了《当代》。

《最后一个匈奴》这部长篇的质量,妥妥的茅奖评选热门。

所以路遥难免会想:江弦不愿意发表下卷,就是为竞争第三届的茅盾文学奖而提前准备。

要真是这样。

那也无可厚非。

谁也没办法指责什么。

江弦哪知道路遥在这儿阅读理解。

他挺无所谓。

完全不着急去动笔完成这篇。

他是有雄心的。

这几年他的写作能力提升不少,不把这篇打造到一个他认为完美的程度,他宁愿这篇的下卷不发出去。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江南发表《龙五》之前,虽然拖了很多年,但口碑可还挺不错。

《龙五》一发表,顿成众矢之的。

作家嘛,口碑不能砸。

他写网文的都懂这道理。

闲谈几句,江弦拉着路遥在家里吃饭,不一会儿喝上了酒,路遥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把心中的猜想说了出来。

江弦愣了愣,忍不住笑起来。

“你误会了。”

“你知道,我是野心勃勃,想把这篇写成史诗,杨作新所经历的是解放前的时期,陕西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事情、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就是革命。

那么杨岸乡要经历的,就是解放后陕西这片土地上的大事:

改开。

这就是这部下卷我不愿意动笔的原因。

历史,是要站在后世的角度,去审视过去。

改开到现在,只是刚刚起步,具体如何,还要再多看看。

如果我现在就动笔,倚靠事物发展规律,写一些虚无的东西、幻想的东西,那这本也就失去了他的魅力。”

路遥听完江弦的解释。

心里一阵惭愧。

格局!

这就是格局!

能写出那样一连串名作的作家,难道会因为一个奖项刻意控制写作进度?

不可能嘛。

他端起酒杯喝个干净。

重新抬头看向江弦。

目光中又多了一丝崇拜。', '。')

最新小说: 中奖三千万,我选择在公司躺平 将军嫌弃,我退婚买废太子生崽崽 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宠夫郎赢麻了 快穿:盘古居然是我哥 四合院,我叫许大茂 宝可梦:从黄金鲤鱼王开始 万里峰峦归路迷 梦回九天君相逢 亡国后,我在娱乐圈杀疯了 钓鱼:身为钓鱼佬,我有保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