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0 章 一触即发
圣武二年,六月八日。
一场关乎天下局势的事件,在河洛地区悄然出现。
大楚赵王历时一年,先后消灭了中原两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将大楚膏腴之地收归洛阳。
一战灭双国,这本是好事。
只是这份功劳,在天下群雄看来,似乎太高了。
高到他们都觉得,洛阳项济肯定是容不下周云的。
尽管洛阳皇帝一再封赏周云的母妻、孩儿,
但这很明显,只是在稳住赵王而已。
何况这些东西,根本不足以表彰赵王的功劳。
这种功高难赏的情况,大楚皇族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于是乎,面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
乾政殿里,文武百官一日三议。
纵观历史,文武百官要是有用,那个王朝会灭?
值此关键时刻,满朝权贵除了会数落赵王周云的罪责,
以及谈论怎么瓜分赵王在洛阳的利益,其他的一律不知。
好在,项楚不全是酒囊饭袋。
若是以这些肉食者的水平,那圣武皇帝可以直接投降了。
皇城之中,乾政殿里。
以处事果断着称的崔右相,以经验老到着称的商左相。
还有在建安军中功勋卓着的丁至孝,阴阳大圣陆长生。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守反击的军事方略,多番布置后,等待赵王回朝。
六月七日,夏阳未来,战争前奏却来了。
各大势力的细作探明,赵王大军旗帜连绵,军威赫赫,已过虎牢关。
那么,六月八日,就在孟津原。
这将会洛阳朝廷的一道难关。
是圣武皇帝灭周云,还是周云击败圣武皇帝,
这场北疆双雄的会面,必然会揭晓答案。
--------------
“嗡!!”
“嗡!!”
“嗡!!”
黄河南二十里,号角嗡鸣,战鼓如雷,
大军中,马蹄响动,传令骑兵在来回穿梭,禀报军情。
孟津原。
六个巨大的楚军方阵,大盾如墙,长矛如林,
平原之上,数万精锐赫然而立,
圣武皇帝的旗帜,宛如黄色浪花,矗立在楚军红色海洋前方。
华盖之下,圣武皇帝望眼欲穿,他亲自来百里外,迎接兄弟归来。
项济从来不是胆怯者,就算在北疆,他也多次直面生死。
这次周云回来,不管是来干什么,作为皇帝,他都将义无反顾站在前面。
在项济身后,是新晋的御前中郎君,
此人气血澎湃,宛如实质,紫金甲,斗龙盔。
马跨赤影,手持方天画戟,眼神自信,仿佛天下无敌。
在他身后,李林国、程有道、夏侯仁等一字排开。
项楚大将,该来的基本都来了。
六个方阵的左翼,有一支兵卒尤为雄壮。
来自河内郡的安家村汉子,眼眸中闪过不忍。
安庆身材雄健,面容严肃,威风凛凛。
久经战阵的他,早已不是当年的农夫了。
尽管地位高了,但他始终记得北疆这一路的艰难,
今天,要他面对武川镇的兄弟,他是真的下不去手。
某一刻,正当安庆思绪纷飞之际,
地坪线的尽头,出现了一道亮光。
湛金十字枪!
那是建安军的湛金十字枪,这柄象征建安军勇武的军旗,安庆跟随过无数次。
来了!
赵王大军已经来了。
战马之上,安庆深呼吸数次,调整状态后,声如洪钟道。
“步二营听令,准备作战!”
下一刻,安庆的声音在军阵中,随着盾甲长矛连续碰撞之声,越荡越远。
“步二营听令,准备作战!”
“步二营听令,准备作战!”
河洛地域,一马平川,
风起黄河,飞草卷枝。
赵王大军号角响了,那古老而苍凉的嗡鸣,
在提醒远方的皇帝,东征军回来了。
湛金十字枪打头,赵王大纛紧随其后。
官道之上,一路旗帜连绵,兵卒队伍蜿蜒如龙,长达十里,
这是一支军备强大的力量,战马雄壮,甲胄连连,泛着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