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与地质风险
……
六战略价值与战术优势
第九行星作为罗斯128恒星系统战略枢纽,可控制罗斯128-太阳系航道,并辐射柯伊伯带航线。基地可部署高频引力辐射-电磁场武器系统,依托辐射屏障隐蔽性实现跨星际快速打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相似条件下军事行动的作战经验分析与参考
2402年,熵阈学会联合指挥部技术分析组曾在南极策划了一场针对极端组织熵墟基地总部的军事行动。该次军事行动背景围绕瘫痪敌方关键节点、夺取战略主动权的核心诉求展开,战场环境涵盖复杂地理条件和敌方现代化防御体系。指挥部通过多域联合指挥中心C4ISR系统与抟土02综合智能系统辅助决策,构建了陆海空天网电一体化的协同模式,依托低轨卫星和量子通信技术保障了实时指挥与抗干扰能力,显着缩短了“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循环周期。
作战中,耦合体部队、高频引力辐射-电磁场系统和无人化平台成为决胜关键。其协同作战模式精确打击了敌方作战体系,高效摧毁了敌方高价值目标,无人机蜂群与耦合体部队协同完成区域控制,高频引力辐射-电磁场系统则全面压制敌通信网络。多源情报系统整合卫星、无人机和综合传感器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图像分析,实现目标动态追踪与快速火力分配。后勤保障方面,安慰传感装置、3D打印治疗、无人运输补给及微型核能供电技术,确保了战场持续作战能力。
从效能看,该次军事行动在极短时间内达成战略目标,敌我战损比显着优于传统战争,且附带损伤有效降低。但也暴露技术依赖性风险,如卫星系统脆弱性和自主武器伦理争议。……经验表明,信息共享机制与快速决策流程是成功核心,未来需加强通信冗余设计并发展对【触手】类综合智能系统的反制技术。……
……
最后,此次军事行动引发对耦合体部队科技的伦理性及综合智能体应用范围的国际讨论,凸显技术优势与伦理责任的平衡难题。同时为近新计划在战略打击目标行星K024上开展的行动提供了技术集成与战术创新的重要参考。
……
主持这场调查会的人是基地军冰态巨行星驻域战区第233集团军引力能与核能制动师师长吴秋行,十一二年前博士研究生毕业,领少校衔参与过熵阈学会的部分行动,在接收审核信息之前与此次调查会的部分与会人员有过几面之缘。周致正是进行第四部分调查的过程中吴秋行打过照面的。那会儿吴秋行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手把件,一只巴掌大的铜摇铃——手柄是实木的,铃壁是黄铜铸的,都很厚重;击锤小而沉,像个袖珍秤砣,摇动时,铃声的扩幅有些远超周致的想象。吴秋行说这手摇铃是她二十多岁当志愿者的时候,向某个地区捐去的通讯系统替换掉的该地区学校的消息通知设备。周致听的时候做出了每一个年轻人听这段故事时会做出的反应,诚恳而谦逊,全神贯注,语气中为了刚刚那一丝震惊而呈露着一点点赧然:“噢,手摇铃,我见过它的形状。”她唯恐吴秋行以一种让人又累又不知所措的态度谈起什么迭代发展,不过吴秋行只是真的对这个简朴精致的手摇铃情有独钟,当别人好奇地端详把玩着这个旧物件时,她的眼里常蕴含着由衷的轻松快乐。
会议结束了。
周致饿得头晕眼花,一大堆公开许久、刚刚发布和绝对涉密的词汇混在一起浮浮沉沉,一踏出走廊还恰好听到了媒体正在闪回最近形形色色的宣传活动。最近是一些特别的纪念日,一些曾经秘而不宣的重要事件现今在宣传活动里出现的频率很高,形式很令人赏心悦目,这让周致感觉有点怪,同时又有点可玩性:就像在空间里做了隔断,但又时有互通,连接的途径必然是美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感觉脑子里浸满了开会风格的水。周致摇摇头,把许多宣传惯常运用的抒情与纪念程式甩出意识,加快脚步走出会议室所在的大楼。
她在大楼远处的广场就撞见了宣传工作人员。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正是身负饰演徐元斐任务的舒景漾所在的工作组。周致关掉会议模式找到他们的频道,边走边闲闲听着宣传词,生出几分头脑空空的惬意。路过那群人的途中她认出来自己的一抹衣襟匆匆地进入了影像又匆匆离开。值此之际,镜头里舒景漾的目光突然短暂地牵了上去,几微不可查,而后他蓦地冲镜头粲然一笑,插着学院媒体任务的空隙,比了个漂亮手势,回应了一下蹦上前呼唤他昵称的个人戏迷,由于小有出格,笑容中似隐含畏怯,但说不好他知道这会令他更引人注目。
周致微微一愣,心底哑然失笑。
虽然无论是画面还是事件之间都没有一点联系,但她当前的感受突然就仿佛可以回溯到更早的时候,这类陌生新奇的互动场景扑面而来,像一阵气味透到脑子里、黏在气腔中,使人至此不能忘怀。
数年前她做徐元斐的研究生,似乎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课题总会让人精疲力尽地趴在工位上休息,那时她刚刚参与这种体验没有很长时间。某天周致结束小寐时,师姐已经买回了早餐,天气很冷,水煎包的香味扩散得慢吞吞的。隔着树影与玻璃,曦光已令室内笼上一层低亮度的天缥色,周致仍暂时不想睁开眼睛。这时门口响起锁舌缩入的声音,紧接着是徐元斐匆忙的脚步声,“你们啊。我是真不赞成这么搞,知道吗?”指的是学生们屡次在实验室通宵,明明算是很寻常的情况,但徐元斐总是看不惯总是忍不住提一提。师姐好像往她这方向指了指,随后徐元斐压低了嗓音,两人简短交流了一阵昨晚上的数据情况。没一会儿,塑料袋被小幅度拨弄得窸窣轻响,徐元斐压低声音的轻快揶揄与微温的水煎包味一同飘过来,“行,我先去趟行政楼。等小周醒了,记得告诉她我偷吃过她的早餐。”
大楼的影子像一架无人机般被她身后的行迹拉远,在宣传的镜头中晃动着趋进。舒景漾恢复任务状态的声线徐徐传入耳中,柔、缓、清朗,附带任务所需的微量轩昂:
“现在,我们眼前的建筑,坐落于罗斯128恒星系统第三行星上,是基地能源实验站最初的总部。25世纪初,徐元斐同志正是在此参与了她人生中最后的大型综合工程——稳定捕获蕴含丰富矿物与其它资源的小行星,使其成为星际航行的理想‘跳板’与‘补给站’——即大家所熟知的‘仲揆工程’,罗斯128恒星系统的资源站建设。现如今,已竣工且投入使用的资源站包括由四十九颗百米级天体组成的低轨矿星群、四颗千米级天体组成的中轨能源站与两颗百公里级天体组成的高轨资源库。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类地行星的卫星系统。在昆剧《徐元斐》的第四幕,为了配合剧情基调,彰显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舞台整体灯光昏暗。但是此处的夜空,是一台展现了文明工程奇迹的动态艺术装置。”
他微笑着抬起手掌,天体系统微缩模型的全息影像依律升起,无限扩大,四散为天与地,四季朝夕在虚拟的天空中疾速涨落。暮色浸染地平线时,银鳞状光带自西向东蛇形移动,高轨资源库呈现一双淡金色的月相。环形能源站的磁极迎向太阳风,刹那间奏鸣迸发的翠色辉光与粉紫色幕帘从九天垂落,云层镶上颤动的光边。春秋昼夜平分之际,不同轨道层级的卫星形成几何排列,天幕上轨道共振虹彩七色交映。
“紧邻这个伟大目标的建设,在25世纪之初,综合智能体发展史上的一次低谷曾使人们感到极度失望,一些学者也曾一度落入过发展观偏差的窠臼,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因抟土计划而产生的后续计划。盖因人非草木,像徐元斐同志这样的学者或许短暂地迷失过方向,但他们的一生从未偏离过他们为未来所锚定的乾坤。”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