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语,目光重落到那枝红梅上,语气有些恹恹:“爱君难道通晓岐黄之术,得杏林真传么?”
他唯有摇头:“微臣不晓医理。”
“小公主未足月而生,”皇帝轻轻摇头,仍定定地盯着那枝红梅,“形小体弱,气若游丝,你既不懂医术,又如何尽力?”话音落后,皇帝目光终于抬起,扫过了他,眼中似藏着一丝微光,灯火映得他素袍上的银丝暗纹冷光流转,一份别样的清冷之美。
他垂首,袍袖下的指尖微拢,略顿片刻,低声道:“回陛下,小公主乃陛下首嗣,后宫上下对此无不倾心竭虑,珍视备至。淑妃素得调养,碧宸宫中自不乏灵丹妙药、良医呵护,奈何竟逢此厄。陛下果真一丝疑虑也无乎?”他声音沉缓,如清泉缓流,目光低敛不敢仰视,语气似叹似询,含蓄中隐着一缕试探,却又余韵悠长,满是退路。
皇帝起身,缓步到他跟前,手中的红梅点在他唇间,梅瓣微凉,带着雪意。皇帝眉眼含霜,声音带着凛冽的寒意:“宋卿好大的胆子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他只专注地凝着那对凤眸,轻声应道:“陛下当明微臣志在何处,亦曾斥微臣胆大妄为。微臣孤身无依,唯凭此一枝红梅,陛下既肯召见,微臣自当肝胆相照,为陛下分忧。”他语声清润,如玉石相叩,目光不闪不避,只望皇帝能明他一片澄澈。
皇帝闻言,目光微滞,红梅在他唇间顿了片刻,终是缓缓收回。他沉默半晌,微扬嘴角,似笑似叹,低声道:“肝胆相照?宋卿之言,实在有趣……”他转身踱回案前,素袍曳地,银丝暗纹在灯下若隐若现,随手将红梅置于案上,转身倚坐案边,抬手示意道:“既如此,起来吧,坐到朕身旁,说说你这分忧之法。”那语气虽仍带几分戏谑,疲色却淡了几分。他低首应声,缓缓起身,步至案旁,在皇帝身侧坐下,袍袖轻拂,二人近得几乎能闻彼此呼吸,灯火摇曳间,气氛微妙而静谧。
皇帝倚坐案边,目光落在他身上,凤目微眯,似在打量,又似在沉吟,灯火映得那双眸子如星辰微动。
他端坐在皇帝身侧,心头如擂鼓,耳根微热,低首避开那目光,袍袖下的手不自觉攥紧,面上却尽力维持平静,唯有颈侧悄然泄露出一抹红意。
半晌,皇帝忽地轻笑一声,声音低缓,带着几分戏谑:“朕倒是好奇,爱君为何独选这红梅来叩朕之门?”他斜倚案侧,手中拾起那枝红梅,漫不经心地在指间转了转,梅瓣上的雪迹已化,微湿的红意映得他指尖愈发苍白。
他闻言,面上绯红一片,犹若薄施脂粉,垂眸支吾片刻,才期期艾艾地应道:“微臣并未多想,只是、只是忆起、那夜……陛下亦曾、曾说微臣钟意梅花……”他声如蚊鸣,目光闪烁不定,羞意难掩,似欲言又止。
皇帝轻笑,手中红梅轻轻探着他的胸口,隔着素袍停在那处,低声问道:“爱君莫不是忆起承恩那夜,绽于卿身上的点点红梅?抑或……朕曾戏言欲折卿枝?”
宋瑜微身形一僵,耳根红得欲滴血,低首垂眸,呼吸微乱,羞窘之态尽显。片刻,他徐徐平息心绪,抬眸望去,勉力低声道:“陛下,红梅虽艳,日后自有花期,今时要务,当寻良策,以全陛下骨肉之情。”那语声虽轻,却沉稳如砚,隐含一丝坚韧,目光微定,不复先前闪烁。
皇帝闻言,凤目微闪,手中红梅轻顿,随即收回,重倚案旁。他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淡笑,语气似叹似慰:“爱君之言有理,这偌大后宫,真正萦怀她母女安危者,怕唯余你我二人。”他顿了顿,目光斜睨过来,复低声道:“若朕之明珠能避此厄,便以‘梅’为名,斗雪傲霜,静候春归。”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