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等江淮雨季到来,清军绝对不战自退,咱们如今只要守住九江,湖口,彭泽几处要隘,阿济格便无法东下,到了六七月,他一样也得北撤。”
何腾蛟点了点头,他虽然不是很相信捷报上所说的三战三胜,斩首八千,但深知此时北面传来的这一胜利消息,对他稳固军心来说,到底有多及时,多重要。
阿济格一路突奔猛进,似乎已经解决了闯贼,正领着大军,往九江开进,前锋数千兵马明日便会到九江城下,大战一触即发,整个赣北因此人心惶惶。“据徐勇和马进宝侦探到的军情,阿济格收拢了襄荆等地的数万闯贼,郑四维,王体忠等人常年盘踞在湖广,麾下有水战之兵数万,还截获了李自成准备东进的数万船只。”
何腾蛟眉头紧皱,凤阳传来的捷报虽然让他松了口气,但远水终究解不了近渴。
“清军现在既有水师,也有战船,麾下更是强兵十万,咱们若是仅仅坚守沿江的这几座城池,恐怕挡不住他们啊!”
“左良玉麾下的这些兵将,个个都是窝囊废,李自成都不敢打,直接放弃武昌,逃到了江西,现在让他们打鞑子,恐怕更不情愿。”
袁继咸叹了口气,他回想起这些兵马入驻赣北各城之后的表现,气就不打一处来。
“现在,咱们必须借着陛下在江北的大胜,和他们严明利弊。江北没有出问题,江西,绝对不能出问题,只要守住了,荣华富贵,封官荫子,绝不是虚谈。”
“那些鞑子,全都是辽东来的,应当是不识水战的,就是不知道郑四维,王体忠这些贼寇,带了多少兵马投降鞑子。”何腾蛟眉头紧皱,神色凝重。
清军就要兵临城下了,可他现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军情,只能根据此前的军情推断清军的兵马,更不知道阿济格和李自成之间爆发的大战,具体如何,清军损失了多少兵马。
而他所能倚靠的兵马,几乎都是临时拼凑来的,标营还没有实战过,左良玉麾下的大军,能和湖广的顺军一战,但又敌不过李自成统率的大军,即便是水战,能不能敌得过八旗兵,他也把握不住。
何腾蛟算不上知兵,但也能拉起队伍,特别是经过朱慈烺的一番调度,此时江西上上下下,全都是他的老部下,民政兵备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袁继咸其实也差不多,有知兵之名,但统军打仗,那就差远了,而他听说了马进忠和王允成等人敌不过闯贼前锋,而闯贼十几万大军又一路被阿济格撵着跑,心中便十分担心起来。
不过,好在左良玉此前打湖广闯贼的时候,战绩还是很好看的,而清军此时收拢的兵马里面,大部分都是那批闯贼。
“这两贼所裹挟之兵马,恐怕不在少数,三四万应当是有的。不过,此前贼将白旺麾下就足足有七万大军,都敌不过左良玉部,如今仅靠一些残兵败将,必定也难以渡江。
清军不习水战,定然会派他们做前锋,只要能击败他们,夺了船只,清军必定不敢继续东进。”
“若是如此,这一仗还是能打的。”何腾蛟松了口气。
“马进忠和金声桓几人,此前不是一直闹饷吗?”袁继咸看向何腾蛟,眉头微微挑动,紧接着又道:
“趁着阿济格还没来,和他们商议好对策,无论如何,都得让他们派兵出战,截住阿济格的大军,最好是能诱敌深入,等清军进入鄱阳湖,或者过了湖口,脱离主力之后,咱们再一举破敌。”
“放清军顺流而下,打清军伏击?这些家伙什么德性,季通你难道不想清楚吗?他们恐怕是真的敢把清军放走,到时候恐怕是要出大事的。”
何腾蛟说着,忽然在屋中踱步起来,袁继咸一时语塞,他见朱慈烺在淮北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也想要效仿。
过了好一阵,何腾蛟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缓缓出声道:
“此次阻击阿济格,仅仅靠徐勇,李国英,马进忠,金声桓四人,是不够的,他们加起来也不过两三万兵马,必须要请左良玉挂帅,否则这些兵马各自为战,迟早会被清军各个击破。”
何腾蛟面对阿济格统率的十几万清军,丝毫不敢有一点懈怠,但他也同样面临麾下将领闹饷,难以指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往后的军事指挥。
不过,好在,他不缺钱粮,也不缺大义,朱慈烺在江北的胜利,更是极大鼓舞了大军的士气,使得他们在江西的坚守,有了意义。
“可左良玉现在.”袁继咸十分担心,他和左良玉关系不错,知道对方时日无多了。
“那就得靠季通你去劝一劝了,至少要他挂这个帅,便是发一发军令,也好。”何腾蛟看着袁继咸,紧接着又道:
“如今,能统御赣北诸军的,也只有左良玉了!”
.
“左良玉麾下号称四十万,实则不到四万,披甲精锐更是十无二三,根本不足为惧,王爷只需派遣三五千八旗甲兵助战,小的定能将其活擒到王爷身前,任由王爷处置。”
清军临时大营边上的一处高埠上,王体忠弓着腰,对着面前的阿济格拱手抱拳,立下了军令状。
“至于江西的其他明军,皆是乡勇临时汇聚而成,根本不堪一战,那何腾蛟,袁继咸,都是文官,估计也不懂军事。”
他虽然杀了白旺,并将对方的兵马几乎全部吞并了,但随着李自成前不久死在了九宫山,他的地位也随之变得没那么重要了,甚至马上要面临阿济格的拆分,如今正急于表忠心。
要知道,汉奸的价值,往往都是英烈打出来的。如果原本历史上没有江南百姓的义举,顺军余部,西军余部,以及郑军此起彼伏,持续了快二十年的抗争,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恐怕早就被清廷丢在辽西了。
不过,这个时候,得知李自成的死讯之后,早已经得意洋洋的阿济格似乎并没有继续打仗的动力了,心里只想着尽快班师回朝。
这个时候,已经是五月,他以为自己肯定不可能赶在多铎之前攻进南京了。这好事全都被多铎占去了,阿济格心里憋着气呢!
要知道,早前在潼关,西安,多铎便抢了头功,他后来绕道至蒙古鄂尔多斯部索马,又耽误了时间,还因此受到了多尔衮的千里训斥。
而江北的明军,似乎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残兵败将,李自成都打不过,更不可能敌得过多铎统帅的东路大军。
不过,他对于王体忠的建议,并没有直接点头,而是让吴三桂,尚可喜等人,说说各自的看法,以免到时候又要被多尔衮鸡蛋里挑骨头,恶心一番。
等到吴三桂和尚可喜等明将也纷纷证实了左良玉确实不堪一击之后,阿济格才点了点头,缓缓道: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打的必要?直接派人招降即可。王体忠,你不是说左良玉麾下有许多你的老相识吗?把他们招揽过来,江西今后就交给你们一同管理。”
王体忠闻言,不由得一愣,但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即就应承了下来。
要知道,李自成一死,顺军余部便也就没了反击的余力,甚至还有不少此前被打散的兵马,也主动归降了。
他此时掌握了白旺麾下的大部兵马,若是能招揽来一批投入左营的老兄弟,实力还能进一步扩大。皆时,谋一个江西总督的位置,必定不难。
而阿济格见王体忠如此爽快就应下了,随即又道:
“尽快处理好这个事情,本王必须尽快东进,多铎这个时候,恐怕已经渡江,甚至攻入南京了.”
不过,阿济格的话还没说完,哒哒哒的马蹄上忽然传来,一个传递军情的巴牙喇旗兵,策马匆匆赶到了他的面前,他抬头一看,心中瞬间有了不妙的感觉。
等到从他麾下的巴牙喇头子接过军报,打开一看,阿济格原本得意洋洋的脸上,瞬间笼上了一层阴霾,但很快,他又嘴角一咧,哈哈大笑起来:
“多铎这个废物,居然被明帝领着一群残兵败将,挡在了凤阳,哈哈哈哈!”
此言一出,一众满汉将领脸上纷纷露出了惊诧的神情,一个个面面相觑,都不敢说话。
而阿济格很快便收敛了神色,他扫了一圈面前的诸将,最终把目光定在了王体忠,尚可喜和郑四维三人的身上,道:
“郑四维,尚可喜,你们立刻去准备船只,越快越好。王体忠,你立刻带人出发,去招降九江和湖口的明军,江西全部送给他们都行,本王要立刻东进,拿下江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