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51章 明帝必亲征

第151章 明帝必亲征(2 / 2)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军情也迅速传到了北面,多尔衮此时已经领着主力大军来到了开封府,原本领兵进攻豫东,亳州的谭泰早已经偷偷撤回,只留下了少数兵马在淮北虚张声势。

黄河岸边,连绵不绝的行军队列如同一条条长蛇,正穿梭在华北平原的官道上,一面面旌旗迎风招展,此时寒气已经席卷南下,四周都是一片枯黄。

而清军队列的边上,许多八旗军的哨骑战马正在河边喝水,黄河当前还没有冰封。不过,这样的天气反而是使得这些关外来的优良战马和八旗甲兵状态极佳,充足的补给更是让清军士气大盛。

但这样的寒冷的气候对于南边的明军来说,恐怕就不好受了,多尔衮甚至希望汉江,淮河等主要河流能够结冰,这样他行军会更加方便。

当然,他也知道那不太可能,但只要躲过了燥热的天气,军营中免去了滋生疫病的隐患,那战局对他来说便是有利的。

平原上的道路十分宽敞,但官道却因为频繁的战事,以及河南因为明顺,顺清,明清战争丧失的大量人口,很多都已经被破坏,清军需要一面向南推进,一面平整道路,经常走走停停。

而为了确保后方辎重,特别是攻城大炮的安全,多尔衮不得不下令部分大军放缓行军速度,而他则是领着部分骑兵加速。

对于清军来说,进攻湖广的战争成本要远大于江北,由于没有运河沟通,十几万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攻城略地所需的千斤重炮,都需要骡马民夫运输。

因此,多尔衮必须要想尽办法,在湖广战场上迅速取得优势,最好是能就地补充粮草,强征民夫,否则清廷根本接受不了超过一年的全面战争。

这个时候,叶臣已经推进到了汉江中下游,基本上夺回了此前由于郑四维战败,丢失的半数城池。

但随着明军骑兵力量的逐渐增强,叶臣的这数千大军其实已经难以支撑,行动更是没有什么隐蔽性可言。

不过,叶臣到底是老将,就算兵力分散,而且军事行动基本上暴露在了明军的眼皮子底下,他在战场上依旧表现不凡,和明军的骑兵在平野上激烈交锋,争夺着战场的主动权。

呼啸的寒风中,多尔衮看完了叶臣快马加鞭传回的军报之后,冷着脸沉声道:

“明军在湖广的兵力比咱们估计的要多不少,战力也强得多,单单是荆州城内外的守军,兵力可能就在两万以上。否则,城中的守军不会派得出那么多骑兵阻击袭扰,明军没有那么多马。”

多尔衮一收到叶臣在湖广前线最新传回的战报,便立刻将一众王爷贝勒贝子召到了身边。多铎闻言,随即开口道:

“明帝的亲军骑兵不少,叶臣和阿尔津南下之后,战马那么久都没有得到补充,如今和明帝麾下的精锐骑兵对上,自然占不到任何便宜。”

江淮保卫战期间,多铎因为错误的指挥和战略,至少被明军缴获了一万匹战马,他如今说起这个,其实还有点心虚——明军的骑兵得已扩充,他可是首功啊!

“明帝不好对付,上一次江北大战他便敢御驾亲征,这一次也必定会亲征。从这段时间英亲王在江北试探的情况来看,明帝很有可能已经领着明军主力到江西和湖广了。

荆州城,岳州城,九江城这些地方,必定藏了大队兵马,特别是岳州城和九江城,绝对不止塘马观察到的那几万兵马。”

博洛微微皱眉,随即又进一步分析了湖广的整个战局:

“咱们如今加上从陕西抽调的七万大军,南征的兵马其实也不过十五六万,沿途还要留下一些兵马守住重要的据点,维持粮道,最终能够参与围城大战的兵力恐怕会在十万出头,到时恐怕占不到什么优势。”

“除了有一条江挡着,荆州,岳州这样的地方,地形最适合骑兵作战,只要过了南阳,粮草运输也算不上困难。明帝藏那么多兵,他难道还想主动出击,和咱们野战不成?”尼堪有些不解地问道。

“明帝可不是只会守城的人,凤阳之战便是最大的教训,这样的人,又喜好亲征,怎么可能不主动出击。”

博洛摇了摇头,好像在回忆着惨痛的教训,然后又苦笑着道:

“湖广北面的平原,还有洪承畴所说的南面平野,确实是有利于咱们马甲野战的好战场,但这中间隔着那么多座坚城,就如同江淮一般,重重阻隔之下,咱们的野战优势很难得到施展。

而明军却可以集中精锐,在咱们围城强攻的时候,放手一搏,就算主动出击败了,还可以退回城中据守,完全就是进退自如。”

博洛此时说的,就是多铎在江北时候面临的困境了,他十分担心朱慈烺还会故技重施。多尔衮虽然已经号称想到了应对之法,但他在没看到真正的战果前,始终难以放心。

“那本王就让明帝输得心服口服,明帝若是敢这样部署,便是自取灭亡。”

多尔衮目色狠厉,环视一圈看起来都有些担心局势的满洲亲贵,又狠狠道:

“明帝固然是增兵湖广了,但明军的战力,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即便是多增几万人马,又能如何?他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来。”

“摄政王说得对。”谭泰闻言,当即出言奉承道:

“这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咱们可恨不得明帝主动出来打一仗呢。这下子不仅不用咱们绞尽脑汁,想啥破城的计策了,明军反而自己送上门来。

这些尼堪也就是守城还有点本事,遇上不懂打仗的,可以逞凶,但这一回遇到咱们大清主力南下,明帝必败无疑。”

这其实也是一众清军将领的想法,他们很希望可以通过突袭的分析,以明军意想不到的速度,击垮对方,这是阿济格在关内胜了无数次的战术。

当然,若是明军愿意野战,那也省得他们冒着风雪,昼夜疾驰数百里了,但包括多铎在内,没有人相信明军有那个胆子。

多尔衮听罢,当即点了点头道:

“本王也是这样想的,否则直接硬啃那些城池,不仅费时费力,还得占用大量的民力,白白消耗粮草炮弹。

明帝半年前才刚刚在江北胜了那么多场大仗,此时必定狂妄无比,只要本王伺机引诱,不怕他不上当。到那个时候,明帝别说是领着十万大军了,就是二十万,本王以三万马甲,便能轻易破之。”

多铎听到多尔衮指桑骂槐式的畅想,心中不由得怒气升腾,他可不管多尔衮是摄政王,当即就给对方泼了一盆冷水:

“呵呵,这想法固然很好,若是成功了,明廷必定就此土崩瓦解。但明帝恐怕不会这么容易上当,否则当初在江北的时候,就已经被本王打败了。

明帝可不是什么蠢货,更没有诸位想象的那么容易对付。荆州,岳州,九江这些地方此前是什么样子,如今又是什么样子,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不会以为明帝好对付了。”

“明帝上不上当,那就要看用的是什么手段了,豫亲王,你到底还是需要再历练历练。”

多尔衮也毫不让步,不屑一笑,然后又道:

“本王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强攻所谓的坚城,阿尔津侦探到的军情不会错,明帝既然在九江屯驻了重兵,那本王就直取湖广,在那里围点打援,看明帝到底救不救。

只要是在平野上的野战,无论明帝耍什么招,都不过是自取其辱而已,他没有十万匹战马,就别想着和本王的大军决战。”

其实,多尔衮同样想着扬长避短,想方设法引诱明军出击,以最小的伤亡,获得最大的战果,确保大清在关内的统治。

而且,由于阿尔津在武昌传来的错误军报,还有洪承畴的分析和劝说,多尔衮此时已经差不多放弃了强攻九江,直取南京的计划。

根据最新的军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后及时调整战略战术,牢牢把握机会,是多尔衮作为满清摄政王,最令朱慈烺警惕的地方。

如今,朱慈烺的畏惧已经成真了,多尔衮果然没有按照一开始的计划来!

不过,既然要慢慢打,那多尔衮就必须得在想方设法取胜的同时,保住八旗军的实力,同时消耗陕西的绿营军。

八旗军固然拥有大兵团作战的实力,也拥有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但因为丁口紧缺,从某种角度来说,根本就是一次性军队,关外抓来的那些部落野人,根本不够补充。

若是人丁无法得到补充,等到当前军中的八旗老兵一打完,而八旗中的孩童又还没长大,那大清可就完了啊!

到那时,如今归顺的汉人,甚至就是所谓的汉八旗,还会不会和现在一样听话,就很难说了。

感谢书友“粤垦路大壮”的打赏。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直播也能玩转天界 女帝师尊,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啊 有兽焉:伊月 渣夫宠妾灭妻,让他好生安息 慕忆,修真界的一朵奇葩 爆红从报警开始 梦花湮 虚幻梦之界珠 百变稀雌,被大佬们全星际围堵 仙脉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