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明末振兴方略 > 第171章 崩溃的多尔衮

第171章 崩溃的多尔衮(1 / 2)

第171章 崩溃的多尔衮

道人矶和白螺矶之间波涛翻涌的江面上,洞庭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的十数艘新式战船横列其中,右侧船舷上的一排排火炮,迅速完成了新一轮装填,正在等待齐射的旗令。

在郑森的亲自指挥下,这些仿造自福建水师的新式战船和其他传统战船的船头火炮同时点火发射,上百枚五六斤,甚至十几斤重的铁弹在闷雷般的爆炸声中,飞出了江面上的烟墙,呼啸着砸向了江岸。

而岸边正在为八旗大军强渡长江,架设浮桥的绿营军士兵们,首当其冲,其中十几颗炮弹飞跃清军在岸边筑起的土墙,砸到了一股见状立即丢下架桥器械,仓皇逃窜的绿营军之中,直接在岸边的平地上,蹚出了好几条血路。

随着多尔衮率领原本南下围攻长沙的八旗大军北返,抵达道人矶,郑森统帅的洞庭湖水师全军,也已经倾巢而出,北上堵截。

不仅如此,鄱阳湖水师在朱慈烺的一纸调令之下,也随即派出了半数舟船兵马,西进支援,这使得道人矶附近,明军的水师力量,前所未有的强大。

此时,郑森为了阻击清军的架桥行动,不仅出动了麾下所有的大型战船,便是那些装载着百子铳和火枪的小船,也在往岸边靠近。

这些小型战船的船舷两边,都装备着中小型的弗朗机炮,百子铳,大部分射程都有数百步,甚至在射击角度合适的时候,能超过一里,他们将会抵近攻击岸边的清军。

毕竟,那些大型战船在江中心射出的炮弹,只是威力巨大,对于数万清军来说,最终的杀伤力根本微不足道。

换言之,多尔衮若是派出八旗甲兵督阵,逼迫那些绿营军和民夫,冒着炮击,强行架设浮桥,郑森依托水师炮艇的狙击行动,就功亏一篑了。

而且,清军在岸边同样部署了炮阵,数十门红衣大炮此时也在朝着江中心齐射,只不过准头和江面上的那些战船一样——根本毫无准头可言!

但如今,随着那些小型战船抵近,数以百计的弗朗机炮,百子铳纷纷开始朝着岸边的绿营军射击,道人矶渡口周边,正在冒死架设浮桥的绿营兵们,很快就惨叫着倒下了几十人。

那些躲在土墙之后的清军,自然安然无恙,但那些此时正站在刚刚架起的浮桥桥头边上,想要继续架桥的士兵和民夫们,中弹之后,直接坠入了寒冷的江水中,血水咕噜咕噜往外冒

郑森站在主舰的舵楼上,举着远镜死死盯住道人矶渡口,清军在前两日多尔衮领着主力抵达之后,便一直想要重新架设浮桥,但都被他击退了。

在此之前,他集中了洞庭湖水师的全部兵力,在岳州府城内,留守大将刘体纯的领兵策应下,靠着突袭,死伤了六百多水师将士,才成功将浮桥毁掉。

郑森其实也清楚,随着清军主力抵达,特别是清军的炮阵重新部署,在没有陆师配合的情况下,他根本阻挡不了清军重新架桥。

但从全局战略来看,他每成功阻击清军多一日,在真正的主战场,朱慈烺的胜算,便会多一分!

而且,对于郑森来说,只要朱慈烺还没有说能退,他便要竭尽全力,死战到底。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

而他的坚持没有白费,今天一早,殿前中军的塘马,便将朱慈烺的圣旨送来了,里面正是“荆州之战”大胜的消息,以及对洞庭湖水师下达的新命令。

郑森随即获知“荆州之战”已经获胜的喜讯,整个人兴奋不已,洞庭湖水师更是因此士气大振,一众将领纷纷请战。

同时,他也得到了最新的命令:洞庭湖水师和鄱阳湖水师只需要在道人矶和白螺矶,再多阻击多尔衮两到三日,为主力大军争取撤退时间即可,鄱阳湖水师在战后暂先撤入洞庭湖的水师营地。

如此一来,郑森也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开始放手杀伤清军,而从道人矶渡江,再到荆州城外,多尔衮就算是不惜马力,也得一天一夜。

他甚至还想在多尔衮领着清军主力,西去荆州之后,请求朱慈烺调兵,水陆并进,直接强攻白螺矶和道人矶,甚至是夺回临湘城,彻底断了多尔衮大军的后路。

这个时候,郑森对于大明能够最终击败鞑清,已经没有丝毫的怀疑。

临湘城内的清军只有不到一万,大部分都还是绿营军,只要清军八旗主力一过江,郑森并不担心前者出城突袭,反而对此求之不得。

要知道,他在这里阻击清军的同时,朱慈烺已经率领准备返回岳州府城了,林昌锋麾下的骑兵,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临湘城内的清军一旦出城,就别想再撤回去了。

不过,临湘城城内到底有近万清军驻守,郑森若是想要强攻下城池,难度还是不小的,他必须获得朱慈烺的支持,同时要想方设法,诱降城内的绿营军。

多尔衮此时正站在道人矶的清军大营望楼上,他看着几乎遮蔽了江面的硝烟,以及硝烟中若隐若现的明军水师舟船,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样规模的水师和舟船,大大超出了多尔衮的预料,更不是他此前突破长江南下的时候看到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根本不敢相信。

而那些在船舷一侧装备了十几门,甚至二三十门火炮,一次能射出几十枚炮弹的战船,更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轰,轰,轰!!!”

江面上,又是一阵猛烈的炮响,上百枚颗炮弹从江面上的白色浓重烟雾中飞出,密密麻麻朝着江岸撞去,摧枯拉朽般横扫岸边的清军。

眨眼间,原本就已经受损严重的江防工事上,无数碎石土迸溅飞散,然后又哗哗落下,还有不少飞落江面,咚咚溅起一阵阵水。

不仅如此,在明军水师如此猛烈的火炮轰击下,江岸边此时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狼狈奔逃的绿营军士兵,甚至还有一些督阵的八旗甲兵,也下意识躲闪起来。

多尔衮居高临下看着眼前的乱局,多年的战场经验,使得他他甚至可以从这些士兵的惊恐表情中,听到凄厉的尖叫。特别是桥头边上,那些被密集炮弹击中的士兵,兵甲残肢正四处飞舞,到处血四溅。

面对这样猛烈的攻击,清军一开始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不少士兵直接溃逃,还有一部分则是躲在江边的防御工事里面,苟且求生。

而清军的炮兵,在经过了一开始的迷茫失措之后,也终于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了反击,他们朝着江面不断轮射,几轮下来,也终于是遏制住了明军水师的攻势。

但也仅仅只是遏制住了明军的攻势而已,明军水师的炮击依旧不停,清军虽然还想继续架设浮桥,但进度十分缓慢。

多尔衮无奈之下,只能抽调兵马和民夫,设法在原本的浮桥残骸处,设置阻击明军水师行动的障碍,并下令组织火炮阻击,同时派出偏师,在上游架设浮桥。

如今,那些驻守在江防工事边上的士兵,几乎都是陕西,河南等地随征的绿营军,战斗力虽然说不算弱,但对明军水师,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不过,这些汉人兵马就算是全部死光了,多尔衮也不会心疼。汉人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不同等级的包衣而已。

但他十分担心荆州的战况,朱慈烺居然直接领着大军主力,北上突袭留守荆州的准塔部,这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

刚刚收到准塔派塘马送来的告急军报时,多尔衮还在犹豫,是否领兵北上。

他自然看得出来,这是明帝的围魏救赵之策,可长沙府城好不容易才围起来,若是就这样撤兵,那可就是前功尽弃了。

但若是不领一两万马甲北上,那他北上的意义又何在?准塔麾下虽然还有数千八旗马甲,但又能在明军主力的围攻下,坚持多久?

如果是“凤阳之战”前,甚至“荆门州之战”前,多尔衮还会信心十足,甚至不慌不忙,直接从岳州府城外抽调兵马,北上解围。

最新小说: 况总,太太今天也不想复婚 失忆后专心养崽被渣大佬追上门来 修仙女海王,男主们由我来拯救! 斩赤红之瞳,鲜血即货币 终焉之时:我为旧日古神! 天道不公,我在魔道当祖师 大嫂不想当牛马,狂虐渣渣老公 快穿:那个女配超强 渣前夫,不孝子,我选痴心小狼狗 神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