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娥不知道自己怎么浑浑噩噩回到的李府,焦灼地等了半天,直到傍晚,父亲李英才回到了府邸。李月娥没等李英换好衣服便冲了进去,直截了当地问道:“爹,我想问问你赵匡义的事。”
李英一愣,点着李月娥笑道:“你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怎么一点不讲究?哪有这么直剌剌地问男子的事?”说着拍了拍李月娥的肩,“可是等不及了?”
李月娥直皱眉,嘟着嘴道:“哪有。我只是想问问当初你到底和赵匡义怎么说的嘛?他是亲口答应你会来咱们家府上吗?”李月娥看赵匡义的情形,眼里何曾有半分的她,倒是满眼都是那个傻瓜似的女子。可如果他答应了来,又装作若无其事,岂不是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李月娥已经完全糊涂了,她想了一下午,却是越想问题越多。
李英仔细琢磨了一番,答道:“那倒没有。不过婚姻大事,总不能是我亲自和他讲。自然要父母之命,他父母不在身边,我便与他的兄长赵匡胤商量了一番。赵匡胤也对你们的亲事很赞成,只是当时战事紧急,不便撮合。但他亲口向我答应,一旦战事结束,他一定会和赵匡义亲自登门的。这个你放心好了。”李英对着李月娥淡淡笑道,“赵匡胤没那个胆子诳我。他要是敢拿我宝贝女儿的亲事开玩笑,乾州的二十万兵马也不是白白放在这里看的。”
李月娥的脸一阵红,一甩手里的帕子:“爹,你乱说什么呀。我又不是嫁不出去,干嘛说的我好想非飙上了人家似的。”李月娥的心有些凉,原来那亲事还真不是赵匡义说的,只是赵匡胤和爹私做的主张,赵匡义还不一定知道不知道呢。李月娥越想越心慌,恨不得立即跑到赵匡义身边去问问。
李英朗声哈哈笑了两声道:“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嫁人总得嫁个你满意的。那赵匡义也算个人中翘楚,你嫁了他才不算辱没,不过-----”李英想起了最近军中传来的军报,有些迟疑。
“不过什么?”李月娥紧张地问着。
李英顿了顿,还是对李月娥说道:“最近军中传来消息,赵匡义由于惹出吴越的乱子,被陛下收了兵权。”说着脸上有一丝担忧之色,削了兵权可不是小事,不过他唯一可以放心的是赵匡胤并没有受影响。那就说明削兵权也许也只是权宜之计。
“惹了什么乱子?”李月娥瞪大了眼睛,赵匡义是个沉稳的人,还会惹乱子?
李英摇摇头,信中并没有讲是为什么,他最近也忙,便没有多问。看着李月娥满脸惊讶的样子,李英笑道:“那我派人去打听打听。谁让我的宝贝女儿关心呢?”转而思忖了一下又道,“不过,听说自从削了兵权后,就不再见赵匡义的人影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陛下倒是没有动静,只听说赵匡胤经常给各处军营书信打听他去了哪里。”
李月娥嗓子里呼了一声,差点把赵匡义就在乾州的话说出来,却还是咬牙把话吞进了肚子里。
李英看李月娥的表情奇怪,不由问道:“怎么了?你是听说了什么?”
李月娥急忙摇头:“没,没有。”
李英眉头微微蹙了蹙,对李月娥说道:“放心,赵匡义的事爹会再去打听,不会委屈了你。”
李月娥点点头,心事重重地回了自己的卧房。今天的事,一连串有些突然。本来以为如意郎君不久就会上门提亲,谁知道竟然是这么一场乌龙。她不知道多少个难眠的夜晚,幻想着自己夫君的模样,自从见到赵匡义,那模样便和赵匡义的重合在了一起。虽然只是短短的一面,但那种冷静、沉稳、霸气,都是她没有见过的。那种思念一旦被距离和时间发酵,就变得悠长又回味。李月娥的心里早已经满满溢着的都是赵匡义的身影。此时这种意外,让她有些应对无措,心也疼得一缕一缕。
好容易熬过了两天,第三天的上午,李月娥只带了一个贴身丫鬟,很早就去了万锦楼,坐在里面最清静的一个雅间里,等着赵匡义。手里的帕子揉了又揉,舒了好几口气。
直到中午,楼下的客人越来越多,喧哗声都四起的时候,赵匡义才带着小桃过来。小桃的神情依旧是有些木愣,看着李月娥歪着头想了想,没有吭声随着赵匡义坐了进去。
李月娥看着赵匡义,心砰砰跳得很快,吩咐上菜后,对着赵匡义想说话,一时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好随意想着话题打开局面,记得以前赵匡义穿的是深色袍子,如今看他一袭白衫,便笑笑道:“公子穿白色衣衫倒也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