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称赞刘备,诸葛亮等等蜀汉君臣。】
【陈寿也在史书中表现了,自己对刘备事业未能大获全胜的惋惜之情。】
【史书里是这样写的。】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这是在说刘备能力不如曹操吗?】
【非也!】
【而是说刘备玩弄权术、谋略不如曹操,所以基业地盘比曹操小。】
【但刘备百折不挠,终究不为人下。】
【但是刘备先投靠曹操,又从曹操那里逃走,也是用了一个谋害的害字。】
【直接就说明了,刘备离开曹操不是他为了竞争利益,而是躲避曹操的迫害。】
【此时再回过头对比一下。】
【陈寿,用汉高祖刘邦这样的t0帝王来类比刘备。】
【而用申、商、韩、白这种,毁誉参半的臣子来类比曹操。】
【对刘备、刘禅惋惜,理解。】
【对曹操、曹丕直接阴阳、甚至锐评。】
【这样对比一看,陈寿内心真实的偏向,是不是就非常明显了?】
……
弹幕:《哈哈,把曹操比做韩信,而刘备是高祖。》
《高祖之风是不是也是在阴阳刘备,跑路抛妻弃子?》
《论跑路曹刘这哥两谁也不比谁差。》
《高祖之风怎么是阴阳?在当时高祖之风可是大夸特夸啊!》
《这可是两汉四百年后的高祖之风。》
《刘备:文化胜利。》
《我记得陈寿不是不喜欢诸葛亮吗?》
《喜不喜欢诸葛亮不知道,但陈寿真的很喜欢刘备。》
《什么叫大汉魅魔啊?》
《高祖:“谢谢后人的错爱”。》
……
天幕外。
汉初。
刘邦看到这里,也忍不住微笑着赞许的点了点头。
“哈哈,舒服了!”
刘邦心里乐开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后世夸赞一个人,说他是有高祖之风。
这再次证明了自己,作为皇帝是备受认可。
即使在几百年之后,甚至两千多年之后,高祖之风依然是极高的评价。
这自然看了让刘邦心里很爽。
关键是,刘邦对刘备也很欣赏。
自从天幕出现以来,经过多次的播放三国相关内容。
刘邦都快成为三国通了。
而随着天幕的播放,后世三国时期刘备的个人形象,也是渐渐的丰满立体起来。
本来身为新一代大汉魅魔的刘备,就具有跨时空吸粉的能力。
在加上刘备终生为了复兴大汉而奔走。
创立的蜀汉政权,也给了大汉一个体面的退场。
更是让创立大汉的刘邦,对刘备更加的偏爱。
现在看到史书上把自己,和刘备相提比论。
刘邦也是感觉很爽,很满意。
刘邦忍不住乐道:
“朕和昭烈皇帝刘备在一排,此乃后世对朕的厚爱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