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章节(段落)已经删除,请书友使用听书功能,注意:使用‘真人讲书’,不要用‘智能朗读’。给您造成困扰,抱歉之至!
春来了。先是怯怯地来,后来便大模大样地来了。
起初不过是墙角的一抹绿意,是泥土里钻出的几茎嫩芽。人们裹着冬衣匆匆走过,竟不曾留意。直到某日清晨,推窗时忽觉一阵暖风扑面,才惊觉春已悄然而至。
城里的春是局促的。道旁的梧桐树抽出了新叶,却被汽车尾气熏得灰头土脸。公园里的草坪刚刚返青,便遭游人践踏。只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在砖缝里、墙根下,自顾自地开着,紫的、白的、黄的,星星点点,倒也别致。
我常去城西的一片荒地散步。那里原是要建高楼的,不知何故搁置了,渐渐成了野草野花的乐园。初春时节,茅草还是枯黄的,但拨开看时,底下已有了新绿。荠菜开着小白花,蒲公英擎着小黄伞,还有不知名的野草,顶着淡紫色的花穗,在风中轻轻摇曳。
最妙的是雨后。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芬芳,直往鼻子里钻。蚯蚓爬出地面,在湿漉漉的泥土上留下细细的痕迹。蚂蚁们忙着修补被雨水冲垮的巢穴,排着队搬运泥土颗粒。偶有蝴蝶飞过,翅膀上还沾着水珠,飞得有些吃力,却依然翩翩。
小河边的柳树最先感知春意。枝条变得柔软了,嫩芽像一粒粒翡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孩子们折下柳枝,拧成哨子,吹出不成调的声音,却欢天喜地。老人们坐在河堤上晒太阳,眯着眼看孩子们玩耍,脸上的皱纹里都蓄着笑意。
菜市场里也换了景象。冬日里稀罕的青菜如今堆成了小山,水灵灵的,还带着露珠。卖菜的老妇人手上裂口尚未愈合,却已摘下了厚重的棉手套。鱼摊上的冰块消融得快了,摊主不时往盆里添新冰,水珠顺着盆边滑落,在地上汇成小小溪流。
学校里传出朗朗读书声,窗台上的盆栽冒出了新叶。操场上有班级在上体育课,学生们脱了外套,在跑道上你追我赶,笑声飘得很远。校门口的玉兰花开得正好,大朵大朵的,像一只只白鸽停在枝头。
巷子深处,老宅院中的桃树开花了。花瓣飘过墙头,落在行人的肩头。院内传出老人的咳嗽声,接着是浇花的声响。水珠溅在青石板上的声音,清晰可闻。一只花猫蹲在墙头,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对飘落的花瓣视若无睹。
郊外的田野更是热闹。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金黄一片,引来无数蜜蜂。农人们忙着春耕,拖拉机quot突突quot地响,翻出的新土黑油油的,蒸腾着热气。田埂上的野花也不甘示弱,紫云英、婆婆纳、野豌豆,你方唱罢我登场,将田边地头装点得如同锦缎。
山上的春来得迟些,但势头更猛。一夜之间,光秃秃的树枝上便缀满了嫩叶。山涧里的水涨了,哗哗地流着,冲刷着冬天的积郁。松鼠从树洞里钻出来,在枝头跳跃,惊起一树露珠。偶尔有野兔窜过小路,倏忽便不见了踪影。
城里的年轻人也活跃起来。姑娘们换上了轻薄的春装,小伙子们的脚步变得轻快。咖啡馆外的座位上又坐满了人,大家喝着冰饮,聊着闲天。书店的橱窗换上了新书广告,公园的长椅上又有了看书的背影。
暮春时节,杨花开始飘飞。像雪,又不是雪,轻飘飘的,无孔不入。人们一边抱怨着杨花迷眼,一边却又忍不住伸手去接。孩子们尤其欢喜,追着杨花跑,想抓住却又抓不住,笑声洒了一路。
春雨是最撩人的。细如牛毛,密如蛛网,将天地笼罩在朦胧中。行人撑伞的姿势各不相同,有高举的,有低垂的,伞面与伞面相碰,溅起细碎的水花。小巷里的青石板被雨水洗得发亮,倒映着匆匆而过的身影。
春夜则别有一番滋味。月光如水,花香浮动。不知名的虫儿开始鸣叫,时断时续,像是在试探夜的深浅。偶有夜归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最后消失在某个门洞里。窗前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只剩下路灯孤独地亮着,照着飘落的杨花。
老人们说,今年的春来得早;年轻人却说,春来得正好。其实春何尝在乎人们的议论?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该来时来,该走时走。就像那河边的芦苇,枯了又青,青了又枯,年复一年。
春将尽时,满城飞絮。人们开始抱怨天气太热,期盼夏天到来。只有那些敏感的人才会在某个清晨,突然驻足,发现最后一朵樱花已经飘落,而新绿的树叶已然浓密得遮住了阳光。他们会在心里轻轻叹一声:又是一年春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