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闲臣风流作者:衣山尽
正文第三百六十一章这工作干不下去了
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你能和他讲道理吗,要听得懂才好。
怪怪张居正这个老师太厉害了,教出这么聪明老成的学生。小小年纪,竟能和朝廷大臣侃侃而谈,叫周楠忽略了朱翊钧的年纪,把他当成成年人看待。
而且,熊孩子还有一大杀招,那是哭。
世子从小生在天家,最是无情帝王家。裕王平日里也不太管孩子,一个月也见不一两次面。因此,朱翊钧从小没有父爱。
他天天和张居正呆在一起,内心已经拿张太岳当自己的父亲看待,极为尊敬。这也是后来张首辅的大改革虽然弄得天怒人怨,依旧得到了万历皇帝极大支持的缘故。
听到周楠说要把张师傅赶走,小万历心一急,哭出声来。
这一哭,周楠有种大祸临头之感。
古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君子抱孙不抱子。
意思是,对于儿子你必须严厉,这样才能让他成长。等到你老了,不妨怜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如此,人生才算圆满。
看得出来嘉靖对小万历极为溺爱,否则也不可能打破二龙不相见的规矩,招他进宫。
自己把他最心肝宝贝的孙子给气哭了,天子的雷霆一怒下来,我老周今天怕是要完蛋。
果然,只见嘉靖面有青气闪动。
周楠心一急,忙将求援的目光落到袁炜脸。这老头可是他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也只有他救得了自己。
袁阁老却耷拉下眼睑。
周楠心凉凉,也对,老袁是个老好人,我和他非亲非故,人家也没有义务帮我。
当下只得以退为进,对嘉靖道:“陛下,臣德行浅薄,言语无状,触怒世子,求免去道录司右正一职,回家读书。”
突然,袁阁老喝道:“周楠,些须小事负气求去,要挟君父,其心可诛。你若因一点小事要辞官,岂不让人说陛下无量,起居注又该为陛下,为世子写这一笔?况,我朝不以言最人。你也是科道出身,若此言去,今后谁人还敢进言?此风不可涨,此例不可开。”
这话说得声色俱厉。
嘉靖见心爱的孙子哭泣,也处于愤怒的边沿,只恨不得立即叫人把周楠拖出去一顿暴打。
可听到袁炜这一席话,心却一个激灵知道周楠这是在碰瓷:好险,朕差点着了这姓周的道儿了。
是的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是想打谁打谁,看谁不顺眼打水,恩怨分明,不亦快哉!可打人也不是乱打的,要讲究费效。
如大礼仪的时候,涉及到皇权和相权之争,杖死杖伤百余人,获取了最后的胜利。虽然自己名声不好听,却也值了。
今天若纯粹是为了发泄心头的怒火打周楠一顿,免去他的官职。这姓周的才真正是出大名了,若将来进士,以他在行人司的履历和在言官那里的树立起的名头,肯定要进都察院,只怕朕一辈子都要被这厮烦。
说起来,朕打他简直是在仕途帮这个讨厌的东西,扶马,送一程。
这家伙好心思啊!
朕被人在起居注记一笔不要紧,可怜朱翊钧才四岁,也要被写进去,何其冤枉?
说大礼仪之争,首辅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吧,专一到朕这里来讨打。朕也不同他客气,直接免去官职,革除功名,赶去云南那烟瘴之地。
可结果如何,杨慎名满天下,简直被人说成是我大明朝百年来第一大才子。
到死的时候,更是直接在士林封神。
这种事情朕再不能干,朕行不得快意之事。
朕不你的当。
不过,这口气都狠狠地出了才行,不然念头不通达。
对他来说,世界最珍贵的东西是钱。
当即,嘉靖突然一笑,抱住孙子,道:“朱翊钧,有爷爷在没有人能欺负你。放心,你的张师傅不会被人赶走的。看皇爷好好处罚这个周楠。”
朱翊钧哽咽着点头。
嘉靖喝问周楠:“周楠,你可知罪?”
周楠:“陛下说得是,袁阁老教训得对,臣知罪。”
嘉靖:“好,既然你已知罪,罚一年俸禄。今天这样,散了。”
竟然是扣一年工资,周楠心极度失望,又悲愤莫名。
预料的一顿廷杖这么化为乌有了吗?
一年工资,也三五十两银子。他周大人早过了靠工资吃饭的阶段,这点钱发不发并不影响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