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抱歉!”角川历彦向对面的张潮道了一个歉,“我实在没有想到石原把行程取消了。”
他用的是英文。身为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角川历彦的英文虽然有典型的日本口音,但是并不难懂。
这时候是晚上的9点,角川历彦为张潮一家准备的接风宴结束后,张潮父母跟随谷田回到清极院休息,而张潮本人则留下与角川历彦进行了私下的会谈。
张潮没有说话,只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角川历彦继续解释道:“原本石原是准备出席文化厅的「世界文学里的东京」这个活动,但是不知为何,他取消了这个行程,我们也是昨天刚刚得知。”
张潮皱了下眉,用一种意味难明的口吻道:“这么巧合吗?这种活动的名单,他也会亲自过目?”
角川历彦虽然年过六旬,但此刻也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张潮不仅是一个每年给角川书店带来数亿日元营收的畅销书作家,还极受日本国内文化界的关注。
出版社虽说是个商业机构,但是也要遵循文学圈的人情伦理,否则只要和作者一手交钱一手拿书就可以,还费尽苦心举办各种采风会,逢年过节还要打电话、送礼物干嘛?
本来这次的接风他让副社长或者总编辑来就行了,但非要亲自出席的原因就在于此。
不过角川历彦毕竟是老江湖,还是很快调整过来,沉稳地解释道:“石原的性格反复无常,无法用常理推断,做出这样的行为也不让人意外。”
张潮摩挲着手里的茶杯。这个杯子有着典型的日本“侘寂”审美,器型歪歪扭扭,就连口沿都不整齐;器身的釉面更是粗糙不堪,花纹犹如几块粗麻布缝在了一起。
这种杯子如果放在中国,恐怕烧出来那一刻匠人自杀的心都有,但是在日本,就是大师手笔,充满了古朴、稚拙的天然美,是待客的上等茶具,如果不是角川历彦这样的大人物来访,茶屋是不可能拿出来使用的。
张潮心里一边“感慨”审美差异,一边随口问道:“石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日本人怎样看待他?
我要听真话。”
张潮的态度让角川历彦也变得更加认真起来,他努力回想了一下这个东京都知事的前生今世,又好好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谨慎地道:
“从任何角度看,石原都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但这样的人,偏偏有着一定的魅力。他的反对者固然多,但也有忠实的拥护者。
尤其是他本人的家族也算是‘财阀’一流,政界的支持者也颇多。所以算上今年,他已经连续三次担任东京都的知事一职。
早年,他被认为是文学界‘男子汉’的代表,除了在作品里有强烈的‘男性意识’以外,他还非常热衷组织各种探险活动。
比如70年代「尼斯湖水怪」正热门,他就组织了日本第一支水怪搜查队,去英国寻找水怪踪迹。那个活动我记忆犹新啊,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一个星期,让他在民众里获得了很大声望。
后来他开始深度介入日本的政治,也一向以傲慢、保守的姿态示人。比如他当环境大臣的时候,不仅拒绝和‘水俣病’患者见面,还在当天下午就去打高尔夫球。
后来他做了东京都知事,各种出格的言论从来没有断过……所以其实你也不需要太在意……
不管怎么说,他的姿态在日本政坛很能吸引保守选民,尤其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日本是个老人的国度。赢得老人,就赢得选举!”
听到这里,张潮都忍不住微笑起来。角川历彦仿佛没有看见,而是继续介绍道:“当然,他从政还有一个优势——身为作家,喜好以自身秀逸的语感命名自己的政策,如‘大江户线’‘首都大学东京’‘新银行东京’‘心的东京革命’——他的年轻人支持者多因此认识他。
他的行政风格是削减人事费及教育、福利预算,用这些钱来支持自己的大型计划。一方面被认为是有效利用预算,一方面也有批评他割舍弱者的声音。
他大概就是这么个人——保守、强硬、傲慢、果决、敏锐……像政客更多过像作家。”
说到这里,角川历彦才试探性地道:“石原说了很过分的话,但是如果您的言语太过激烈,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他的支持者还是很多的……
而且你要知道,石原可能不喜欢中国,但是他也许更讨厌美国,他好像连现在的日本都不喜欢——他说过‘日本就像一只被阉割掉的狗,对谁都无害。’
所以你看……真的不必在意他说了什么,他就是这么个人呢!”
张潮不置可否,角川历彦的介绍已经尽量客观了,并没有为了迎合自己而刻意贬低石原,也让他更加了解这个人物。他不愿意张潮和石原直接“冲突”也情有可原,毕竟石原是“老市长”了。
张潮笑着说道:“石原在你眼里是一个麻烦制造者,那我呢?”
角川历彦哑然不语。要比起惹麻烦,张潮绝对不比石原少——只是张潮惹出的麻烦都在文坛上,而且一次次地成为书本销量的助推剂,所以经常让人忽略他也是个“刺头”。
就像这次出版《原乡》,角川书店本来态度谨慎,毕竟这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俗文学,并且题材与日本人的日常也相距甚远。
但自从张潮拒绝马悦然在国际文坛掀起轩然大波后,角川书店和集英社的热情都高涨起来;等他与帕慕克的嘴仗一打,两家出版社更是表现出极大的诚意。
日本的图书市场可能很排外,但绝对不排美;相反,在美国市场受追捧的,在日本几乎一定畅销。例如丹·布朗的《达芬奇的密码》系列,日本几乎是美国以外最大的市场。
两家出版社都是看准了《原乡》在美国一定能登上销量排行榜的前列,甚至引发轰动,才抢得头破血流。最终还是角川书店凭借在出版方面与张潮的长期合作取得了先手。
张潮对角川历彦道:“现在《原乡》的销售在日本还没有一个好的抓手,只靠美国市场的畅销是不够的,我希望能在《原乡》正式发售前,让日本的读者能意识到这本的价值。”
这番话说得角川历彦迷茫了——《原乡》在日本的销售不就是靠美国畅销的热度炒作一波卖掉首印吗?
难道日本人还会对中国人的移民历史和移民心态感兴趣?天方夜谭!
不过他还是表现出了对张潮的尊重,询问道:“抓手?能说的更具体一点吗?”
张潮奇怪地道:“刚刚你不是介绍了吗?”
角川历彦懵圈了:“纳尼?有吗?”随即就反应了过来:“你说……石原?他,他能和《原乡》有什么关系?”
张潮笑了,没有说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