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生活(1 / 2)

<p style="font-size:16px">2023年7月13日

创建时间:2023/7/1310:01

标签:我的生活

我读过的书不多,大都是一些时髦流行的。我读书没有人指引,完全是盲目的,比如今天在书摊上看见一部封面很漂亮,或者以前在什么地方听说过书名的书,我就会买来读。不管这本书是不是适合我,其实我根本无法判断。

我记得我最早读的书是90年代少年儿童里面很流行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这两本书,在当时的小学生里面名气很大。《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读物,当时的老师和家长很注重向小学生灌输这些“常识”,所以纷纷掏钱购买。封面是黑色的,像神秘的宇宙的深邃。这本书,我感觉不错,但可惜我对它的好感只限于一种知识的获得,它毕竟不是一本真正的文学着作。

《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少儿历史普及读物,算是喜欢看书的小学生的标配。这本书,语言比较简单,也不太深刻,对历史的叙述感觉幼稚,流于形式,我不太喜欢。几年后又出了一本《中国通史故事》,比《上下五千年》好得多。我的历史启蒙其实很多都是从《中国通史故事》里面来的。我会在中午午休的时候,反复这三本厚厚的白话历史,感觉获益良多。

稍微大一点,我开始看武侠。8风靡全国的时代。我记得我最早看的一本武侠是金庸的《侠客行》,那个时候我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刚拿起书,我怀疑自己看不看得懂这么厚一本字书小孩子多看图画书。逐段看来,竟然发现自己真的能看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我没有那么多零花钱来买书,只能央求表哥去帮我租书。当时有租书店,缴押金,然后租一本,算一本书的租金。表哥以此为理由,诓了我不少零花钱。拿到钱,他只在心情好的时候去帮我租一两本武侠,其他时候,就推三阻四。那个时候,我也老实,我总觉得自己太小,别人不会租书给我。所以,我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去租书,我从小就是个笨孩子。

但看武侠有点尴尬,因为那个年代的家长很多并不赞成小孩子看武侠书。所以,我也有顾虑,只能偷偷的看。记得有一次,我躺在床上看《倚天屠龙记》,突然爸爸来了,我赶忙把书顺着床沿塞到床底下,第二天才重新捡起来,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金庸的书,展现给我一片奇幻的天空。我看张翠山和殷素素在武当山自绝的时候,是看出了眼泪的,那个时候,我上小学5年级。后来我也零星读过一些古龙的书,比如《绝代双骄》《九月鹰飞》等等。古龙的书让我惊艳,那个文字的干练和精彩,那个情节的紧凑和神秘,让我无比向往。

金庸的主人公往往是有缺点的,而且金庸会写他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的一部成长史。金庸的主人公有血有肉,充满人间烟火气。郭靖正派,但老实;杨过风趣,但冷傲;张无忌儒雅,但唯唯诺诺;令狐冲潇洒,但放浪形骸。韦小宝重情重义,但游戏人间,贻笑大方。金庸的主人公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隔壁的三哥,同班的阿牛同学或者甚至是你自己。你不会和金庸的主人公有隔离感,哪怕他的武功已经登峰造极。登峰造极又怎么样,叫他一声阿牛,他也得答应着,这是金庸的平易近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古龙的主人公全是神人,一出场,武功就已经出神入化,超凡脱俗。楚留香住在一条漂泊的船上,船上全是美女,这哪是人,这是神仙;小鱼儿住在恶人谷,却本性纯善,一本人间童话;你永远无法比较阿飞和叶开谁的武功更高强,他们俩都是天人下凡般的神剑客;方宝玉的武功,甚至不需要有武器,飞花摘叶,伤人于无形,不像人,像仙怪。古龙把人赋予一种神秘色彩,他们超越了人间的凡俗限制,到达一个凡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看古龙的,我有一种对人能升华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的向往感。

金庸的像佛教,开悟凡俗的世人;古龙的像道教,修炼得法可以成仙成佛。一定要问我更喜欢哪一位的作品,我只能说,你分得清你喜欢吃米饭还是馒头吗?

武侠还没看过瘾,日本漫画又登场。我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始看日本漫画。那时候,最流行的是《圣斗士》和《七龙珠》。车田正美的奇幻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深深震撼,世界上还有这么精彩的漫画?鸟山明的《七龙珠》可以算一部幽默漫画,看得我哈哈大笑,乐不可支。有一次,我手上只有两块钱,但《圣斗士》和《七龙珠》都出了新续集,我不知道自己应该买哪一本。

我决定猜硬币的正反面,正面买《圣斗士》,反面买《七龙珠》。硬币翻了几圈,翻到反面。我微微有些失望,我感知到原来我内心真正的向往是买《圣斗士》。于是我忽略硬币的启示,起身去小书摊买了一本新出的《圣斗士》。

不知道是一种营销策略还是印刷出版的问题,《圣斗士》和《七龙珠》都是以一种连载的方式陆续上架,并非一蹴而就。记得当时我最激动的事情,就是放学路过小书摊的时候,看见旁边的小黑板上写着:《圣斗士》,《七龙珠》续集已出。只要一看见通知,我就一阵狂喜,今天非把这本续集买下来不可。

有一天晚上,我看见小书摊的《圣斗士》又出了续集,那个时候,正好连载到海皇波塞冬那一季。但我的零花钱已经花光,我每个月只有两块钱的零花钱。我找不到理由向爸爸要钱,一时,欲望冲破头脑,我趁爸爸洗澡的时候,悄悄从他衬衣口袋里拿出两块钱,飞奔着跑到小书摊把“海皇”买了回来。伴随着紧张的心跳,我的书瘾终于得到满足。这是我有记忆以来,唯一一次偷家那的钱,哪怕仅仅两块钱。

车田正美的作品不多,鸟山明却是一个多产的漫画家。后来我还看过他的《阿拉蕾》,这简直是一部爆笑漫画,我边看边笑出了猪叫声,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后来,我还陆续看过《机器猫》,《侠探寒羽良》《猫眼三姐妹》等等漫画。机器猫多可爱啊,寒羽良帅得像个明星,猫眼三姐妹一个比一个漂亮。这些日本漫画,为我的童年生活,注入一股鲜活而快乐的力量。

记忆深刻的还有一本《格林童话》,这是格林兄弟写的一本童话集。很好的书,很适合小孩子,欧洲的童话很有趣,意蕴深刻,隽永流畅。我还看郑渊洁的童话,也不错。虽然达不到欧洲童话的高度,但自成一系,别有韵味。郑渊洁出过一套十二生肖童话,有十二本,每本归属一个生肖。这套书我是看全了的,算字数,还真不少。

随着年纪的增大,我开始看严肃文学。那时候,爸爸会买《当代》回来看,《当代》是一本四川本土的纯文学刊物。我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拿起《当代》就从头到尾的。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看的一些的情节,不得不说《当代》是一本很厚重的文学读物,里面有的文章的高度,即使到现在我也不敢说达到了。

除了《当代》,我也看《故事会》和《读者》。特别是《读者》,为我打开了一扇获取百科知识的窗户。《读者》是一本很有温度和视野的杂志,我记得我在上面看过一篇说资本主义在当代其实还很有活力的文章,这是90年代的事情,可见这本杂志的先进和敢言。《读者》隽永温馨,含情脉脉。我另外看过一本杂志叫《炎黄春秋》,这本杂志就“右”得有点过余,给人感觉荒唐和滑稽,这是后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当代》上面的文章有些过于厚重,少了一丝轻快感。我开始转移阵地,看《月报》。《月报》是一本很好很好的文学选刊,它会把当月全国所有文学刊物中发表的优秀,挑选出来,重新刊发。开始看《月报》我就不再看《当代》了,因为《月报》更轻松,更愉快。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大学语文课,语文老师给我们讲故事,我一听,原来正是当期《月报》上刊载的一篇。原来我的老师也看《月报》,想来,我和老师神交已久。

记得我在《月报》上看过一篇官场,它描写的官场,荒诞滑稽幽默可爱,看得我直乐。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渐渐开始对这一类的官场警惕起来,因为我觉得放了太多的味精,涂了太厚的粉。我喜欢文字带给我快乐,但不想被糊弄,傻乎乎的相信原来这个世界这么的美好。

但无论如何,《月报》陪我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我家以前有一个旧书架,上面有很多爸爸的旧书。有一次,我在上面找到一本《圣经故事集》,这是我第一次宗教书籍,那个时候,我只有9岁。《圣经故事集》还是很好看的,里面的故事和东方神话既相似又不一样。我知道了诺亚方舟,亚当和夏娃,巴别塔和摩西。长大之后,我才拜读了《金刚经》,但《圣经》我却从小涉及,这又不知道是怎么样的机缘巧合了。

我还在书架上找到一本《红楼梦诗词》,我读不太懂,但我觉得韵律很美。小学5年级的时候,姑妈送我一本图画版《红楼梦》,很精致漂亮的一本书。上半幅是精美的图画,下半幅是简练的文字。这是我第一次读《红楼梦》,而且是一本图画书,但我已经深深的陶醉其间,这本图画《红楼梦》我翻来覆去看过好几遍。直到现在,它还存放在我的书架里。我准备把它送给一个我喜欢的小孩子,让他也知道红楼中的幽窗深梦。

初二的时候,我正式开始《红楼梦》原着。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权威版《红楼梦》,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套《红楼梦》是最好的红楼版本,文字最生动,内容最齐全。后来,我还陆续看过其他版本的《红楼梦》,觉得都不如这本好。《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一个中国人,或者至少是一个中国文化人,毕生不读一次《红楼梦》真是莫大的遗憾。有人说读不懂?那去找找图画版的红楼,总得了解了解老祖宗的瑰宝。

《红楼梦》是不是一本禁书,小孩子可不可以读?我觉得《红楼梦》并非是一部禁书,在清朝严苛的文字狱环境中,它都广泛传播,说明不仅统治者网开一面,广大的普通读者也是真心喜爱。禁书不禁,红楼万古流芳。至于小孩子,也可以读《红楼梦》啊,为什么不可以读。冰心12岁读《红楼梦》,最后成为一位着名作家。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当你向他讲清楚道理,小孩子也可以懂得很多深刻的事物。把小孩子一直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可能反而阻碍他们的成长。

时代在发展,以前我看过的很多书,现在都不再有人提起。现在的年轻人用玄幻代替了我们以前看的武侠,用网络上的繁花簇锦代替了我们以前漫画和杂志的喜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毕竟我们总要向前走,不能故步自封。但文学的力量我认为依然存在,甚至依然强大。就好像莫言一样,执掌中国文学的牛耳,风光无限我从来没有看过一本莫言的,哭泣。

我觉得文学的使命和历史责任还是需要有人担当,文学的力量应该推动我们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不应该起相反的作用。那么,莫言也好,当言也好,让他带领着我们,奔向文学的神圣世界,我们一定可以把我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丰富一点,更美好一点,更接近神的理想一点。

让生活变得美好,美好的生活充满人间的浪漫文气。让我们多看书,把我们的目光远及宇宙更广阔的深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2023年7月14日

创建时间:2023/7/1410:24

标签:黄山

人的一生,像不像爬黄山,一步一个脚印,一弯腰一躬身,站起来又走了三米。我们从山脚开始往上攀爬,一路上会遇见很多的人,有的人可能会拉你一把,有的人可能会挡住你的去路,有的人相互问一声好,有的人斜眼睥睨,不可一世。但不管怎么说,相遇本身美好,不然我们会多么孤单。当我们感知到原来在这座黄山上,还有这么多我们的同伴,我们会发自内心的产生一种喜悦。这种喜悦在于我们的灵魂找到了众神的家园,而众神的家园将会敞开怀抱拥我们入怀。

亘古以来,这个宇宙,不知道产生了多少的钟灵毓秀,奇花异草。他们生活在这个茫茫的宇宙深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最开始,他们也是孤独的。在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鱼长出了腿,猴子开始自立行走,一切生命的原始形态开始缥缈起来,文明渐渐萌芽。

一种智慧生物开始出现,他们叫作人。人和其他的动物有根本的区别,人是神的杰作,人是神的儿女,人本身来源于不可获知的宇宙深处,人是生命的升华和果实。但这个宇宙太广阔,太宏大,神不仅仅在一个星球留下她的血脉。在天马星,在仙女星,在天鹅星都有神的儿女。并且,这些“人”,广义上都可以叫作人,所谓“人”其实就是神的儿子女子,他们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神在播种生命的时候,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就好像爬黄山,有人爬上了半山腰,有人可能刚进山门。

渐渐的,一些爬上半山腰的人开始宣称他们也是神,因为他们已经可以俯视还在山脚下的小辈。但这些半神并没有传播生命的法力,他们只能隐藏起来,玩弄后辈,误导世人。由于半神们已经到达半山腰,所以他们从上面扔一块砖,扔一块破布,就足够砸死几个懵懂的小辈。

小辈们开始崇拜起他们来,敬他们为神,甚至忘记了本来赋予他们生命的原初之神。半神拿出对讲机,开始对山脚下的小辈发号施令,俨然高高在上的教皇。但这些半神有个致命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的原初之神的宽大和包容的胸襟。他们执拗于自己的小小规则,忘记了神赋予人生命的本意和初衷。

当有人胆敢忤逆他们,触怒他们,揭发他们,控诉他们,反对他们。半神会挥动屠刀,砍去人的头颅,哪怕他其实本没有权力这样做。但半神是有法术的,小辈们对他无能为力,小辈只能忍耐。小辈只能在暗夜中悄悄哭泣,哭泣自己为什么不能活在充满光和爱的天堂,而只能翻腾在黑白颠倒的人间。

直到有一天,神的伴侣出现。神的伴侣是一个老头子,老头子骑着一只麒麟,从某个遥远的异域划破星空而来。老头子看见人间的灾难,看见人间的颠因倒果,他默默的叹息。然后决定找一个小辈来代替半神,因为半神本身荒谬,半神对原初之神并不恭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老头子物色到一个婴儿,他看见这个婴儿天庭饱满,狮鼻星目,很喜欢。老头子找到半神,对他说:“这个婴儿将取代你,然后你可以在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悄悄离去。”半神感到沮丧,但他不敢违逆,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爬到半山腰的人,并不是真正的神。半神哀怨的点点头说:“他长大后,我就离去,并且将帮助他管理人间。”

老头子满意的点点头说:“你走的时候,小声一点,不要惊醒小辈。”半神说:“我会潜入黑夜,消失在宇宙的尽头。”婴儿睡在摇篮里,好奇的打量着老头和半神,想他们在说什么?说什么都不要紧,关键在于,人间因为你的到来而获得了爱和希望,光明和未来,这才是你的意义和价值。

半神留了个心眼,半神并不老实,半神在人间创立了一个神教。然后让神教隐入茫茫人海,暗中指挥世人。老头子暗暗叹气,想这个爬在半山腰的人怎么这么不老实。半神目露凶光,恶念横生,他指挥神教发起一场革命,搏击老头子的安排。老头子拂袖而去,看半神轻歌曼舞。

可是,一切的黑暗只是暂时,一切的荒谬和凶狠都只是一场浮云。那个婴儿已经长大,他亭亭玉立的站到半神面前,对他说:“你的表演已经结束,请你遵守你的诺言,在某个寂静的深夜,悄悄离去。”半神大怒,想做最后的抵抗。他去九天之外的星空,寻找自己的同谋者。据说,在黑暗的星系之中,还有很多半神,他们虎视眈眈的望着遥远的地球,随时准备大干一场。

突然,天空中闪出一道闪电,一封电报随着风雨忽至人间。婴儿拿着电报找到半神说:“你看!”半神打开电报,仔细。原来,这是一封原初之神的遥远来电。上面的记载已经成为神的奥义,凡俗的人只能猜度,只能凭空想象。半神哭泣起来,他低下了高贵的头,然后拍拍婴儿的肩旁:“一切靠你了”。婴儿大度的说:“放心!”

在风雨交加之夜的第二晚,半神远遁而去。婴儿成为神教的新任教主,掌管着人间的生计。老头子高兴的再次骑着麒麟姗姗到来,老头子对婴儿说:“怎么样,我没骗你吧,那是个假神。”老头子本来想得到婴儿的赞扬,哪知道婴儿面色一沉:“滚!”

老头子吓一跳:“你怎么?”婴儿正色说:“你也不是好东西,你和半神的那些肮脏勾当,骗不了我。”老头子惊奇起来,他想不到婴儿会这么对他,他问婴儿:“那封电报都写了什么?”婴儿不答,把目光望向宇宙的深处。

老头子沉吟一会,然后说:“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挽回。既然这样,我暂且离开,希望你保护好人间,保护好这些善良的小辈。”老头子走的时候,也留了个心眼,他创建了一个魔教,暗中对抗神教,以表不满之意。老头子也拍拍婴儿的肩膀:“加油,你是最棒的。”婴儿眼中含泪,看着这个自己从小就依赖的老头子,说:“你还回来吗?”

老头子仰天长啸:“回与不回,但看天意。天意深深,人神共舞。”说完,老头子长叹一声,骑着麒麟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婴儿望向天空,感觉到孤独,发自内心的孤独。这个黄山之中,还有多少同路的登山者,还有多少或仰望或俯视的人与神明?婴儿匍匐在地,祈祷神的回答。

神教和魔教犬牙交错,互补互融,共同经营红尘俗世。婴儿成为它们共同的主人,而原来的神教魔教之主全部偃旗息鼓,隐退江湖。长官们开大会的时候,看着主席台上的那个领导,想起的却是身处江湖之远的婴儿。领导疑惑的看着他的下属,也恍惚想起了什么。抿一口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眼光迷离。大会过后,文件上都出现了一行字:人间清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雨后初晴的一天下午,一个少年步履矫健的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他正在攀登黄山,这是一条通向天都峰的必经之路。一路上黄头发的老外,背矿泉水的挑山工,浑身香水味的美女,穿一件紧身背心的精神小伙说说笑笑的一路同行,一路欢歌。

少年和一个白衣帅哥,擦肩而过。相互一个对视,彼此微微一笑,爱情好像从天而降的甘霖,突如其来的发生。黄山上人流如织,少年的心已经被白衣帅哥带走,落入红尘俗世中,历一番劫,享一段人间繁华。一切的美好,都来得那么自然而然,轻轻巧巧。所谓爱情,就是一场不期而至的偶遇,如此而已。

我们到达黄山顶峰,看见一片云海,还有云雾中的迎客松。这人间的幸福,已经到来。

2023年7月14日

创建时间:2023/7/1419:54

标签:快活王

沈浪和王怜花潜入快活城中,寻找快活王。他们进入快活城,竟然发现没有一个女人,所有的杂役,粗使,奴仆,少年团的剑客全部是17,18岁的英俊少年。特别是少年团的剑客,骑着枣红马,头戴紫英冠,粉面朱唇,星目点点,好似不染尘埃的天上来客。

王怜花说:“沈浪,我们分头行动,你去引开少年团,我去找快活王和他一决高下。”沈浪答应,他们各行一道,隐入密林深处。很快,少年团发现了沈浪,他们吹起海螺,三长声一短声,这表示有外人闯入。沈浪往剑湖方向飞奔而去,少年团的战马紧跟其后。

剑湖边上,少年团的十几个手持明晃晃宝剑的鲜衣少年把沈浪团团围住。沈浪冷冷一笑,问:“你们都是哪里来的黄口小儿,怎么不在家孝敬父母,到这快活城中做这个勾当。”众少年面面相觑,纷纷说:“哪里来的狗贼,也敢管我们的闲事。”边说,边缩小包围圈,要把沈浪生擒于战马之中。

说是迟那是快,沈浪忽然飞起一脚踢中一个少年的肩膀,少年吃痛,“哎呦”一声,跌下马来。众少年怒吼:“快快放下武器,随我们去见主公,不然叫你血溅当场。”沈浪哪里吃这一套,挥舞手中三尺青锋,和众少年缠斗起来。少年团的少年剑客虽然妩媚,手下却有真功夫,上攻下挡,左右逢源,把沈浪封在一片剑花之中。

最新小说: 捕获并驯养一只小猫(第二人称) 海贼:疯批小姐姐她渣而不自知 永不为受2 争霸三国 穿成炮灰后,我靠直播算命赢麻了 梦近南山春来晚 欺负双性小美人 霸凌欲望(nph ) 少年偶像的炼狱 凡人破天传